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符号学的基本原理,探讨了汉语网络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以及两种符号的复合体之基本特征和传播机理,分析网络语言符号的增长以及网络语言符号消失之原因,利用符号学原理对网络语言进行分析和阐释,能使我们了解网络作为传播载体如何依赖符号系统来达到有效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新媒体影像传播成为了现今主流的影像传播手段,它的优点较为明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相较于传统的文字和广播传播方式,新媒体影像传播是一种新型的传播手段,新媒体影像传播打破了传统的文字和广播传播的方式,将事情更加形象具体地呈现给大众,因此新媒体影像传播更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符号学是研究事物符号的本质、符号的发展变化规律、符号的各种意义以及符号与人类多种活动之间的关系,符号学的原理应用于具体的某个领域就变成了部门符号学。本文从符号学视野下对新媒体影像传播进行研究,用符号学的原理对新媒体影像传播进行全新的理解,让新媒体影像传播更好的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符号认知传播作为一种方法论,因其与认知科学的结合,在符号建构与传播的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影视作品的形象建构中,从认知的视角对传播本体和传播过程进行分析将会有助于形象表意的建构以及形式符号的表现。符号的本质就是表意,而意义的理解与传播更需要主体认知的主动介入。本文从考察认知科学、符号学与传播学的融合机制入手,从符号的功能和用途出发,以艺术符号与实用符号为例,探讨不同形态符号的认知传播模式与机制,同时也注意到语境对认知建构和传播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符号:广告传播的焦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进  白丽梅 《现代传播》2006,(4):164-166
索绪尔指出符号学是“关于符号及人类社会中符号生命的研究”。①符号学作为一种新的人文社科的方法论,主要是运用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整个社会文化现象作符号意义的研究。符号学的思想之所以成为新的人文科学的方法论,核心在于它用有意义的符号为人类认识和掌握世界提供了一套新的媒介系统和分析方式。广告传播过程中充满了符号和由符号构成的文本,符号对于理解和研究广告传播,开辟了一条柳暗花明之路。一、传播中的符号分类基于不同的标准,对符号有着不同的分类。传播学里最常见的划分方式,就是把符号分为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6,(3):33-37
本文借助符号学的视角,审视网络恶搞图片何以能引发网民的创作及传播热情。研究发现:"网络恶搞图片"在符号编码上,借用"图形同构"原理,通过"不变的符号+可变的符号"的元素构成以及"像似性与反差性"的组合模式进行创作,产生1+1>2的效果。在符号意义层面,"网络恶搞图片"通过解构经典符号的正统性、现实生活的秩序性、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以及传统审美的高雅性,以娱乐的方式表达草根网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抵抗。  相似文献   

6.
祝东  张殷婷 《传媒观察》2024,(2):92-100
自发运用符号进行交流建构社会性意义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然而自发运用符号并不等同于符号自觉,关注符号与意义的关系才能把人类带入符号学的自觉阶段。就中国符号学思想史的演变而言,礼学的发展对其影响巨大。“礼”可以被视为一套表意符号系统,它制约着人的表意行为。先秦礼学经过礼的起源、兴礼作乐、礼崩乐坏及礼学形成等不同阶段。但只有在秩序失范的春秋时期,人们才开始思考礼乐仪式与文化象征等意义关系,这才意味着中国先民开始进入符号学自觉的时代。“礼制颓而礼学兴”,礼学兴而始有符号传播的自觉。本文从符号学视角进行溯源和分析,揭示了先秦儒家礼学发展的传播符号转向,为华夏礼乐传播及符号传播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观念都是将巴特的"神话学"研究视为一种文化批判的符号学,但是如果我们把巴特的符号学原理及"神话学"理论运用到广告传播机制的研究中,围绕符号意义生成和运作逻辑,则可从学理上将符号在广告传播机制中的运用归纳为以下3点:符号的意义化机制、符号的自然化机制和符号的等值化机制.  相似文献   

8.
社交媒体为网络梗的生成与传播提供平台,人们通过网络梗来表达情绪、疏解压力。然而,网络梗在传播中会出现信息传达失败甚至“表反意”的传播效果。文章以网络梗为研究对象,基于传播符号学视角,借皮尔斯的三元范畴理论以分析网络梗的符号构建与传播;进一步分析网络梗作为网络模因在趣缘群体间的传播机制;最后反思网络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网络梗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外在的良性引导。  相似文献   

9.
引入符号学的理论,使传播学的研究获得了更广的途径与方式。对传播符号的界定、传播符号的 传播规律及审美、传播符号美的提炼等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传播的有效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书籍形态学研究范畴中,如果文化传播是视觉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一,那么符号学便是文化传播中的文化特质之一.这种经纬关系是由符号围绕传播来编织意义的.书籍形态学中应涵括的后现代符号学是通过符号形式、符号结构和符号组合等形式来传达概念,并进而在主旨文化传播的书籍形态学中经纬艺术的新意义.  相似文献   

