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信公众号依托新媒体传播平台具有即时性强方便快捷的优势,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可以在每天推送的文章下面通过点赞或者评论来表达自己.微信公众号作为微信的一种附加功能对人际传播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以微信公众号"国书坊"为例,分析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晨曦  李劭强 《传媒》2018,(11):82-84
在高校不断丰富新媒体传播平台的趋势下,如何实现运营创新,不断考验着高校宣传者的传播实战能力.本文以"南广人事"公众号为例、以"类人际传播"的视角审视高校微信公众号的新闻宣传工作,探讨了高校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刘辰 《传媒》2021,(19):49-50,52
"书单来了"是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在阅读类公众号中颇具影响力和传播力.本文通过分析"书单来了"公众号的运营策略和传播策略,及其推文的选题立意、文字风格等内容特点,综合呈现其公众号运营的精准定位、个性化内容、人文关怀式互动及媒介整合传播等要素,为图书出版行业的新媒体传播和阅读类公众号运营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袁静 《传媒》2021,(15):56-58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健康类信息的需求逐渐上涨,健康传播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丁香医生"作为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健康传播的实践者之一,通过注重内容生产与传播、加强互动反馈与定制化服务等运营策略,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以健康传播为切入点,探讨"丁香医生"公众号的成功之道,并为微信公众号如何做好健康传播做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新媒体时代,层出不穷的微信公众号在不同程度上建构着用户文化生活的新情境.在这个情境中,由专业心理学家创立的心理学微信公众号"KnowYourself"异军突起,主要以一个传播者的姿态,向受众科普心理学知识,引导受众认识自己认知世界,其影响力不容小觑.本文将心理学微信公众号"KnowYourself"作为案例,对该公众号自2016年1月到2017年4月发布的文章进行梳理,选取其中阅读量为10万+的具备代表性的文章作为研究对象,以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机制为立足点分析其传播策略,为心理学微信公众号的高效传播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高校新闻传播类微信公众号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此类微信公众号在定位上应该突出服务、互动和专业性三个要素.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三个方面的发展策略:打造专业化运营团队,加强微信公众号与受众的互动,加强微信公众号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7.
随着健康话题日益成为讨论的热点,健康类信息如何在微信公众号上有效传播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丁香医生"为代表的健康类微信公众号,其主题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内容原创度高,传播形式多样,取得了一定的传播效果,但在内容比例安排、板块设计、受众互动上也存在不足之处。健康类微信公众号如果想要获得长期发展,就需要不断提供优质内容,建立微信矩阵,提升精准化、多元化服务,优化用户反馈机制,提升互动质量。  相似文献   

8.
周巍 《传媒》2017,(18)
2017年5月30日,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举办的第二届"大众喜爱的50个阅读微信公众号"推荐活动揭晓.推荐活动自3月下旬启动以来,通过微信公众号自荐、媒体推荐、政府主管部门推荐、北京清博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数据支持,共收集到近4000个公众号.经过专家评选、市场监测、网络投票等,最终有50个优秀的阅读微信公众号脱颖而出.这些阅读微信公众号主要涵盖了政府和行业协会类、出版社类、媒体类、书店类、图书馆类、阅读推广机构类.其中媒体类共有6家入围,分别是"读者"父母必读"故事会"青年文摘"三联生活周刊"阅读公社".这些媒体类阅读微信公众号之所以受到大众的喜爱和拥护,正是因为其成功实现了精准传播,进一步提升了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基于此,笔者观察此类公众号的发展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创新做法与经验,希望能为我国媒体类阅读微信公众号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青年记者》2020,(12):F0002-F0002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青年记者》杂志微信公众号"青年记者"为疫情信息传播研究而专设的栏目"青记观察"推出了80期,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大力支持和欢迎。今年,《青年记者》杂志将加大对"青年记者"微信公众号的打造,除了"青记独家"将继续对杂志刊发的优秀稿件进行摘登外,还将推出全新栏目——"青记观察":不再局限于对新冠肺炎疫情信息传播的观察和研究,刊登更多对不同热点传播现象的观察性、分析性文章.  相似文献   

10.
