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众与电视的互动主要有短信、电话、屏幕评论等形式。随着手机APP应用的发展,互动形式也得以突破。湖南卫视"呼啦"APP以电视屏幕上的二维码为端口,搭建起了互动新模式:实时互动,电视节目有效捆绑,线上线下社交结合。  相似文献   

2.
张淑萍 《传媒》2015,(1):53-54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随之产生了一些新事物,如移动应用程序(APP).APP在诞生后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其发展中也遇到了问题.APP广告跨界互动创意拓展为APP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方向.APP广告是APP发展的产物,利用其作为突破口进行APP广告跨界互动创意拓展大有前景.  相似文献   

3.
<正>以APP童书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传统儿童书籍和APP童书的特点,结合APP童书的发展现状,为APP童书的开发者、童书出版商提供一些发展策略以及若干可供借鉴的运营案例。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未来书籍将以另一种形式——APP方式存在。童书类APP作为其中市场前景较远大的一员,越来越引发人们的关注。笔者参考电子书、APP、移动终端等概念,归结童书APP即指基于智能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的儿童电子书。特点画来的的与性流  相似文献   

4.
手机美图APP品牌不断丰富互动装置,提供“新颖”“合理”“人性”的设计,为用户带来全新的品牌体验。同时,美图APP利用自身传播优势不断制造品牌运动。文章选择目前流行的手机美图APP品牌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手机美图APP用户的调查,研究了手机美图 APP品牌运动模式,总结出互动装置艺术对手机美图 APP品牌产生的影响,以及互动装置艺术在手机美图APP品牌运动中的两个应用价值,即品牌的个性价值与品牌的焦点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报纸APP应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也逐渐崭露头角。作为一个新兴的媒体,它给传统手机媒体手机报并未带来致命的取代,而是与之形成了良性的互补。在用户群、功能实现、个性化、时效互动及盈利模式上都起到了很好的优势补充。本文正是通过这些方面对地市报APP如何实现与手机报的互补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如何在地市报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随着图书馆微服务的发展和手机使用率的普及,手机APP在图书馆服务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文章介绍了手机APP的概念、特点及图书馆微服务的发展现状和需求,分析了手机APP在图书馆微服务中的应用形式、服务功能、存在不足及应用前景,对未来发展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7.
APP应用为少儿数字出版带来了全新的内容体现形式.目前少儿阅读类APP总体上发展良好,但也面临同质化严重、盈利困境等难题.我国出版社经营少儿阅读类APP,主要有自主研发、与技术商合作、依靠专业机构等三种策略,只有灵活利用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对策,强化内容资源开发,重视用户需求,才能真正促进少儿阅读类APP产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期刊APP阅读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畅榕  陈伟伟  邓宇 《传媒》2013,(2):55-57
期刊数字化造就了一种媒介内容具有多种介质形态的发展格局,其中,期刊APP即移动客户端作为期刊内容迁移到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形式,其发展受到诸多关注.现有的期刊APP基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印刷版期刊自行开发的独立APP;二是期刊整合阅读平台开发的APP,如"VIVA畅读" "读览天下"等;三是社会化阅读期刊APP,如"Flipboard" "Zaker"和"鲜果阅读"等.本文重点考察第一类期刊APP,即印刷版期刊自行开发的独立APP.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印刷版期刊所开发的APP读者进行了问卷调研,问卷发放时间为2012年10月1日至10月15日,发放对象为印刷版期刊APP读者.回收有效问卷120份,其中电子问卷76份,印刷版问卷44份.有效样本中男女比例为52∶47.5;学生与上班族比例为30.83∶69.17.基于所获取数据并结合对部分读者的访谈,本文将从接触渠道、使用周期和频率、阅读习惯、阅读体验等几方面对所获取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揭示期刊APP阅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秦艺轩 《青年记者》2017,(11):74-75
智研咨询发布的移动电台市场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移动电台用户规模增长显著,且用户活跃度明显提升.①移动网络电台APP的节目制作并不完全专业,却依旧能够收获大批的忠实粉丝,并逐渐以后来者居上的姿态挑战长期以来被传统广播电台垄断的市场.本文从互动仪式链的视角出发,分析网络电台APP所成功建构的仪式平台,探讨用户使用网络电台APP的动机和心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电台APP增强用户黏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王亭亭 《东南传播》2018,(1):102-103
近年来,心理健康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概念的广泛普及,心理咨询类APP应运而生且数量激增,为心理健康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形式。选取三款用户量大、知名度高的心理咨询类APP为例,主要对APP上的健康传播内容、优势进行研究,并提出优化传播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大多数出版社的电子书业务的进展并不顺利。电子书阅读器的昙花一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阅读终端的横空出世以及APP与电子书的完美契合使得进军APP类电子出版物已成为出版社开发电子书业务的新趋势。出版社不断尝试各类运作模式,规模较大、资金充足的出版社组建附属的新媒体部门来进行APP的开发,也有出版社以委托外包或者联合开发的形式,进行APP的开发或推广。然而,出版社的APP之路还存在着投入大于产出、盈利路漫漫、内容资源的授权与整合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韩玉婷 《传媒》2016,(19):46-48
当前数字新媒体呈现网络化、移动化、人性化的传播趋势,如何在其设计中融入情感元素,加强与受众之间的情感联系,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传播,如何丰富受众情感体验,提升受众的认同感,成为数字新媒体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猫眼电影APP是美团公司的下属品牌,定位影视文化传播,为受众观影购票、搜索与浏览影视资讯、分享观点、互动评论提供了便利.目前,该APP覆盖全国300余座城市的2600多家星级影院,其情感化设计为同行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基于手持终端的图书馆APP移动服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手持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APP以其便捷、迅速、可个性化定制推送等特点在信息服务和知识传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国外图书馆提供的APP移动服务包括基本移动业务、数字资源推送、用户社区服务、科普游戏社区等。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图书馆尝试了利用APP等新技术手段提供服务,并且其中大多服务是传统服务的延伸,其内容、形式比较单一。图书馆应通过关注用户潜在移动信息需求、挖掘并集成馆藏特色资源、拓展服务功能、注重与第三方技术合作、加强市场营销和推广等策略推进国内图书馆APP移动服务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应用软件伴随智能手机的普及已经越来越方便、人性化,同时网络的不断革新也成为各大媒体、网站必须着手做手机应用的原因,因此国外率先出现了一批新闻APP,发展已有近八九年。本文以《纽约时报》APP为例,研究《纽约时报》APP的优劣之处,以及与国内新闻APP对比可见的发展启示,目的是为新闻移动应用提供些建议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由于手机具有移动性、便携性、个性化等特征,手机阅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各种手机阅读类APP客户端也迎合用户的需求迅速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阅读类APP客户端中,书籍、作者、读者三者之间的互动至关重要,而在这一过程中,编辑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编辑既是优秀作家、作品的推广者,为其提供广阔的平台,也是读者阅读选择的引导者,更是读者与作者、与书籍、与读者之间交流的促进者。  相似文献   

