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学教学》2012,(12):76-77
据2012年6月12日《科技日报》援引物理学家组织网6月10日报道,一个由美国、日本、加拿大和德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小组宣布,他们已经发现抵抗导致艾滋病的致命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天然能力的秘密,有助于开发有效的HIV疫苗。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免疫学》杂志上。据报道,先前有研究发现,在300个感染HIV的人中,约有1人能不用药物而通过一种叫做细胞毒素T淋巴细胞(CTL)的"杀伤"细胞株自然地控制住这种病毒。美、日、加、  相似文献   

2.
卫生部近日宣布,我国共有HIV-1类型艾滋病病毒的8种亚型,是世界上艾滋病病毒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当记者采访该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人时,获悉HIV-2型病毒也于近日由一名回国劳工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3.
据2012年1月6日《科技日报》援引英国《自然》杂志网站1月5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开发出的一种实验性猿类免疫缺陷病毒疫苗,可大幅降低恒河猴感染猿类艾滋病病毒(SIV)的风险。SIV是导致人类感染艾滋病的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远亲",因此,最新研究为人类研制出有效的HIV疫苗指明了方向。在研究中,巴鲁赫团队给几群恒河猴分别注射了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生物学教学》2012,(12):77
据生物通网2012年5月31日报道,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科学家在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人的血液中,确认了新型的HIV抑制蛋白。在实验室的研究中,这种名为CXCL4或PF-4(属于名为趋化因子的分子家族)的蛋白质可与HIV直接结合,使其无法依附或进入人体细胞。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现,4种趋化因子可发挥HIV抑制剂的功能。这些趋化因子连同CXCL4或能够调节病人体内的病毒复制水平,从而控制艾滋病的发展速度。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研究人员发现,CXCL4在HIV"外套"上粘着的  相似文献   

5.
据2011年12月2日《参考消息》报道,近期来自美国加州的科学家们在利用基因治疗策略预防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研究中取得突破进展,他们将外源DNA导入活体小鼠肌肉细胞中生成了高效的HIV中和抗体,并证明仅需单次注射就可完全保护小鼠预防HIV感染。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11月30日的《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教学》2005,30(5):75-75
据2004年10月18日《新闻晨报》消息,昆明市艾滋病病毒母婴阻断获得重大突破性结果:申请阻断的共有31位染有艾滋病病毒的“艾滋妈妈”中,有30位经阻断后生下了健康宝宝,即婴儿不带有艾滋病病毒,只有一例生下的婴儿仍然带有母亲传染下来的艾滋病病毒。据国外资料,艾滋病病毒由母亲向孩子的垂直传播率约为40%-80%。昆明市的此项由1997年开始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World Aids Day),这天旨在提高公众防止由HIV病毒引起的艾滋病在全球传播的意识。定为12月1日是因为第一个艾滋病病例是在1981年此日诊断出来  相似文献   

8.
综合2011年12月22日《参考消息》和2011年12月22日《科技日报》报道,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于2011年12月20日宣布,该校研制的艾滋病疫苗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将于2012年开展人体试验检测其预防艾滋病的效果。这是目前加拿大研制的首个艾滋病疫苗。该校研究小组利用基因技术改造艾滋病1型病毒,使其  相似文献   

9.
英德艾滋病病毒联合研究小组根据数百张HIV病毒图片,并利用计算机程序对其进行分析研究,首次获得艾滋病病毒三维立体结构图,近日公布于《结构》(Structure)杂志。研究人员认为,该成果有助于科学家了解艾滋病病毒的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教学》2008,(12):72-73
据东方网2008年5月27日援引国际在线消息称,近日美国洛克菲勒大学一位病毒学家和一位生物物理学家,利用被称为“全内反射显微镜”的新式显微镜,亲眼目睹几十个分子在一个活细胞表面聚集,最终形成一种可怕的病毒——艾滋病病毒(HIV)的过程。这是人类第一次看到艾滋病病毒的产生过程,将对艾滋病的治疗和治愈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时事回放中国科学家的一篇揭示艾滋病发病新机理的科学论文于2004年年初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引起了全球艾滋病防治领域科学家的关注。由中国科学家于晓方教授领衔的科研小组通过多年研究,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了一组使HIV(艾滋病病毒)避过人体细胞天然防御系统而在  相似文献   

