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新闻评论著作的百草园中,又一丛郁郁芳草破土而出,这就是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推出的《现代新闻评论(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该书的作者赵振宇教授从事新闻评论的实践和教学近三十年,他曾任长江日报评论理论部主任、文化报总编辑、高级编辑。在报社工作期间,其中大部分时间从事新闻评论的编辑与写作。后来调入大学,给本科、硕士和博士  相似文献   

2.
我在报社工作多年,其中大部分时间从事新闻评论的编辑与写作。后来调入大学,才发现我国的新闻教育其中包括新闻评论教学与媒体的实际要求相差很远、与现实的发展需要相差很远,这里既包括教学体制的问题,也包括教材和教学方法的问题。为此,我用了三年多的时间撰写了这部《现代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3.
新闻评论是一种说服性文本,必然涉及说服方法、说服效果和说服伦理等问题。而这些,在西方传播学的说服研究领域有着丰富的成果。本文从新闻评论教学实践的视角,思考和探讨了将西方传播学研究中的说服理论引入评论教学的可能性、适用性、困难及相关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新闻评论的根本特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网络媒体迅速发展,中国与世界交往日趋频繁的形势下,广大公民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新闻评论作为人们直接表达自己意见的有效形式,越来越受到媒体的重视。如何定义新闻评论,本文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并根据定义提出了新闻评论的根本特性,即新闻评论依赖事实的新闻性,新闻评论传播的时效性,新闻评论论说的理论性,新闻评论内涵的思想性,新闻评论传播知识的有益性。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语境下,对于全能型新闻人的需求更为迫切。本文以极目新闻近两年“评论记者”模式的探索为分析对象,从“评论记者”模式出现的现实合理性、记者写评论的独特优势进行分析,并针对“评论记者”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新闻评论教学的传统互动模式新闻评论人才该如何培养,学界观点不一。有人认为要实施课题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积累新闻评论的教学经验并形成系统的理论。以指导后续教学;有人认为要夯实基础。可以通过讲授、研读或观摩名家作品以及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来进行:有人认为要强化实践。多开展实际的新闻评论写作与摄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新闻采编、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有人认为可安排学生到媒体评论部实习或包干一个媒体专栏,或联系媒体著名评论员以“一对一”的方式帮带学生。  相似文献   

7.
简言之,新闻时评就是对时事新闻的评述、评论。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传播形式,新闻时评大有方兴未艾之势。那么,其与传统的新闻评论在性质上究竟有何区别?在写作或编辑新闻时评过程中应如何把握其性质与界限?应该说,尽管时评的实践发展很快,但有关上述类似问题的理论储备明显不足,这是导致当前新闻时评写作中出现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来从事新闻时评工作的思考和体会,特写此文,以就教于同仁。主客观相统一是正确认识新闻时评性质的关键性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性状和特征,所谓新闻时评的性质是指新闻时评区别于传统新…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传递飞速发展,人类新闻事业步入21世纪的今天,新闻的网络评论的价值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什么是新闻的网络评论呢?这些评论又有哪些特点和作用呢?同时,他又有哪些不足?我们该如何利用好网络评论呢?这些问题都已经成为我们研究新闻网络评论的重要课题。论文将从新闻的网络评论概念、特点、作用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科学的引导新型舆论形式的发展等多方面入手,从而扬长避短,让新闻的网络评论更好的为社会舆论和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9.
近年,国内媒体新闻评论出现了新的发展与变化:新闻评论的份量更突出,新闻评论的时效性更强,新闻评论的论题更广泛,新闻评论与民众的联系更密切,新闻评论的指向更趋理性,新闻评论方式的多样性,新闻评论队伍的专业化和学化等。  相似文献   

