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命运     
塞涅尔说:“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他忽略了第三种情况:不凡的人,主宰着命运走。伴随着岁月淘着历史的沉沙,我们每个人  相似文献   

2.
在鲁迅的小说《孤独者》中,上层统治的代表、看客、"我"、魏连殳表现出不同的活法,命运各有差异。这些极具内涵的意象耐人寻味,他们反映了一个重大的人生问题:人为什么而活。为"吃人"而活的人生阴冷、黑暗又丑恶,为看热闹而活的人生浑浑噩噩、麻木不仁,为理想信仰而活的人生茕茕孑立、无路可走。当时鲁迅在黑暗中还看不清通往理想的路,但是他用"我"不停地抗争着走下去的姿态启蒙读者:向前走,挑战虚无与绝望,走出人生的全部意义。  相似文献   

3.
谈到《项链》的主题,教室里炸开了"锅":一个说"我不同意莫泊桑的人生‘虚幻说’,虽说世事难料,但如果玛蒂尔德少那么一点虚荣,也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一个说"什么下场?玛蒂尔德丢了项链,却找回了自我,这是命运的成全啊";另一个说"如果命运这么成全你,你愿意吗?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项链’是刺破小人物的命运的利剑啊"。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眼下,电脑、网络、上网、网虫、网吧、网站的字眼铺天盖地,来势凶猛,应接不暇。或早或晚,无论你愿意或不愿意,每一个人都终将成为信息社会中的一员,差别仅仅在于:“愿意者的命运被领着走,不愿意者的命运被拖着走。”在网络化时代,网络技术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传统的阅读模式,网络阅读也应运而生了。相对于传统的纸媒阅读,网络阅读的优越性在于:视野更为宏阔,获取资料更为便捷,交流更加迅捷与评价更加多元化等等。譬如,你要读《红楼…  相似文献   

5.
无论我们愿意或不愿意,都将成为新课改的一员,差别仅在于:“愿意的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命运拖着走。”新课改精神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正在发生着变化。面对新课改需要热情,也需要冷静。下面我就谈谈本人的一些认识,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6.
在生命一次性即人生必死的背景下,产生"人生无价值感"的原因复杂多样,最基本的是两种:一是由于错误的认知,即只是关注现实的人跟动物一样终会死亡的命运,而无视现实的人具有一般动物无法比拟的自我意识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看不到人所具有的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二是源于自我和社会评价产生"人生无成就感"的负面心灵体验。人生无价值感是一种处于人生十字路口、十分危险的错误认知和心理体验,极易使人消极、颓废甚至走向自我毁灭。提升个体主体意识及其素质是消解人生无价值感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几个月前,就在"知乎"网站上,读到程浩那个著名的回答:"你觉得自己牛在哪儿?为什么会这样觉得?"他平静地叙述着自己还不到20岁的人生:一出生就没有下地走过路,医生断言他活不到5岁,家人多次收到病危通知书。震动我的,是他写道:"命运嘛,休论公道!"这句话史铁生也说过。几乎所有人都曾经抱怨过命运的不公,抱怨过自己承担的比他人多,获得的却比别人少。然而面对史铁生,面对程浩,我们没有资格妄论命运。"这往下,你必须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15岁少年,不管怎么样。因为除此之外,这世界上没有你赖以存活之路,为此你自己一定要理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认识和解释人的命运的现象。形成正确的命运观。使学生懂得自身的主观因素是决定命运的最重要的因素。教育学生掌握人生的主动权,做命运的主人。教学重点: 我们如何掌握人生的主动权,做命运的主人。  相似文献   

9.
在职场上经历过两年,谷凡终于时白:没有做不到的,就看你是否愿意去做! 谷凡的人生信条是:"年轻就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作为一个刚刚跨入公司高层管理团队的年轻人,谷凡的感觉就是四个字:"任重道远",好在自己年轻,有一个高的起点,只要踏踏实实按自己过去的路走下去,就一定会成功.  相似文献   

10.
人往低处走     
人往高处走,是人生追求。人往低处走,是追求人生。人往低处走,不是比谁更低,而是种心态:低调。低调,是自然、平和、不争,但不能为了低而低,故意太低,就是造作。  相似文献   