11.
符号学是研究符号、客体和意义之间关系的学科,符号学既是一种解释社会文化现象的理论.又是一种方法论.广告传播过程中充满了符号与由符号构成的广告文本.本文拟结合罗兰·巴特、斯图亚特·霍尔等符号学大师的理论,从符号学的视角来解读耐克广告,深刻揭示广告表面意义之后的隐藏意义,并进一步分析品牌符号系统的作用机制对受众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 ,我国出版了多本外国学者符号学译著。任何信息传播 (包括新闻传播 )的基本元素都是符号 ,而非语言符号都可以还原为语言符号来说明和理解。因此 ,研究语言的记录符号———文字 ,是新闻传播学基础的基础。理解了传播的最小细胞 ,才可能再深刻地感觉信息传播。下面简单介绍其中的几本书 :《符号帝国》[法 ]罗兰 .巴尔特 (RolandBarthes)著 ,孙乃修译 ,商务印书馆 1 994年 2月中文版 ,1 6 4页。这是法国符号学家巴尔特以符号学观点写的一部比较文化研究性质的著作。他以日本为研究国度 ,将他们日常生活的各个画面——…  相似文献   

13.
网络“虚拟世界”的符号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符号学角度对比构筑媒介“拟态世界”的不同传播符号特点和功能 ,揭示了网络“虚拟世界”的符号特征和人们信息需求与接受的新特点。认为 :网络“虚拟世界”不仅可以实现多媒体符号的综合利用 ,而且能与感知系统产生互动 ,具有“观念化模拟”的意义 ;文本作为一个符号系统 ,它的主体化、模糊化和形式化 ,增添了“虚拟世界”生动立体、个性化色彩 ,也有助于人们解读其含义。在网络世界中 ,人被赋予符号和符号使用者双重身份 ,成为特殊符号 ,他们的需求系统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对意义的理解拉大了差距。文章试给出变化模式 ,并指出了“符号人”特征的两方面含义  相似文献   

14.
符号学方法在传播研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爽 《当代传播》2006,(1):84-85
传播是符号的传播,符号学方法引入传播研究,为传播学领域提供了深入的批判视角。内容分析法和实用层面的研究——基于市场利益驱动下的传播符号运用和表现方法的研究,为传播研究开拓了新渠道。  相似文献   

15.
钟之静 《新闻世界》2013,(10):237-238
本文采用符号学基本原理,从网络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以及两种符号的复合体之基本特征出发,分析高校校报使用网络语言的传播嬗变和传播范式,了解高校校报如何使用作为符号系统的网络语言来达到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6,(13):30-35
本文评述了布尔迪厄和波德里亚两位法国思想家的媒介理论,勾勒了法国媒介符号学理论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不彻底、矛盾的转向逻辑与历史。指出媒介符号学理论的视角转向揭示了分析性的二元结构思维在理解符号传播的意义过程中暴露出的历史局限。强调对流动、技术以及关系网络的更多关注,能够提供超越结构主义媒介符号学理论历史局限的另一种机会。  相似文献   

17.
人们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符号,人类世界由不同类型的符号构成,其中便包括音乐符号.从古至今,音乐符号在人类的文化世界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音乐符号具有文化意义,其以特殊形式传递感情,满足人们的心灵需求. 流行音乐是指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为大众所喜爱、被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甚至被后人传唱的器乐和歌曲,是一种以娱乐为主的流行文化现象.如何辩证看待流行音乐传播符号,目前仍然是值得学界探究的问题.由陆正兰所著的《流行音乐传播符号学》从这一问题入手,开启了对流行音乐的创新研究.该书依托符号学原理,构建了流行音乐符号传播系统,阐释了音乐符号的传播意义,主张根据符号特点理解音乐文本、掌握流行音乐符号传播的要义.该书探讨了流行音乐社会影响的符用学机制,分析了流行音乐传播的要素,最终形成了完整的流行音乐符号学理论体系,为流行音乐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刘冠宏  项菲 《新闻界》2020,(2):96-96
在为数众多的音乐类型中,流行音乐是音乐符号表意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音乐符号传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流行音乐符号传播有一套独特的语言、乐音、表演甚至图像结合构成的传播系统,其表意活动遵从音乐生产、传播、消费、认同等逻辑原则。陆正兰教授所著的《流行音乐传播符号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19年10月)从传播符号学角度探讨音乐,也就是围绕音乐展开的各种符号表意方式所进行的意义传播研究。  相似文献   

19.
女性身体符号的生产与消费成为现代人消费的一种动力和催化剂,在网络传播中,这种消费得到强化,它所携带的精神文化因素,强化抑或解构了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女性身体被物化为符号并被大众所消费,她们既是消费的主体,又是消费的客体,是流行文化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本文以定性研究的方法从符号学和大众流行文化角度对女性身体符号进行解读,揭示当代女性身体符号消费的内涵与逻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视频平台、社交软件上时常可见xswl、dbp、NBCS等用语,网友将其称为00后网络黑话。文章结合索绪尔、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从形成原因和模式两方面对00后网络黑话进行破译,并指出00后网络黑话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偏离问题以及在适当条件下对企业营销带来的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