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工农剧社是一九三二年在瑞金成立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戏剧团体,是我党直接领导下的第一个最大的戏剧团体,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现代戏剧史上应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在一九八二年《江西师院学报》第二期上介绍的高尔基戏剧学校和苏维埃剧团是工农剧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介绍的是直接关于工农剧社的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2.
浙江大学黑白剧社成立于1990年,其前身是成立于抗战时期的浙大进步学生组织“黑白文艺社”。称“黑白”,首先是因日寇进犯,白山黑水惨遭涂炭,莘莘学子不忘国耻的历史原因;其次,黑白二色是单纯而对立的两极,作为业余艺术团体所追求的团队风格,也与浙大严谨求是的校风吻合。黑白剧社是中国顶尖的校园戏剧社团。剧社主要演出剧目:《保尔·柯察金》;《擦肩之隙》(原创);《思凡》;《安妮日记·未完成》(改编);《棋人》;《俺爹我爸》;《同行》(改编);《木偶》(原创);《花木兰》;《O ne W all,Tw o Sides》(原创)。校友录:http://ourdram m a.alu…  相似文献   

3.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广西桂系军阀与蒋介石有矛盾,桂系军阀出于捞取政治资本的目的,在政治上尽量表现开明,加上桂林是抗战后方,因而很多革命文艺工作者和文化界知名人士,都云集到桂林,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当时桂林文化活动中最活跃、最有声色的是戏剧。 抗战时期,在桂林活动的戏剧家和演员很多,著名的有田汉、欧阳予倩、夏衍、洪深、瞿白音、焦菊隐、章泯、马彦祥、杜宣、洪遒、熊佛西、唐槐秋、金山、许之乔、万籁天、汪巩、严恭、许秉铎、吕复、朱琳、刁光覃、石联星等。他们编剧、导演、演戏、出版戏剧刊物、开办训练班、举办讲座、普及戏剧知识、培训戏剧干部,日以继夜地为“抗日救亡”贡献力量。 在桂林活动和到过桂林演出的戏剧团体也极多,计有“新中国剧社”、“国防艺术  相似文献   

4.
为了培养学生戏剧创作与表演素养,丰富人文底蕴,提高写作能力、表演能力与沟通、协作能力,在语文组老师的帮助下,扬帆剧社于2013年3月14日成立.创社伊始,剧社就迅速成立了编剧组、导演组、剧务组、演出部、宣传部五个部门.本着“鉴赏、创作、表演”的培养宗旨,经过一段时间的“话剧名作鉴赏”之后,创作剧本的欲望在同学们心中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5.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明建立“团体学习型”小组要把握好三个环节。1、注重“团体学习型”小组成立前的筹划工作是成功的前提。2、树立“团体学习型”学生组织重视终极目标是关键。3、明白“团体学习型”学生组织内在动力是重点。  相似文献   

6.
【正】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尤其是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中非常适用。北京大学自2006年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以来,在创新高校德育课程、丰富高校课外学生活动形式、完善高校辅导员和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模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和类型团体心理辅导又叫小组辅导、团体咨询或集体咨询,是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  相似文献   

7.
2009年,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成立了学生话剧社。2011年,学校话剧团经北京市教委认定为金帆艺术团。2012年,北京人艺成立60年之际,学校设立人艺“戏剧教育基地”。2013年,学校成为海淀区的戏剧教育实验学校。  相似文献   

8.
前人对高校戏剧进行了一些研究,其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两点上。一是校园戏剧,二是校园戏剧和校园文化的交叉关系。我们认为武汉高校戏剧的特色是,高校戏剧活动的丰富性;高校戏剧创作的样式和手法比较单一;高校戏剧活动质量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剧本的原创性较差;戏剧发展呈现出波折性的特点。华科蓝天剧社原创性较低,多活泼向剧。武大文华剧社特色时戏剧寄托了深厚情感,渲染力强,富于奇思妙想。武大踪点剧社比较偏向改编经典戏剧,偏向引人思索的传统话剧。华师未名剧社偏向风格比较多变,如今主打欢快热情风格,改编多。华师勾沉剧社勾沉剧社的原创度较低,题材动人,偏向现实主义的风格。华师晨雨剧社戏剧中带有校园文化比较深的影响,多原创先锋剧。  相似文献   

9.
“儿童剧场”是杭州天地实验小学戏剧社团的名称,是学校戏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全校性的招募及个人申请等方式,将小学阶段具有“戏剧兴趣”或“戏剧特长”的儿童组织在一起,把儿童分为“D1+D2+D3”三个成长阶段,开展以戏剧游戏、戏剧创编、戏剧项目化为内容的学习,丰富学校戏剧课程的内容与深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0.
戏剧是什么?看过前几期杂志的同学应该有所了解。参加戏剧活动对我们小学生有什么好处?提高交际能力、读写能力、活动能力、创新能力……好处太多了。于是,很多学校开展了戏剧教育:有的组成剧社,课余时间排戏;有的在语文课堂上编排课本剧,辅助学习语文;有的编排音乐剧、舞剧,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我们将会把大家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展示,期待与同学们交流。  相似文献   

