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访是我们记者获取新闻信息的最主要的一种渠道。采访不仅仅只是对于信息的采集,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思想交流,因此在采访中的提问技巧就变的非常的重要了。怎样的提问才能够使人感受到亲切,怎样的提问才能使人不难堪,这就需要记者对于提问的技巧进行把握。本文针对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于记者提高自己的提问技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某种程度上,记者的工作是一门“问”的艺术。向谁提问,如何提问,提问什么,决定了记者采访的效力、功力和获取信息的质量。提问体现了记者的职业素养,考验了记者的捕捉、提取和利用的能力,决定了与采访对象交流、沟通甚至博弈的成败。除了共通的黄金法则,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记者需要采用不同的发问方式。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并以相应的理论框架为支撑,精心总结,深入分析了记者的提问方式。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提问。一个记者,如果能够在提问的时候掌握好技巧,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电视新闻质量。提问,不仅考验了记者的逻辑思维能力,更体现了记者的反应能力和职业水平。本文阐述了电视新闻采访中提问的重要性,提问的几种主要方法,以及提问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最为重要的工作,而提问在电视新闻采访方面更具有重要的基础性、策略性以及技巧性作用,因而可以说提问是记者的天职,一个好的记者必须是一个会提问的记者,但目前一些记者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本文重点从提问的角度对电视新闻采访技巧进行了探析,首先分析了提问在电视新闻采访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当前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提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最后就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的记者提问提出一些技巧,希望能够对广大新闻记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新闻采访的重中之重,新闻采访中提问的方式和技巧对于提高媒体自身竞争力尤为重要,记者提问是新闻采访的关键,记者的提问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新闻采访的效果,良好的提问方式可以取得理想的采访效果,从而进一步促进新闻媒体竞争力的提升。新闻采访的目的是获取所需的信息新闻采访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适于向大众传播的新闻事实,记者提问是新闻采访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方式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采访的进程和效果。由于采访对象的职业、年龄、性格差异,记者提问内容和提问方式不可能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而且由于每次采访的环境、地点、时间的不同,记者的提问必须因人、因地、因事而变化,做到具体事件具体分析,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使用的提问  相似文献   

6.
在进行新闻采编的过程中,对采访对象加以提问是记者普遍采用的方式。在提问过程中,掌握提问技巧极其重要,其提问技巧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记者对新闻价值的挖掘程度。本文就针对新闻采访过程中的提问技巧加以解析,以供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记者的提问     
曹仁义 《中国广播》2009,(10):73-74
记者的提问,是新闻采访的中心环节。个别访问、开座谈会、参加记者招待会,都要提问。提问的目的是获取信息。如果一个提问,没有问出一点新东西,那就意味着提问失败。  相似文献   

8.
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我曾就记者如何提问,独家专访了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后撰文《提问,记者开口就见的基本功》(刊发于《中国记者》2012年第4期).一年过去了,当我再次采访全国两会时,赵启正曾坦言的那些记者提问的问题依旧存在.而记者在提问过程中所暴露的其他问题更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9.
人物专访是新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人物专访中记者提问要把握的三大要素分析了人物采访提问的技巧,特别是对记者提问底线的观点表述,更是提出让记者站在被采访者的角度换位思考进行提问。  相似文献   

10.
报纸访谈类报道是媒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高质量地完成报纸访谈类报道,并且深入人心,受到大众的好评成为相关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在这类报道中记者的提问一直是关键部分,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不仅能够为访谈润色,还能提升报道的质量,赢得大众的认可。本篇文章以报纸访谈类报道中记者的提问为目标,分析记者在提问时遵循的原则,讨论提问之前的准备工作,并提出记者需要掌握的提问技巧。  相似文献   

11.
於贤德 《现代传播》2006,1(6):73-77
记者招待会由于采访环境的特殊性,对记者的提问也提出了一些特别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场合、对象和事件的独特之处的探讨,对提问的切入点、关键词和分寸感的阐述,以及对吴小莉两次成功提问的案例分析,讨论了如何使提问富有创意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关于新闻采访的提问质量和技巧问题,新闻专业范畴中既有专著章节论述,也有记者非常丰富的经验之谈。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提问则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记者提问的质量和技巧,决定了他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能否将新闻事实挖  相似文献   

13.
高爽 《记者摇篮》2009,(6):38-38,49
不当粉丝的闾邱露薇 每年年初的全国两会都是新闻大战最激烈的时刻。今年新闻大战的最大特点就是越来越多的记者成了两会明星。每一次的新闻发布会上,几百位记者,一个半小时的提问时间,怎样才能从主持人那里争取到提问的机会呢?大家都在动着心思。“请中间那位戴着红丝巾的女记者提问”,“请左边那位戴花丝巾的女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14.
采访提问要讲求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者在采访时能否进行巧妙的提问,从而使谈话步步深入,获得新闻的“珍宝”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提问是采访活动中记者智慧的最集中表现,更是衡量记者的判断能力、逻辑思维、口头表达和应变能力的重要尺度,提问的技巧,体现了记者、访问对象、受众和社会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5.
记者的采访是获得新闻素材的调查工作,在调查工作中,记者的提问是采访最主要的信息采集方式,提问的语言是记者与采访者之间的桥梁。很好地应用提问技巧和语言艺术,才能让被采访者打开心扉。  相似文献   

16.
现场报道对记者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现场提问的能力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一篇题为《我们的提问你无法删掉》的文章中写到:“对于记者、主持人来说,制作新闻节目时,我的提问你无法删掉——这种意识是天天外出采访时应该注意的。只有这样,才有记者、主持人存在的必要,”能否做到这一点,对记者的业务素质,特别是提问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两会中,记者招待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闻源,今年两会期间举行了十五场记者招待会,每次记者招待会现场都会有几百名记者在场,但是举手提问的就只有几十人或更少,大概只占总人数的十分之一,能有幸当场提问的则更少,一般每场在十五人以内,只占现场记者人数的三四十分之一。对于其他没有提问的记者来说,如果纯粹是为了来听、看记者招待会的话,那么在电视直播上,可以看得更清楚些,在网络上还更直接明白些。记者招待会现场这些没有提问的记者想在招待会上收获什么?对于他们而言,记者招待会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  相似文献   

18.
宋清华 《报刊之友》2013,(3):127-128
记者的职业活动特点是采访,记者的专业技术更多地反映在采访技巧的纯熟方面。问什么,不问什么,用什么方式提问都会影响到采访的效果。因此,记者要掌握提问的方式和技巧,灵活应用多种提问技巧,是新闻采访获取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提问,是记者采访获取新闻事实的重要途径。新闻采访离不开提问。因此,成功的采访取决于掌握应用恰当、有效的提问技巧和风格。挖出采访的实质东西是提问的目的。美国《密尔沃基杂志》的记者罗伯特·韦尔斯说:"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1993-2016年总理在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的文本为研究样本,对境外记者的提问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记者提问呈现出不同的特性,且不同时期境外记者的提问也有着不同的特征.通过境外记者的提问,可以观测地区因素对新闻实践的影响,考察境外媒体观看中国的方式和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