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的数学教育是幼儿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充分依靠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促进幼儿思维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日本创造学家高桥浩在他所著的《怎样进行创造思维》一书中强调:“发现问题的意识是创造思维的力量源泉。”只有发现问题,有了一个思维指向点,创造者才能运用所有的知识围绕这一核心进行发散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如何在数学活动中,让幼儿发现问题呢?  相似文献   

2.
创造思维是有创见的思维,包括想象,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在思维领域追求独到和超越,在前人和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培养想象力想象与思维关系密切,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思维。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进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的突出特征是在已有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创造出没有经历过,现实生活中尚未存在或根本不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出了一些见解。①在数学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欲。②要启迪学生的直觉思维,学生大胆猜想,发现结论,培养学生的创造机智。③通过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教学过程固然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发现和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就是创造。在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去质疑、解疑,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训练正确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品质问题作一些探讨。一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联想是由一种事物的经验想到另一种事物的经验,或从一种观念想到另一种观念的心理过程;想象是人们对过去…  相似文献   

5.
结构游戏活动,是幼儿自我发展、自我探究的思维创新过程,能萌发幼儿创造意识,提高创造能力,开拓创新思维。教师着力引导大班幼儿在结构游戏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如何在结构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开创性的思维活动,即发掘人类未发现的领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而创造性主要是发现问题,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去联想事物、感知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创新思维在抽象的数学学习中尤为重要。在本文当中将会着重议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陈文进 《考试周刊》2011,(54):78-79
创新是一个适合于任何领域的永久话题,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的教育提出的要求,没有创造就不能发展。在此,我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1.什么是创新思维思维即思考,创新即与众不同或前所未有。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新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创新思维是创造的核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在数学教学中,以问题为抓手,即以问题引领探索、对问题开展求异训练、注重对问题的变式指导,通过"问题-探究-解答-结论-(新)问题……"的循环过程,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重点是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力。而创造性思维又是创造力的核心,在创造力的基本结构中处于承前启后的中心环节,在基础能力与创造性行为能力之间架起了桥梁。因此,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应重点指导和掌握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式,才有利于创造性行为的展开与创造性思维成果的获得。根据创造的基本原理和许多成功者的经验总结,坚持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等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训练方式.是对学生开展创造  相似文献   

10.
所谓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  相似文献   

11.
李秀红 《教师》2015,(4):68-69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教师应树立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在语言文字中培养学生基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发现和思考问题中深入进行再阅读,从中培养学生创新质疑的意识和能力,推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所谓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刘爱民 《考试周刊》2008,(13):61-62
在数学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欲.要启迪学生的直觉思维,使学生大胆猜想.发现结论,培养学生的创造机智.要通过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胡志猷 《中国教师》2010,(Z1):261-262
<正>任何创造都离不开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只有当一个人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水平时才能对面临的问题有进行研究的能力,才能有创造的可能。因而培养创造性思维,完善数学的思维品质是一个人进行创新的关键。在创造性思维中又以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最常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加强这两种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郑汉国 《现代教育》2011,(Z2):106-106
创新思维是对课堂教学内容内在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的思维方法,是具有新颖内容的思维形式。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是思维的高级形态。凡是能想出新点子、发现新思路、提出新问题、新观点,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都是创新思维。因此,我们在讲授劳动技术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思维形式,是指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目标展示出来的一种主动的、独创的、富有新颖特点的思维方式,它是在原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性和突破性的创造组合,形成新的概念或新成果。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条新颖的解题思路、编一道应用题、小发现、小创造等都是创造性思维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黄桂林 《河北教育》2001,(10):23-24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里的需要实质上是一种潜在的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研究表明,创造思维是创造能力得以形成的核心。为此,在阅读教学中,须充分运用学生潜在的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加强创造思维的培养,促进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思维的最佳融合,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一、着力于单项思维的训练创造思维内涵丰富,它包含“迁移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变通思维”等多种形式,每一种思维形式都在创…  相似文献   

18.
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型思维等,是指思维主体在展开思维活动时,围绕某个中心问题,进行辐射状态的积极的思考和联想,广泛地收集与这一中心问题有关的各种感性材料、相关信息和思想观点,最大限度地开拓思路,从而导致一系列相关的发明与发现的一种思维品质。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9.
创新思维就是一种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的思维,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新思维,一般是指思维主体自身的一种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揭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作为数学教学的核心要求.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首先应该培养其创新思维 ,使他们掌握创新学习方法。一、学会系统思维 ,掌握由点到面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系统思维方法就是用系统的观点来考察研究事物的方法 ,或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研究的方法。它是创新思维的一种主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 ,让学生从问题的点滴入手 ,了解其全面的内容 ,做到见微知著 ,窥斑见豹。在各学科的学习中 ,都可以运用系统思维 ,学会由点到面分析问题的方法。例如学习思想政治课 ,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