11.
和希腊神话人物西绪福斯一样,<老人与海>的主人公也处在人生"困境"之中.但他敢于直面命运、抗拒命运、维护人的尊严的精神却具有永恒的意义.对西绪福斯困境的人生思索饱含着强烈的人道主义的情怀,也是小说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2.
庄子是一个生命哲学家。他对人生命运的深切感知和思考,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人生命运的形象画面:人就像被无数绳索捆缚的、时时刻刻处于挣扎状态中的活的机体。但人并非只有被命运捉弄,当我们透视了生命的本真,就可摆脱生命的种种桎梏,达到接纳命运、重视生命,实现生命的超越和精神自由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在转瞬即逝的人生中 ,人们都必须做出自己人生的选择。命运或许给你风雨或许给你阳光 ;给你苦涩或是甘甜 ;给你跋涉又或是坦途。当你经过一次又一次风雨的洗礼后又会作出怎么样的选择呢 ?若是我 ,我会选择前者。我愿意在风雨中懂得阳光的珍贵 ,我愿意在苦涩中品出甘甜的蕴味 ,我愿意在跋涉中得知坦途的喜悦。因为只有苦尽甘来的人生才能让人变得更加充实 ,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滋味。也许我会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布满荆棘的道路 ,会在乘风破浪的小舟上遇到强大的风暴 ,在无际的平原上遇到泥泞的沼泽。但这些仅只是自然施予的困难 ,不能让…  相似文献   

14.
一粒沙子里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里,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一双眼睛里一种情恩,一种性格里一种命运,把细腻放在你的心坎里,人生在一瞬间里永恒。如果我问你:"朋友,你相信命运吗?"你一定会回答我:"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相信命运吗?"那么,人的一生真的是冥冥之中上天的安排,还是正如  相似文献   

15.
吴益 《海南教育》2013,(11):26-26
有一个比喻,人生大舞台。人生舞台上,每一个人,不管你是不是愿意、自觉或不自觉,你都是一个"角"。在这个舞台上,有的人大红大紫,有的人默默无闻。大红大紫很少人,默默无闻千千万,这符合社会组织的金字塔结构。没有千千万万默默无闻的人做支撑,大红大紫则无法持久风光。满台都是梅兰芳,戏就无法唱;如果没有梅兰芳,那也难得高票房。如何演好自己这个"角"?大致有这么几种态度:或顺其自然,或无奈而为,或规规矩矩,或不照常理恶  相似文献   

16.
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一个人读1年学前班,再念完9年书,即使不上高中、大学,也有10年光阴是在班级中度过的。十年,占了一般人生命的七分之一!这十年,是人生意志品质形成、智力才能发展最快、决定一个人生命运的十年。作为这十年人生中最亲近的班主任老师就承载着塑造学生人生的重任。当今社会,班主任,虽为"主任","官"不入品而责大于天。班主任老师,对学生教育关心、精神养育,付出的虽是平  相似文献   

17.
在鲁迅的小说《孤独者》中,上层统治的代表、看客、"我"、魏连殳表现出不同的活法,命运各有差异。这些极具内涵的意象耐人寻味,他们反映了一个重大的人生问题:人为什么而活。为"吃人"而活的人生阴冷、黑暗又丑恶,为看热闹而活的人生浑浑噩噩、麻木不仁,为理想信仰而活的人生茕茕孑立、无路可走。当时鲁迅在黑暗中还看不清通往理想的路,但是他用"我"不停地抗争着走下去的姿态启蒙读者:向前走,挑战虚无与绝望,走出人生的全部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别让我走》(Never Let Me Go)是"英国文坛移民三雄"之一的日裔小说家石黑一雄于200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作者以细腻独特的笔法和鲜为人关注的角度描绘了克隆人的情感、思想以及命运,作品中克隆人的困境唤起人们不一般的感触与思考。男主人公汤米经历了人生的三个阶段正反映出这种身份认同的过程和遇到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投身西部教育事业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我愿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肩负更大的责任,迎接更多的挑战!""我愿意通过自己的人生选择和行动让人民群众相信:清华人是吃苦耐劳的人,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人!""我要在海浪中磨砺自己,我们要在未米战场上赢得胜利!"当一句句出征的誓言响起,又一批毕业生即将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20.
睿言论     
●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命,乃失败者的借口;运,乃成功者的谦词。●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每晚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阅读、进修、思考或参加有意义的演讲、讨论,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发生改变。坚持数年之后,成功会向你招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