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叙文、散文总离不开写景。常言说“良辰美景”,优美的景致,往往能引发人的情思。在情景交融的文章里,写景是抒情的基础,要做到写景栩栩如生,历历在目,除了要抓住景物的特征,选准观察点外,还要讲究一定的技巧。写景的形式和方法是千姿百态,纷繁竞美的,这里仅谈常用的一些形式和方法。一、借助拟人写景借助拟人的手法,就是使自然景物人格化,具有人一样的思想、生命、情感、性格等。例如朱自清《春冲写道:“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地。”在作者笔下,桃、杏、梨不仅争妍斗艳,更在争春。这样的写…  相似文献   

2.
记叙文、散文总离不开写景。在情景交融的文章里,写景是抒情的基础,要做到写景栩栩如生、历历在目,除了要抓住景物的特征,选准观察点外,还要运用一定的技巧,把景物写活。好多作家在作品中巧用各种修辞方法,给我们描绘出优美的景致,引发人们的情思。现举例如下:一、借助拟人手法把景物写活借助拟人的手法,就是使自然景物人格化,具有人一样的思想、生命、情感、性格等。例如朱自清的《春》中写道:“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在作者笔下,桃、杏、梨不仅争妍斗艳,更在争春。这样的写景兴味盎然。再如老舍的《济…  相似文献   

3.
周游 《初中生辅导》2006,(12):16-18
记叙文、散文总离不开写景。在情景交融的文章里,写景是抒情的基础,要做到写景栩栩如生,除了要抓住景物的特征,选准观察点外,还要运用一定的技巧,把景物写活。好多作家在作品中巧用各种修辞方法,给我们描绘出优美的景致,引发人们的情思。一、借助拟人手法把景物写活借助拟人的修辞手法,就是使自然景物人格化,具有人一样的思想、生命、情感、性格等。例如朱自清的《春》中写道;“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在作者笔下,桃、杏、梨不仅争妍斗艳,更在争春。这样的写景兴味盎然。再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写山坡上…  相似文献   

4.
盼望     
盼望着你,就像饥饿者盼望着美餐;盼望着你,就像久旱的禾苗盼望着雨露。终于盼望到你——《小学生之友》。“故事百花园”让我品味七彩的人生,“英语西洋景”帮我学会ABC,“笑掉大牙”令我感到无比快乐。在盼望中,我度过了,美好而又快乐的童年生活。盼望$江西靖安县中心小学五年  相似文献   

5.
告别了冰雪交融的冬季,也告别了艳阳高照的夏季,剩下的是最能让人陶醉的季节——春和秋。大凡读过朱自清先生《春》的人,无不发出声声赞叹。“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是春天的活泼,是春花扇动着美丽衣裙的舞蹈;“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是春天的浪漫,是春花为生活增添的无限色彩。春天让人精神抖擞,春花更是那样生机勃勃。“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此乃刘禹锡《秋词》之诗句。如果说春天是山花烂漫之时,那么秋天就是月光璀璨之季。“一轮  相似文献   

6.
张向红 《现代语文》2014,(12):88-89
想象作为一种思维活动,是人类进行科学探索途径之一。万有引力等的发现,无一不凭借想象。想象也是文学创作中不可缺少的,语文教学中更不能缺少想象。今天,笔者就谈谈语文教学中的想象。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一切像刚睡醒的样子……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听到这,我们每个同学再熟悉不过了,这是朱自清有名的抒情散文《春》。在教本课时,笔者就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想象。笔者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同学们闭上眼,充分想象一下,春天是什么景象,然后闭上眼睛听笔者范读,看一看,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子。当笔者声情并茂地读完,同学们好久才把眼睛睁开,他们回味在春的梦幻中。笔者请他们说出自己想象中的景象。一个同学说:“当我听着,盼望着,盼望着时,我脑海中浮现了冬的凄凉。北风呼啸,雪花飞舞,到处是萧败景象,多么期盼有一丝绿,哪怕有一丁点也能充满对春的渴望。”多么丰富的想象。又有一个同学这样回答:“当我听到闭上眼,仿佛树上满是桃儿,杏儿。这时眼前出现了黄澄的杏,一不小心咬了个青的,满口净是酸水,一伸手摘了一个硕大的桃,沉醉在收获的甜蜜中。”他们想的,他们写的,完全出乎笔者的意料。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同学们,在想象中圆满完成本课教学任务,也深刻地体会到春的内涵,充分发挥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7.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  相似文献   

8.
我的同桌     
瞧!这是我的同桌———潘洪浩,他是我们班的体委。他很调皮。记得,我俩刚刚同桌时,他就与我打架,凶巴巴的,还不让我过“三八线”。我还记得有一次,老师考听写,潘洪浩在家没练听写,上课就抄我的,我故意把“流水”的“流”写成“充足”的“充”,交本的时候,我把三点水和下边一竖写上去。本发下来的时候,我看见老师在他的本上画了一个很大的X,我很高兴,便举着本说:“看,我得了100分,你得了98分。”他虽然很淘气,但他还是满有义气的。那一次上美术课,我没带纸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见了,说:“你用我的吧,这个绿纸板给你了。”我问:“那你用…  相似文献   

