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前,我国高职校园景观建设的理论相对还比较落后,对环境场所具有的精神功能的分析和探讨还很少,以"场所精神"为设计宗旨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景观所存在问题,利用建筑、小品、植物等要素在空间布局、文化传承、校园特色等方面创设有利于师生学习、交往的的场景,将场所精神融入到高职校园景观设计中,有助于延续校园文脉,激起师生的共鸣,从而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通过相关概念的阐释,分析“场所精神”依托建筑现象学的研究方法所具有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提出建筑设计中的场所精神应具有包容性,即从满足人们持续的需要和唤起最高境界的审美感这个角度,根据体验者的认知与参与对建筑作出合理的判断或评价,并总结了场所精神的体现,包括简单的模仿、动态的改进(或叫批判的继承)和有效的创新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3.
应用环境心理学学科理论对世纪楼进行调研、分析,解析公共建筑的场所与空间环境与人群行为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问题。同时,在发现问题之后自己提出一些认为可行性的建议,通在实际中运用环境心理学方法,加深对人与建筑、场所、空间的关系的理解。满足人群对建筑的心理需求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利用当代空间环境设计理念和创作手法,在实践中塑造高等学校的入口空间特色,可以创造人性化的空间场所,体现高校独特的场所精神。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东方红校区主入口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多层次的环境、多样化的空间、人性化的尺度、独特文化内涵的体现、自然景观的运用五个方面特征的设计,结合学校大门需要满足“神”、“式”、“形”、“韵”设计特点,塑造一个人性化的校园入口空间。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身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我们必须要重视建筑的设计工作,尤其是建筑的给排水设计,必须要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工程质量,加强管理力度,这样才能更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满足人们对建筑的需求。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如何加强建筑给排水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作为建筑现象学的主要流派之一,诺伯舒兹的场所精神理论常用于指导城市规划、公共空间开发、建筑环境设计等。我国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形势严峻,引入场所精神理论并加以转化利用,可行且必要。在遵循场所精神理论渊源的前提下,场所精神可解构为情境、归属和文化三要素,三者之间存在辩证关系。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场所精神与场所认知的关系,可为深入研究场所精神、游客需求与建筑遗产再利用奠定基础。桃坪羌寨的保护与再利用是场所精神理论应用的现实例证之一。  相似文献   

7.
现今社会,人们对学习空间的理解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学校教育领域,而是扩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工作场所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空间,其内发生的学习行为业已引起了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从工作场所学习所涉的四个支持要素——政府部门、企业、教育机构以及员工个体来看,他们有各自的角色与立场及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探讨提供这样一个学习场所需要的各种可能性因素,将为架构工作场所学习的支持系统提供一个基本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夜景的规划除了满足基本夜间照明功能和装饰功能外,还可以深入挖掘其潜在的其他功能。文章根据常州市规划现状,从突出城市区域场所精神、弘扬城市传统文化、勾勒城市交通脉络、引导夜间环境行为四个方面阐述关于拓展城市夜景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环境与建筑是相互延伸,相互结合及相互补充的整体.建筑,不仅需要有一个雄伟,壮丽的外观,而且还需要有一个美丽而幽雅的外景来衬托.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和改善,在满足正常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同时还需要一个能够给人以精神安慰和精神享受的外在环境,从而实现高品质生活方式的理想蓝图.  相似文献   

10.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1):155-158
大学建筑是大学的标识。大学建筑并非随意建之,其建设要遵循一定的理性。否则,它算不上真正的大学建筑,而只是在大学里的建筑品而已。大学建筑要把充分满足教学需要作为要务;要把学术性作为标识,区分于其他非大学建筑;要有自我特色,形成独特风格;要体现历史感和文化性,释放大学的场所精神。在大学建筑的建、拆、翻新时应处理好拓新与守旧、简单与复杂、开放与封闭等几对矛盾,使大学建筑彰显大学的场所精神,奠定成就卓越大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分形学是数学中非线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数学思想在建筑设计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本文首先给出分形学的相关概念及分形几何图形所具有的一些重要特点,然后,就分形学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应用进行探索,分析其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具体应用,最后,对分形学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的校园设计基于新东方教育理念,以生态型的校园环境、人车分流的交通系统、园林化的建筑室外空间组合和人性化的建筑空间,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优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3.
运用建筑学、生态学原理 ,分析生态住宅的内涵 ,认为生态住宅设计必须具备历史、人本、共生、发展、绿化和节能等 6个观点 ,并从建筑布局、建筑造型、功能空间、材料选择、院落环境等方面对现代村镇生态住宅设计进行了系统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传播学理论对建筑设计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建筑学的领域中,把建筑设计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可以通过对建筑传播活动的传播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受传者的分析为建筑设计的发展拓展一条思路,从而打破以往仅着眼于传统建筑学上的建筑功能或者形式上的好坏的传统。  相似文献   

15.
行为情境理论在承认环境和个体双向作用的同时,更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并指出观察幼儿所处的环境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幼儿当时的行为。行为情境理论对环境的强调,促使幼儿园教师进一步意识到环境的重要作用,从而积极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环境。行为情境理论强调对环境中个体行为的关注,引导幼儿园教师努力做好幼儿行为的观察记录,不断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6.
说明建筑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设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必要性。分析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特点 ,提出了我校办好这个专业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7.
太原学院校区建筑设计特色是以三晋文化为基础融入儒家思想。现代设计模式结合徽派建筑设计元素,展现了新时代教学环境与传统文化统一的高校园区建筑风貌。  相似文献   

18.
建筑设计商业化是当今建筑创作领域中出现的一种新倾向,章在分析这种倾向的成因及设计手法的基础上对这一现象做了探讨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微型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数字化学习模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非正式学习中。但目前有关微型学习的研究中很少涉及学习环境,为完善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本文依据生态学理论呈现了微型学习环境的五个特征,结合生态学环境设计理论以及乔纳森建构主义环境设计模型,从物理环境设计、社会环境设计和规范环境设计三个方面来构建微型学习环境模型,以期能够提高微型学习效果,保证微型学习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ritical approaches developed in Atelier 1, an architectural design studio in the Gazi University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in Ankara, Turkey. The main theme of Atelier 1 Projects in the 2014–15 academic year was the ‘City as a Critical Ground’, in which the city, ground and criticism were discussed within the interdisciplinary theoretical field of architecture. Atelier 1, involving second, third and fourth yea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reinterpreted and redesigned the urban ground of Ankara with a critical approach to reveal its unique identities and implicit values. Ground, accepted as the main critical material in the design process, was criticised not only in its physical sense, but also its social, cultural, political, economic, technological and even psychological aspects. The students were able to discover their own design methods from their criticisms of the urban ground, which also allowed them to determine their sites and programmes. In this way, Atelier 1 promoted freedom and flexibility as well as criticality in the design process,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relationship of architecture with city, ground and criticism should be discussed from a new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primarily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studio, as the core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Atelier 1, as a theory‐based architectural design studio, motivated the students to develop a critical approach to the urban ground of Ankara so as to replace the rising formalism with criticism in archite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