16.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基于智能手机的手机APP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与一般商业化的APP相比,面向高校学生的智能手机APP又有着自身的特点。不同种类APP在具备自身所设计的应用软件功能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有着媒体的属性,因此,可将其归于新媒体的范畴。从校园APP的基本概念入手,从其功能定位、运营模式、推动因素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学校管理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国外的三个数据库出版商——EBSCO、Elsevier、Wiley,和国内三大数据库——中国知网、北京万方、重庆维普开发的APP,发现如今国外数据库出版商所开发的APP已经从以前传统的数据库检索型APP转变为以知识为核心的信息重组型APP,但是国内的数据库APP应用数量少,类型单一,需要借鉴国外的APP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为了响应国家媒体融合的号召,传统广电行业积极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大力推进APP等形式的新型媒体业务.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媒体融合背景下广电APP实现产品突围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针对广电APP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对广电APP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存在的困境进行了专业分析.  相似文献   

19.
国内媒体APP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目前移动互联信息平台上发展最为快速的APP服务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基于移动互联信息平台的APP的发展状况及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认为内容、平台(渠道)和形式的配合才是主宰未来新闻行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葛赟之 《东南传播》2012,(11):115-116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采用第三方应用程序形式的电子出版物逐渐形成新一轮数字出版热潮,本文从概念、形成的市场、变化的数字出版格局入手,探究APP类电子出版物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