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郭帆 《东南传播》2012,(9):60-62
本文以2011年《陕西工人报》的报道为例,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媒介中的农民工形象作了解读。研究发现,媒介在报道农民工时,主题集中、立场鲜明、消息来源多样,而且报道呈现出一定的时节性。然而,在农民工的形象建构中,媒介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将农民工塑造为十足的"沐恩者",没有为农民工提供话语空间,报道立场不够客观。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2011年至2012年《南方日报》和《羊城晚报》的农民工权益维护报道作为研究样本,从报道类别、报道体裁、报道内容等方面分析了农民工权益维护报道的特点;通过对样本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目前农民工权益维护报道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于承袭着农耕文明血脉的人口大国而言,农业仍是中国的立国之本。2011年,7亿中国农民创造了历史上连续八年丰收的奇迹。检索近代中国历史,在这片相当程度上靠天吃饭的土地,此前的连续丰产的最高纪录仅仅是五年。《中国新闻周刊》谨将2011年影响中国之年度致敬献给中国农民。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周刊》2011,(48):126-126
对于承袭着农耕文明血脉的人口大国而言。农业仍是中国的立国之本。2011年,7亿中国农民创造了历史上连续八年丰收的奇迹。检索近代中国历史,在这片相当程度上靠天吃饭的土地。此前的连续丰产的最高纪录仅仅是五年。《中国新闻周刊》谨将“2011年影响中国之年度致敬”献给中国农民。  相似文献   

5.
国内新闻界     
《山西农民报》下乡和农民一起办报据新闻出版报报道(作者王坤宁):今年以来,《山西农民报》提出报纸改革新思路,编采人员走出机关大门,分赴全省农村,和广大农民朋友一起办报。3个月来,报纸面貌有了新变化,读者反映良好。《山西农民报》下乡去和农民群众一起办报的举动,具体来说.就是分地市、分农口各厅局、分县区轮流上门办报。3个月来,《山西农民报》先后推出了太原市的小康建设、晋中地区的农业产业化、阳泉市的农科教结合、运城地区的苹果战略、农业厅的玉米战略、山西农大的科技市场、襄汾县的滩涂开发、万荣县王显乡的苹果…  相似文献   

6.
"省城部分公共汽电车总站秩序情况记者目击""打工仔、打工妹:乡音浓浓评说《劳动法》""为农民工讨工钱""走进困难职工家庭""三伏天:农民工宿舍、工地看暑期劳动保护"……自1984年创刊以来,《山西工人报》每年都专为记者深入基层开展专题采访活动开设专栏。梳理和总结近30年的实践可发现,实现"走转改"常态化的三个关键之处是:机制保障,职业自觉,受众需要。  相似文献   

7.
问题的提出人民日报2011年2月14日的报道称,到十一五末,我国农民工总数达2.42亿人。农民外出务工,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人,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闯出了一条新路。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带回资金、技术和  相似文献   

8.
数字     
《新闻实践》2012,(2):80-80
3.96亿 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12月27日讯:自2010年以来,搜索引擎已成为中国网民第一大网络应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2011年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至2011年底,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到3.96亿。  相似文献   

9.
彭波 《传媒》2012,(5):27-30
正关于李庆文,曾有人尊称他为"行业报"先锋,原因是在中国行业报的大家庭中,他主政的《中国汽车报》一直以来都堪称翘楚,更因为2011年12月27日,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成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后成立的第一家国有产业经  相似文献   

10.
徐琦 《中国记者》2014,(2):96-97
2013年5月媒体曝光"湖南镉米事件",让百姓对食品安全的聚焦,再一次转移到农业生产领域。本刊一直持续关注"三农"方面的报道,本期特约《中国环境报》资深记者思考那些与农业相关的食品安全报道。  相似文献   

11.
报纸以一定时期的社会活动为报道内容,本文着重研究《益世报》对于"五·四运动"的报道,探查《益世报》学生运动报道特点,发现《益世报》在一定时期的报道立场。学生运动作为传统社会运动的一种,可以从《益世报》对学生运动的报道中看出报刊与社会运动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探究在当代中国,大众媒介如何进行社会运动报道。  相似文献   