10.
新闻报道是叙述新闻事实的文本,评论是对新闻事实进行论证的文本。新闻评论相较于新闻报道更直接表达立场、价值与意识形态,为新闻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本资源,对新闻论证的研究也存在较广阔的理论创新空间。本文以图尔敏模型为基础,形成一套测量新闻评论的量表,同时使用人工编码的方式处理多篇中央主流新闻媒体的新闻评论文本,形成6109个编码单元。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基于Bert模型),以监督学习的方式使机器探索并掌握人工编码的规则。机器学习共有4个独立任务,使用4个学习模型,最终调和准确率(f1 score)分别为95.758%、63.901%、83.794%和84.766%,学习效果整体较优。本文为进一步探索新闻论证提供了工具,以实现对新闻评论更广泛与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评论写作过程中,制作标题是很重要的一环.一篇内容很好、质量很高的新闻评论,如果缺少一个简练生动、吸引读者的精彩标题,很可能被许多读者直接略过,放弃阅读,新闻评论的传播效能将大打折扣.所以,不管是新闻评论作者还是编辑,都应该高度重视标题的制作.本文以《中国青年报》于2011年5月21日刊发的《官场礼仪进入大学就业指导课》这篇新闻所引发的相关评论为例,结合相关理论,探讨新闻评论标题的制作技巧,以期为新闻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闻评论与历史理论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以历史理论来观照新闻评论,就能更深入地理解新闻评论的功能,从历史理论认识、借鉴、教育功能出发,可以发现新闻评论有着四个层次的功能.即认识事实、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13.
内容的客观性是新闻最重要的特性,新闻的及时性和公开性都是由此派生的.本文从新闻特性延伸至新闻评论规律的感悟,认为新闻评论来自社会舆论,又作用于社会舆论;同时新闻评论要寓教育读者于服务读者之中,并从实践角度提出了改进党报新闻评论的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语感与新闻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给大家说说新闻评论的语感问题。 新闻评论是媒体对新闻事实或某种观念发表意见、与受众交流思想的一种新闻体裁,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当我们阅读不同时期发表的不同新闻评论作品时,第一感觉往往不是内容,而是传达内容的符号——语言的时代感。我曾经与一位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评论作者交谈,他不停地感叹“现在不知道怎么写评论了”。他所感叹的不是怎么理解所要论的问题,而是不知道用怎么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受众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15.
新闻评论是新闻家族中重要的成员,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教育界对于新闻评论的教学主要停留在本科生阶段,专注于评论的实践性要求,往往被视为单纯的新闻写作,学理高度研究的欠缺,使新闻评论往往存在感性认识凌驾于理性之上、一谓迎合受众喜好等问题.《新闻评论研究引论》针对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科学精神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对受众需求的细分,也使新闻评论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本书最大的特色和贡献就是将新闻评论的业务研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弥补了新闻评论在研究生教育中的缺漏.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评论具有议程设置的功能,这是由新闻评论的特有性质决定的。笔者以《人民日报》评论版《抚今追昔忆小平》系列评论为例,试图探索出新闻评论的议程设置方式。  相似文献   

17.
新闻评论课程作为培养新闻专业学生独立思考、逻辑表达等能力的重要课程,在近几年的新闻教学及实践影响中逐渐式微。通过240份问卷调查和对部分学生访谈,结合新闻评论教学的实际经验,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评论特点、能力培养需求,试图探究新环境下新闻评论教学的改变措施,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8.
新闻评论中还有一种地位更重要的事实,那就是等待着分析与判断的新闻事实,它是新闻评论的对象。  相似文献   

19.
新闻评论的现状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评论是整个媒体报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新闻传播的大势紧密相联,新闻评论也形成了自己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走势,了解这一现状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发挥新闻评论的作用是十分有益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组织师生对2002年中国内地主要新闻媒体的新闻评论做了一番较为全面的调查(包括发表的评论数量、评论内容、评论趋势、评论对象、评论时效、评论风格和评论字数等指标),发现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0.
陈明 《东南传播》2011,(5):92-93
媒介融合给新时期的新闻评论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认为应对之策有以下几个方面:新闻评论的讲授范围要扩大;促使学生学习多种评论方式的表达;教师新闻评论的讲授方式要改变;传统的新闻评论的考试模式要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