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稽郡故书杂集》是一部较完美的关于古会稽郡史地逸书的辑本,堪称古方志辑录的典范。本文就鲁迅辑校《会稽郡故书杂集》的起因、经过.内容.版本.意义等方面做些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史记》、《汉书》所载唐蒙、司马相如通西南夷过程中有些问题不甚清楚,甚至有抵牾之处。其中,两人出使时所任官职到底是中郎将,还是郎中将,征发郡数是两郡,还是三郡或四郡就是矛盾。文章将对此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名,最早来自西汉时所置云南县的县名。由县名升为三国蜀汉所设云南郡的郡名:由唐朝封南诏为“云南王”,设云南安抚司;宋代封大理统治者为云南节度使;元代设云南行中书省,以“云南”为省名。  相似文献   

4.
陈厚娟 《新闻世界》2009,(10):170-171
新安是古郡名,秦时包括黟、歙二县,到汉朝归属丹阳郡,三国时分丹阳郡的黟、歙、始新、遂安、海宁、黎阳六县归吴属新都郡管辖。到了晋初改新都郡为新安郡。因新安江是这里的主要河流,“新安画派”即借此晋唐时代的水榭之名而来。  相似文献   

5.
所谓湖南省志,就是指专门记载湖南这个省的疆域、山川、古迹、风俗、人情、方言、地方人物的传记以及重大事件沿革等的志书。而湖南省,春秋、战国时属楚,秦属长沙、黔中二郡。汉所置武陵、桂阳、零陵、苍梧等郡及长沙国,除苍梧郡人湖南仅今江华、江永二县地外,其他郡、  相似文献   

6.
<史记>、<汉书>所载唐蒙、司马相如通西南夷过程中有些问题不甚清楚,甚至有抵牾之处.其中,两人出使时所任官职到底是中郎将,还是郎中将,征发郡数是两郡,还是三郡或四郡就是矛盾.文章将对此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2版《全宋诗》第1册所收刘兼《初至郡界》七律诗,前四句为"嘉陵江畔接荣川,两岸旌旗下濑船。郡印已分炎瘴地,朝衣犹惹御炉烟"。其中"郡印"一词,在中华书局1960年4月第1版《全唐诗》点校排字本第22册上也作"郡印"(见该书第8699页)。按:"郡印"误,应是"郡卬"。"卬"音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据清康熙扬州诗局本出版的《全唐诗》下册上即是"郡卬"。据汉许慎《说文解字》匕部"卬"字的解释是:"望.欲有所庶及也。""郡卬"即是"郡望"。这诗句中当"郡望"讲的"郡印"不是一般辞书上所说的"郡  相似文献   

8.
书讯     
《南阳历代郡守知府》出版本刊讯由李陈广、张晓刚、刘绍明编著的《南阳历代郡守知府》一书,近日由三秦出版社出版。河南南阳历史悠久,自古为冲要通衢之地,公元前272年秦昭王于此置南阳郡,其后或称郡,或称府;是郡地级政权所在地,号称大郡名府。该书约26万字,编者遍查正史、方志  相似文献   

9.
明代文人倡复古之说,族姓动称郡望。所谓郡望是魏晋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世称,称为郡望。意思是说,某族姓世居某郡为当地人所仰望,如彭城刘、太原王等。作为出身寒门"匠户"的刻工、书工多少也受到一些时尚的影响,有时在印版题名时不直接题署籍贯名称,而以古郡名冠以姓名之前,以附风雅。明代苏州(古名"吴郡")雕版印刷业发达,刻工、书工名匠辈出,  相似文献   

10.
据朱绣梓《西和县志》记载,“按汉初已设盐官,盐井之发现想在周秦时代”。郧道元《水经注》中说:“古地理志云,西县有盐官是也。”《陈济集览》记载,陇西郡设西县,有盐官。这些记载说明古代西县所辖地有盐官《现礼县盐官镇》。据正史记述,案五陇西郡,而西县之名先于陇西郡。周秦的西夫丘、西垂、秦初的西峙均在西县此地。至今,盐官还有一些盐井发祥于周秦的传说,相传股高为周秦时的第一任盐官,认为盐井是胶高发现的,民间占卜中的卜辞还有胶南贩盐之说。奉先祖伯益的后裔中满一支在西戎保西垂时,就有开发盐井的能力。据樊志民(…  相似文献   