12.
<正>科技日报12月23日报道近日,美国《科学》杂志评选出2011年十大科学突破,"HPTN 052的艾滋病病毒(HIV)临床研究进展"位列十大突破之首。这项研究显示,如果HIV携带者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Vs),那么其将HIV传染给自己伴侣的几率将减少96%。该研究结果结束了长期以来人们存在的关于抗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人体感染HIV后的临床表现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艾滋病的主要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控制病毒载量,重建患者的免疫功能,但无法彻底清除体内的病毒。一旦停止给药,患者体内HIV病毒会在两周内出现反弹,患者须通过终身服药来控制病情的发展。CCR5是HIV侵染细胞的辅助受体,针对CCR5的基因疗法可能会达到完全清除感染者体内HIV的效果,但其将来是否能真正作为一种艾滋病的临床治疗手段目前还难以定论。  相似文献   

14.
HIV病毒潜伏库是指在免疫反应和抗病毒治疗压力下HIV潜藏的细胞或组织,其存在是艾滋病无法治愈的关键原因.因此,清除HIV病毒潜伏库是治愈艾滋病的关键.HIV潜伏感染激活剂可以将潜伏感染的细胞激活,释放出HIV,然后联合自身免疫和抗病毒药物将病毒杀死,最终达到清除HIV病毒潜伏库的目的 .本文介绍了HIV病毒潜伏库的概...  相似文献   

15.
据2011年12月10日《科技日报》援引该报伦敦12月9日电,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艾滋病病毒(HIV)衣壳会与细胞核孔复合体上的Nup358蛋白绑定,进而让HIV进入细胞核,与DNA结合。这个衣壳蛋白就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核孔复合体这把锁,使得HIV最终"破门而人"。这一发现提供了更有效对抗  相似文献   

16.
《新闻晚报》2012年5月10日报道,上海一名12岁孩子的母亲涉嫌诈骗外逃,5月8日,两名警察向学校提出要询问这个孩子,被校方拒绝。校长称班主任已掌握警方所需信息,询问孩子并无必要,并表示不鼓励孩子揭发自己的父母,这违背人性。这名校长的做法在社会各界引发热议。  相似文献   

17.
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5月11日(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今年的母亲节。这一期杂志的出版时间,恰好在两个节日中间。编辑部特意通过《童心传真》栏目(原《童年传真》栏目,按照读者建议略加调整,进一步明确”反映孩子心声,展示儿童世界”的栏目宗旨)的一组文章,向我们的母亲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相似文献   

18.
美国《科学》杂志评选出2011年10大科学突破,名为HPTN 052的艾滋病病毒(HIV)临床研究进展被列为10大突破之首。这项研究显示,如果HIV携带者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Vs),那么其将HIV传染给自己伴侣的概率将减少96%。该研究结果结束了长期以来人们存在的关于抗  相似文献   

19.
误区一:病毒种类模糊不清 例 (2003年上海高考题)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球形的RNA病毒,HIV侵染T淋巴细胞并繁殖新一代病毒的过程示意图如图1。请回答:  相似文献   

20.
<正>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尽管艾滋病病毒基因组结构简单,仅编码3个结构蛋白和7个非结构蛋白(HIV-1/2),却一直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短短30余年,就成为如今纠缠全世界的噩梦。面对这样一个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杀手",有人讳莫如深,有人谈"艾"色变,避之唯恐不及,但还有一些人却将之当成终生追求的科研目标,只为更多的人能够免于疾病的纠缠。吉林大学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