11.
当代高校学生呈现出积极性高涨、兴趣广博化的特点,高校社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强调学生表现力和创造性的高校戏剧社团则更加鲜明地反映了这一特点。在校园戏剧社团中,社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分析剧社社员有助于推动高校戏剧的发展建设。从社员特点、社员参与兴趣与社员专业素质等方面分析得出剧社社员积极活跃,兴趣是社员参与话剧活动的主要原因,社员专业素质低进高出的结论。同时为高校剧社提出健全剧社体制,将社员兴趣转变为爱好,完善社团培训机制,加强综合素质教育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2.
当代高校学生呈现出积极性高涨、兴趣广博化的特点,高校社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强调学生表现力和创造性的高校戏剧社团则更加鲜明地反映了这一特点.在校园戏剧社团中,社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分析剧社社员有助于推动高校戏剧的发展建设.从社员特点、社员参与兴趣与社员专业素质等方面分析得出剧社社员积极活跃,兴趣是社员参与话剧活动的主要原因,社员专业素质低进高出的结论.同时为高校剧社提出健全剧社体制,将社员兴趣转变为爱好,完善社团培训机制,加强综合素质教育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3.
前人对高校戏剧进行了一些研究,其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两点上。一是校园戏剧,二是校园戏剧和校园文化的交叉关系。我们认为武汉高校戏剧的特色是,高校戏剧活动的丰富性;高校戏剧创作的样式和手法比较单一;高校戏剧活动质量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剧本的原创性较差;戏剧发展呈现出波折性的特点。华科蓝天剧社原创性较低,多活泼向剧。武大文华剧社特色时戏剧寄托了深厚情感,渲染力强,富于奇思妙想。武大踪点剧社比较偏向改编经典戏剧,偏向引人思索的传统话剧。华师未名剧社偏向风格比较多变,如今主打欢快热情风格,改编多。华师勾沉剧社勾沉剧社的原创度较低,题材动人,偏向现实主义的风格。华师晨雨剧社戏剧中带有校园文化比较深的影响,多原创先锋剧。  相似文献   

14.
前言 创作性戏剧(Creative Drama)是以美国为主、在西方国家非常受重视的一种艺术教育,是一般学校在戏剧教学体系中,所最常采用的初步阶段戏剧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是以经过设计规划的戏剧程序,由教师在戏剧课或一般课程中,组织团体,设定结构,视群体的特定需要、年龄层、能力与兴趣等因素,以戏剧或剧场的技巧,建立群体参与的互动关系,引导学生发挥创作力与相互合作的精神,来丰富课程的内容、愉快地经历实作的学习过程,并促进学习意愿与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的戏剧是从辛亥革命前后的“春柳社”“文明戏”发展起来的。“五四”时这种“新剧”只有“幕表”而无剧本,排练也较粗糙,曾被人轻视与攻击。一九二四年,洪深在“上海戏剧协社”演出《少奶奶的扇子》,才有正式的剧本,正规的排练。一九二九年《艺术剧社》成立,演出了《坑炭夫》等三个翻译剧。夏衍就在这时参加了该社,并担任《坑炭夫》的导演,大胆地表演了工人阶级反抗资本家的斗争,给戏剧带来了新内容。一九三○年七月在上海成立  相似文献   

16.
星期五下午,十个“小星星剧社”的成员集中在小剧社室里开会。美丽的长辫子老师非常认真地告诉大家:“孩子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星星剧社’的成员了。你们能坐在这儿,是经过校长、你们的班主任、音乐组里的老师共同决定的。机会难得,你们要好好珍惜。”听美丽的长辫子老师这么一讲,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自豪的笑容。  相似文献   

17.
王昆仑是“五四”时期推动北京大学学生爱国运动的风云人物.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于北京大学时,王昆仑是北京大学一年级学生会主席,对推进北京大学学生参与五四运动起了重要的组织和推动作用.1922年春天,王昆仑在北大学生中创办“民治主义同志会?,研究、宣传和实践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推动反对北洋政府的斗争.1922年底,王昆仑赴上海三见孙中山先生且聆听教诲,并经孙中山先生亲自批准加入国民党.回北京后,王昆仑按照孙中山先生的指示在北京大学成立了北方地区的第一个国民党组织,并利用这个组织发动北京大学学生开展反对北洋政府的斗争.“五四”时期王昆仑在北大的进步活动,对当时北大学生爱国运动的推进产生了积极而又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第十三章 话剧艺术的成熟 三十年代话剧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和发展。主要表现:一,出现了戏剧运动的高潮;二,话剧创作艺术达到了成熟的地步——曹禺的《雷雨》、《日出》相继问世。 左翼戏剧运动概况:这里包括了解上海艺术剧社和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的时间、戏剧主张、口号,还有主要组织者和发展情况。 话剧界在二八年无产阶级文学倡导运动影响下,提出了戏剧要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服务的主张。提出了建立“新兴戏剧”(即“普罗列塔利亚戏剧”)的口号。  相似文献   

19.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1992年4月 ,至今已整整10年了。在隆重庆祝学院成立10周年的日子里 ,认真总结以往所积累的经验 ,切实查找我们在各方面的不足 ,努力在新世纪的新起点上开创新的局面 ,实属必要。一、历史的回顾北京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多年以前。早在1918年冬 ,李大钊、高一涵等就在北京大学组织了一个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 ,名字叫“马客士主义研究会”。1920年 ,在李大钊的指导下 ,邓中夏、罗章龙、黄日葵、刘仁静、何孟雄等又发起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斯学说研究会”…  相似文献   

20.
王颖 《中国教师》2006,(4):34-36
在我国,尽管学校里并不鼓励学生间的“小团体”、“小群体”这样的非正式交往,认为学生间小团体容易滋生出偏差问题,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然而同伴团体在学生中是一个普遍现象,大多数学生都会归属于某个非正式团体,而且这种团体一旦形成,还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当程度的稳定。心理学、社会学研究已表明,在学校班级中,学生之间存在着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之分。正式团体是指在组织中产生,按照教育管理要求形成的组织;而非正式团体是指那些自发的、以个人心理喜好为基础形成的小团体。班级内,学生通常选择与自己在学习成绩、社会经济地位,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