12.
靖鸣 《青年记者》2016,(4):77-87
1953年广西《宜山农民报》为其记者采写的批评一县委书记严重侵犯人权和违反婚姻法错误的长篇报道配发社论,由于社论中含有批评"同级党委"——中共宜山地委"包庇纵容犯有严重错误的干部、存在官僚主义作风"的词句,结果引发"宜山农民报事件"。《宜山农民报》批评中共宜山地委的举动在当地引发争议,主要涉及"党报能否批评同级党委"这一重大的政策和原则问题。中共广西省委宣传部接到报告后亦难以决断,遂请示中共中央中南局  相似文献   

13.
3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正式发布了"2010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名"及《研究报告》(发表在2011年3月29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  相似文献   

14.
信息快递     
《湖北档案》2010,(8):47-47
8月3日,宜昌市档案局召开全市档案局长座谈会,对2011年档案“一报两刊”征订发行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会议通报了2010年宜昌征订《湖北档案》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就做好2011年档案“一报两刊”征订发行工作进行了部署。会议要求,全市力争2011年的《中国档案报》、《中国档案》和《湖北档案》征订工作要有新的突破,且各地不得出现征订为零的现象。宜昌市将在评选先进档案局(馆)时把“一报两刊”征订发行情况作为一个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下发《关于深入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的通知》,定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在全国新闻单位开展为期半年的"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活动,并指定《三项学习教育通讯》、《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记者》、《新闻战线》、《新闻记者》及各地主要新闻期刊组织相关讨论并刊登系列文章。欣慰之余,更感到责任重大,鞭策我们一如既往地评选2010年度十大假新闻。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框架理论为出发点,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国环境报》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1日期间有关雾霾报道的文本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有关雾霾报道的体裁以消息和评论为主,通讯较少,深度报道则最少;报道倾向以正面报道为主,负面报道为辅,而客观中立的报道则非常少;报道主题以治理措施为主,应对策略和责任归因较少,社会影响和雾霾天气的发展状况则更少。最后,笔者对《中国环境报》进一步调整和完善雾霾报道的框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读报札记     
董治顺 《今传媒》2007,(10):39-39
好一个"合股订报" 2007年6月13日《中国新闻出版报》第2版有一篇文章,题目叫《农民合伙订报值得效仿》,讲的是河北省农村的两件新鲜事:一件是肃宁县袁佐村有7户农民,每户拿出100多元,订了近10种报刊;一件是邯郸市馆陶县赵寨村有6户蔬菜专业户,平摊报款,订了5份报纸.用农民的话说,合伙订报,出一份钱,看多种报,经济划算.  相似文献   

18.
董宽 《新闻三昧》2006,(12):4-7,32
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当代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出现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分化与重新整合,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完成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外出进城务工农民约为1.2亿人,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人。然而,在为社会发展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却始终处于社会地位引致权益剥夺的尴尬状态。自孕育形成之日起,这些离开土地、走入城市的流动劳动力便挣扎徘徊在城市生活的底层,个人权益及群体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相…  相似文献   

19.
李薇 《档案天地》2014,(5):57-59
正李志平,女,196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央党校法律专业毕业,本科学历。到档案局10年间,连续9年在公务员考评中获得优秀,多年被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河北省档案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被廊坊市委、市政府评为劳动模范。《中国档案报》、《河北工人报》、《廊坊日报》、河北省档案局工作简报、廊坊市委快讯、廊坊市档案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众多,农民报的发展,对在广大农民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两个文明建设,提供市场信息和科技知识,开拓致富门路,提高文化素质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近年来,农民报通过不断改革,在增加信息量,增强服务性,贴近农民群众方面进行了可喜的尝试。 80年代出现鼎盛时期。到1989年,除《农民日报》、《中国农牧渔业报》、《中国乡镇企业报》、《中国农村经营报》等全国性的农民报外,省、市(包括计划单列市)农民报发展到26家,另有《济南农民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