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一个不擅言辞的孩子,大人们把这看成优点,称赞我"老实"。我不爱和伙伴们一起学习、玩耍,我喜欢独自一人待着,大人们也把这看成优点,称赞我"成熟"。白天放了学,大家围坐在一起写作业。有人问:"这道题怎么做?"有人说:"你  相似文献   

2.
从一年级开始,有个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但是我不敢说出来,因为那样大人们会以为我很骄傲。其实我一点都没这个意思,只是真的不明白而已。每当有人上课时答不出问题,我就忍不住想:“怎么会有人答不出这么简单的问题?”每次考试过后,我也会想:“怎么会有人做不对这些老师都讲过的题目呢?”这也许是我小学时惟一不懂的问题了。老  相似文献   

3.
八卦田     
《小学生时代》2012,(3):20-23
裹着春风,和着暖阳,八卦田里的小虫子们迫不及待地探出头来,奔走四面八方,搜寻搜寻营养物质,补充补充自己的小身板。瞧,八卦田里的小虫子们出动啦,叽叽喳喳,有人转发,有人评论,还有人自己动手来写八卦田里发生的小变化……各位小看官们,赶紧来瞧瞧,赶紧来看看,这个春天注定是一个不安静的春天  相似文献   

4.
快乐是什么     
它是美妙的音符,和着节拍上下跳动;它是太阳,让自己的光辉与别人同享;它是月亮,在大地黑暗的时候化作一盏挂在天空的明灯;它是沁人的花,香飘十里感染着你和我。它是什么?它到底是什么?它是快乐。它是你我他都想永远拥有的快乐。快乐是什么?有人说:“快乐是存折上的数字。数字越大,我就越快乐。”快乐,快乐是钞票吗?不,不,富翁们答道:“我们不快乐,我们不快乐。我们时常担心有人偷钱,有人抢劫,有人对我们的生命构成威胁。钱越多,保镖越多,我们的心越来越重。”哦!快乐不能与金钱打等号。快乐是什么?有人说:“快乐是…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个刚满一岁的小宝宝,大家都爱叫我童童。爸爸妈妈和大叔大婶们常夸我长得英俊,这养成了我爱照镜子的好习惯,我很喜欢镜子中的那个小家伙,圆圆的绝顶聪明的脑袋,大大的有些对眼的眼睛,白白的略显肥胖的小脸,还有如同莲藕一般的好身材,真是帅呆了!每当这时我会兴奋地手舞足蹈,咿咿呀呀地乱叫以显示我的乐意与开心。 后来我发现自己的魅力实在让人无法抵挡,并且对象是老少皆宜,我随便笑一笑或是抛个媚眼,就能令很多人为此激动不己,还有人甚至愿意用好多好吃的、好玩的来讨我欢心,这让我不愁吃不愁穿,过着皇帝小猪一般的生活……虽然我是被万千宠爱着,百般娇惯着,可是我也有很多苦恼和不开心,原来当一个宝宝真得不容易,尤其是当一个被人喜爱的宝宝更是不容易 我不会说话,每次只能用哭或者笑来表示我的意见跟想法,而大人们喜欢用他们的思维方式强加到我的意志之上,这让我很苦恼也很无奈,今天我只好偷偷地敲打键盘来抒发一下心里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孩子们,少年们,大人们,老人们,我是最古老的通信工具。我认识世界许多地方,见过无数高山、城市、河岸和平原。我走遍世界各地,为人们送去消息,传达远方的思念……有人笑逐颜开,有人唉声叹气,有人甚至伤心落泪。  相似文献   

7.
一次语文教研活动,我让老师们用一个比喻来形容自己心目中的语文课,答案多种多样。有人说。课如玫瑰。要有激情;有人说,课如荷花。要清澈明净;还有人说,课如柠檬,要有滋有味……似乎都在理,细想着,我忽然觉得:一堂好课恰似茉莉,看着平淡无奇,品着却幽香缕缕,回味起来更是余香絷怀!  相似文献   

8.
记得那是在十年动乱后期,一个星期一的早晨我去上班,行至半路,见两个学生向我跑来,说学校有人给我贴了大字报,怕我生气,让我回家。听后,我感到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我还是坚持来到学校,只是目光低垂着走进教室,神态很不自然。教室里很静,我凭直觉可感到学生们都在...  相似文献   

9.
我喜欢画画,即使我到老仍是一个"不成功不挣钱不商业"的作者,也许我还可以在一个小角落慢慢地画着故事,心满意足。每次都特别想画出完美的画面,习惯性拖延到截稿日前几天才发现真的来不及了,往往会杀得人仰马翻尸横遍野,助理们几乎全体阵亡,自己也睁着血红的眼睛,得靠强力特浓咖啡勉强神智残存,连续三天不吃不喝不睡也逐渐成为一种生存状态。很多人都会提到"坚持",会称赞"很了不起",这个赞誉让我觉得惶恐。因为我真的没有想过那么多,就好像很少有人称赞一个人坚持  相似文献   

10.
赵红阳 《班主任》2013,(2):49-49
爱告状是小学生的特点,但不知为何.最近班里告状的现象特别严重。每天一下课,学生们就开始追着我告状,不是有人碰了自己,就是谁动了别人的东西。起初我并未在意,可渐渐地,我发现班级纪律开始涣散,同学之间出现了不团结甚至打架的现象。学生们好像十分浮躁、疲惫。  相似文献   

11.
那件事发生在去年暑假。当时爸爸和妈妈都不在家,我一个人在院子里写作业。突然门铃响了。我蹦跳着打开院门一看:原来是一位陌生的叔叔,他戴着墨镜,留着小胡子,背着一个包袱。我正想问他是谁,他却先问道:“家里有人吗?”我听了之后心里很不高兴,难道小孩  相似文献   