刘火雄 《现代传播》2018,(4):153-155
"为你读诗""读首诗再睡觉""给孩子读首诗""我们读诗"等诗歌诵读类微信公众号的兴起,得益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以及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诗歌诵读类微信公众号围绕"诗意"诉求设置媒介议程,其内容推送通常采取"画诗乐"传播模式。中国历史久远的诗歌传统一度式微后,经由此类微信公众号传播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网络复兴,并建构起数字时代新的社群化读诗景观。但是,在应对作品同质化、版权保护等方面,诗歌诵读类微信公众号仍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集"十五城市"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的历史发布文章,对公众号的管理运行和信息服务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在疫情期间能紧扣社会热点发布信息,同时能发挥良好的沟通桥梁作用、重要的社会教育作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并就进一步提升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服务效益和应急信息服务能力提出6点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璐 《传媒》2016,(23):54-56
微信是腾讯公司开发的针对手机用户的一款社交APP,微信公众号是自媒体时代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对微信公众号的品牌营销是目前业内讨论的热点."订阅号"和"服务号"将微信的传播方式从人际传播领域扩展到群体传播领域,由点对点的传播变身为点对面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服务号"主要是企业推广服务的平台,"订阅号"主要针对个人,成为草根意见领袖展现自我的自媒体舞台.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2018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排名前20健康类微信公众号,发现其呈现出企业账号占主体、传播内容贴近生活与活跃粉丝数量庞大的特征。同时,健康类微信公众号在传播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软文广告泛滥、信息可信度低、内容同质化严重以及神话个案与传统保健方式等。在此情境下,健康类公众号应积极采取措施,承担起作为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自从2012年8月腾讯开放微信公众平台开始,媒体陆续成立自己的公众号。报纸微信公众号在这几年的发展中,做出了很多努力与尝试,有很多改进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报纸微信公众号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本文根据报纸微信平台分类传播、融合传播、互动传播的信息传播特征,找出当前报纸微信公众号普遍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问题。其问题有即时性不够、创新性不足、互动性不足等几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发展新路径的两个建议,即建立新媒体团队和观察微信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信息的输出呈爆炸式增长,高校微信公众号作为高校重要的宣传平台,出现了许多"爆款"文章和相对应的热词.本文以全国十所高校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调查,确定高校微信热词,通过对热词的分析,发现其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微信公众平台成为新媒体领域的主流产品.有别于微博“自媒体”式的快传播,微信的“公众订阅号”更具有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属性,实属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平台的延伸.法治类报道属于严肃新闻,在贴近性、可读性和娱乐性方面先天不足,法治类媒体怎么运营微信公众平台,进而在移动互联网上获取新的价值?福建法治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海峡法治在线”做出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中国循环杂志"为样本,调研分析其文章类型、阅读量分布、服务菜单栏等数据,并从用户、内容和服务三个角度出发,提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建议,从而提升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当前,健康类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健康传播的重要渠道和信息源,但不同传播主体的健康传播表现差异较大。本文以“健康”“营养”“养生”三个搜索关键词对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主体类型分布状况进行了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健康类微信公众号虽然是重要的健康传播渠道,但在推动健康知识社会化方面表现较为乏力。本文通过分析健康类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的特点和现状,提出一些改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中国退役军人"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特点及传播现状、存在不足进行分析,并总结提出一些发展策略,以期为同性质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提出有借鉴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毛艳青 《传媒》2018,(3):53-54
数据显示,2016年微信公众号数量超过1200万个,相比2015年增长了46.2个百分点,预计2017年将突破1400万个.可以说,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受众获取信息和服务的重要渠道,并逐渐涵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入不同层面的长尾市场.微信公众号凭借自身"小而美"的特点,在精准传播方面拥有巨大优势.但早期综合型微信公众号,因受众定位不准、内容生产不精等问题而逐渐式微,而细分化、精准化的垂直类微信公众号也由此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