11.
于朕朕 《兰台世界》2020,(4):129-133
汉初,高祖先后封英布、刘长为淮南王,国除后为九江郡。曹魏时又有淮南王之封,西晋时为淮南郡。东晋南朝由于侨置郡县,淮南郡出现名实不符的现象。十六国北朝也有淮南郡的设置,且名实相符。隋唐及以后,淮南郡改为寿州。唐时淮南道为十道之一,唐末演变成淮南节度使。宋时,淮南或为一路或为淮南东西两路。此后元明清至民国,“淮南”二字不再作为正式政区名称。从“淮南”政区的演变中,我们可以发现二级制与三级制的循环、分封到郡县的逐渐确立、同级政区幅员总是由大到小、政区设置多受前朝影响等中国历代行政区划演变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2.
在凌源市城西南八华里的安杖子村有一古城遗址。据考证:2000多年前,秦代曾在这里设平刚县,凌源县誌载:秦王赢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分36郡,在今县境置平刚县。这是凌源历史上设县之始,至西汉时期,移右北平郡治所于平刚,这里成为郡县两级治所。古城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出土文物异常丰富,且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魏徵籍贯辨     
唐初杰出政治家、史学家魏徵的籍贯,史籍记载颇有歧异,今人论述率多纷纭,似有辨析的必要。籍贯指祖上所居或个人出生地;古人重郡望,又往往以郡望为籍贯。祖上所居、郡望和出生地,对某一个人来说,有的可能一致,而更多的则往往不一致,于是史籍载笔记同一人的籍贯便1  相似文献   

14.
《今传媒》2010,(6):22-22
高阳(1926年—1992年),台湾当代著名作家,以历史小说著称,精通清代历史掌故。浙江杭州人。本名许晏骈,谱名儒鸿,字雁冰。笔名高阳、郡望、吏鱼、孺洪等。高阳原为许姓郡望,许晏骈以此  相似文献   

15.
归义军时期公元842年,因赞普达磨死后无子,吐着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力量大为削弱。敦煌人张议潮乘机“阴错豪俊”,于大中二年(848)率众起义,收复敦煌、晋昌二郡,接着又陆续攻占伊、西、甘、肃、兰、都、河、廓、泯等九州,“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归”(敦煌遗书《张淮深修功德记》),沦于吐着的河西大片土地和居民重归唐朝,多年受阻的丝绸之路再度畅通。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唐朝在沙州(敦煌)设归义军,任命张议潮为节度使、河西陇有十一州观察使。从此,敦煌进…  相似文献   

16.
密云县位于北京市东北部,北与滦平交界,东与兴隆、平谷毗邻,南与顺义接壤,西与怀柔相连.密云县有悠久历史.秦统一中国后,这里设渔阳郡;北魏设密云郡;隋和辽金时代  相似文献   

17.
淮州不是梁天监年间设置的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的《淮阴史事编年》云:“502-519年(梁天监年间)立淮州,治淮阴,领盱眙、山阳、淮阴、阳平4郡。”  相似文献   

18.
北魏正光五年(524年)《韩玫墓志》所载志主家世、家族郡望及其生命后期的仕宦抉择颇有价值。《韩玫墓志》所载高祖韩苟、曾祖韩元兴,即《魏书·韩茂传》之韩耆、韩茂。韩茂家族并非如姚薇元先生所说出自匈奴族,而应是先被赫连夏政权吸纳,后又进入北魏政权的安定地方汉人豪强。孝文帝定姓族后,韩玫家族进入新门阀序列,志主韩玫即凭依门第入仕。门阀化后的韩玫家族舍弃旧贯,攀附南阳郡望,入唐以后其后裔又改以昌黎为郡望,由此可见北朝隋唐间郡望兴衰之于身份认同的意义。从韩玫生命后期的仕宦抉择,可以窥见高阳王元雍与正光政局关系之一端。  相似文献   

19.
《采.写.编》2011,(6):68-F0004
涿鹿地名早见于上谷郡内,战国燕置上谷郡,涿鹿地名两千年相沿未变动。太史公司马迁曾北过涿鹿,实地考察,确认现涿鹿矾山即为古籍记载之涿鹿故城。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世界》2006,(10):49-49
英国研究人员日前对全英各地居民发胖几率做了一个排名。结果显示,达勒姆郡伊辛顿的“橡树路”荣登“最胖街道”榜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