12.
快乐日记     
2004年10月17日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去看NBA中国赛场的比赛。地点在首都体育馆。一进大厅,人山人海,喝彩声、欢呼声彼此起伏。我听见旁边的人在议论着NBA的篮球明星们,有人说:“我觉得国王队的毕比好!”“不,我觉得火箭队的麦格雷迪好!”。又有一个人说:“我觉得弥勒比他们两个都好!”“不,还是姚明棒!因为他是中国球员!他最高,技术好。”我忍不住反驳道。他们都点头说:“对,你真棒!”  相似文献   

13.
经常和朋友们呼啸成群地凑在一起喝酒,他们一见到我的开场白一般都是这样:“现在在哪儿高就啊?”我通常也是顺口就说出一个曾经呆过的地方,脸不变色心不跳。听者不会再继续打探,我也不会再提起。于是双方相安无事,推杯换盏,美酒加咖啡,一杯又一杯。听说有人在网上有几十个ID,网虫们戏称之为“马甲”。那些老鸟大虾们在网上熟练地用这些ID玩着角色转换的游戏,乐此不疲。一会儿装成一个学者,一会儿装成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或者干脆扮成妙龄MM与人打情骂俏。把个好端端的Internet弄得像个假面舞会。每当夜色阑珊,意犹未尽,下网的时候,我总是…  相似文献   

14.
我是听着肖邦的曲子度过2000年的最后一个冬天的。大年三十晚上,客人散去,亲戚们都在客厅“筑长城”,他们是要打到天亮的。我关上了我房间的门,熄了灯,点了一屋子蜡烛,让肖邦的音乐流转于室内每一个角落,悼念我即将逝去的十六岁。十六岁了,我还像个小孩子,罗密欧死时也只有十六岁呢。那天晚上,我精神很恍惚,好像很久以前有人对我说过:肖邦的曲子不适合一个人听,最好是有人在旁边,万一只有一个人时,至少也要在明亮的草地上。但我想不起是谁说的。2000年的冬天很冷,冷得像威尔斯笔下的“落叶”,听说今年是永州市有始以来最低…  相似文献   

15.
从来没有一个新学期像这个学期一样令人沮丧。因为中考发挥失常,我不得不到这所我心目中的二流中学去读书,一想到这儿,就辛酸得要命。好在已经没有泪水了,要不然,开学第一天就肿着个红眼睛,一定会被老师和同学们笑掉大牙的。我无奈地背着书包,麻木地走进学校。有同学追着笑着从我身边跑过,老师们也是人人一张灿烂的笑脸。他们怎么那么开心呢?在他们中间,我就像个外星人。“嗨!”有人在后面喊。一定不是叫我,在这个学校我谁也不认识。“嗨!”有人拍我的肩。这下肯定是叫我了,我懒洋洋地回头。天哪,竟然是我的新班主任,报到的…  相似文献   

16.
1987年,全世界科学界惊讶地注意到中国公布的一项消息里,中国原子弹、氢弹的成功和邓稼先的名字联在一起。这位科学家的名字,人们很陌生,从未在报刊新闻里出现过。而且,中国公布这类重大科研成果的消息,从不提及科学家个人的名字,这次是什么原因?各方面在惊讶之后,有人猜测,有人推理,有人反复地思考,很多人密切关注着这一消息的继续。一些身居外国的中国科学家,顿时产生了一个想法:杰出的科学家邓稼先,将告别人世了……而国内许多不了解情况的人,却兴奋地向邓稼先的亲属表示祝贺,新闻记者们纷纷赶来,采访、拍照,紧接着是颁奖、任命……邓稼先却冷静地思考着,在难以忍受的病痛中从病床上挣扎着坐起来,完成他写给中央的建议书。他嘱咐妻子:“报纸上宣传我,说明我的时间不多了,我必须抓紧每一分钟,力争完成最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清晨,窄窄的一条街被商贩们占了个水泄不通,叫卖声充斥着整条街道,让人耳根子一刻也不清闲,更可恶的是有人在街上大声吵架,全然不顾面子,连那些不堪入耳的话都说了出来,我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8.
有人喜欢报春使者迎春花,有人喜欢散发着清香的桂花,有人喜欢光彩夺目的一串红,有人喜欢明媚娇艳的月季。要问我最喜欢什么花,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最喜欢菊花。”我爱菊花,因为它的坚强。每逢秋天来临,树叶从树上纷纷落下来,其他的鲜花们都神气不起来了,唯有它迎风而立,傲然怒放。好像在说:“我才是最棒的!因为我不畏秋风。”我爱菊花,因为它的五彩缤纷。那花儿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黄的  相似文献   

19.
(一) 班会课上。学生们跟我商量,实行一下“角色对换”——由他们提问题,我来回答。我答应了。于是,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有人要我谈对“出国热”的看法,有人要我讲对服装款式的偏爱,还有人要我评论近期上映的电影,或者预测一下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我国的金牌数……甚至还有这样的问题:“老师,您最难忘的人和事是什么?”“老师,您为什么爱脸红?”这简直是一个记者招待会!但我却不能说“无可奉告”。我调动起所有的积累、记忆、印象、感觉,搜寻思想和内心的每一个角落,想着,答首……不由得惊讶了:我不知道那些美妙的人和事是怎样留在我的记  相似文献   

20.
50多年来,我们没有培养出一个像鲁迅、郭沫若这样的文学家,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甚至也没有培养出一个像陶行知、黄炎培这样具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教育家。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颁奖,都会使国人感到难以面对,有人说,这是西方国家仇视我们社会主义的结果。我不敢说那些长着蓝色眼睛、棕色头发的诺贝尔奖评委们的头脑里没有一点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因素在作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