9.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  相似文献   

10.
朱自清在《春》中,有这样的描绘: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相似文献   

11.
“嗨。”你总是说,“嗨。”我记得刚到七班时,你也对我说:“嗨。”这个“嗨”,让我记住了你,清瘦、干净、美好。是的,美好,那种感觉就是美好,像极了你的名字,顾安好。顾安好,我记得,你上课喜欢带一只小闹钟来,放在桌子上。你说,看着时间滴答滴答走的时候,就会鼓励自己要努力。  相似文献   

12.
婴儿体测仪     
春天里,百花香,各种奇思妙想像出土的嫩芽一样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涌现出来,乐得笨笨兔激情澎湃“。人逢喜事精神爽”,看笨笨兔激动的样子颇有何洁“电动屁股”的风范。  相似文献   

13.
寻找母爱     
春雨的轻柔婉约,有时却唤不醒沉睡的大地;夏荷的幽纯精美,有时却无法吸引行人的眼光。但简单纯朴的母爱,却能湿润所有人的眼眶,温暖所有人的心灵。——题记夜深了,但我仍孤军备战在台灯之下。明天就要期中考试了,听说这次考试作文有60分,所以我早早地就准备了一批范文。什么写人的、记事的、写景的、抒情的,记叙文、议论文……我都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整理好了,美中不足的是少了一篇有“关母爱”的文章。我隐隐约约记得曾经在《读者》上看过一篇有关“母爱”的文章,但我已不记得是哪一本,更不记得在哪一页。正在我因一本本地去翻《读者》而感到…  相似文献   

14.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我唱着唱着,脑子里忽然闪出个奇怪的念头,那就是也想当一次“妈妈”。 我焦急地盼望着妈妈早点下班。中午12点过后,妈妈终于回来了。我急忙跑过去,对她说:“妈妈,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相似文献   

15.
苏晓洁 《初中生》2018,(3):10-11
夜晚,我坐在台阶上,望着那一轮明月,弯弯的,像一把镰刀,又似乎像爸爸的冲天辫. 那是我小的时候,有一天上午,我很想看动画片,爸爸却不让我看,只顾自己看球赛.我心里愤愤不平,打算找个机会“报复”他.直到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相似文献   

16.
小的候盼望着儿童节,那是因为玩具和新衣服。少年时盼望着儿童节,那时因为放假和嬉闹。当我们跨过童年时,盼望的却是我们所失去的童心。——题记“迷糊的童年, 欢乐的童年,无忧的童年……”记不清最初从哪里听过这首歌了?只记得,当激扬的旋律缓缓飘进耳朵时,心中是那样的震撼和感动。因为它与我的心意完全相符,它说出了我心中埋藏已久, 然而却无法言表的隐秘心事。这也正如你  相似文献   

17.
“我们已经一整年没去游泳池玩了。”安迪说,“恐怕我都不记得怎么游泳了。”“别担心,我都记得。”塔斯说,“你跟着我游,保证你很快就能游得像鲨鱼一样!”“嗯,”安迪说,“鲨鱼……我更喜欢海豚。”塔斯和安迪来到游泳池,见到了新游泳老师。“你们好,我是仙藏”她说,“你们准备好开始上课了吗?”  相似文献   

18.
谈抒情     
罗丹有句名言:“艺术就是感情。”一篇文章,要以作者的思想情感为核心,记人,记你所爱的,还是所恨的;叙事,叙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写景,是表示你的愉悦,还是忧伤;议论,你所持的观点是赞成,还是反对。如此等等,都会从文章中显示出来。可以说,感情在文章里是无往而不在的。抒情,就是在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议事论理中闪射的感情的光彩。在很大程度上,文章借助于感情的光彩去感染人、教育人。文章因体裁不同,在抒情的要求和方法上也有所不同。特别是诗歌和抒情散文,抒情更为浓烈。在写作中抒发感情,可根据作者的写作意图灵活运用各种方法。直抒胸臆是抒情之一法。诗人柯岩写的《周总理,你在哪里?》一开头就满怀激情地写道:  相似文献   

19.
<正>刘湛秋《雨的四季》入选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散文,读来朗朗上口,像听一曲美妙的轻音乐一样赏心悦耳,按王国维《人间词话》里的提法,是一篇“不隔”的上佳作品。写景散文貌似描绘景物,其实重在抒情,难在写人。这篇文章借雨写景,以雨抒情,题名“雨的四季”,而非“四季的雨”,重点其实不在雨,而在于四季,在于岁月,在于附着在岁月轮转之上的厚重情怀。在层叠的描绘中,由景入情,由情入心,这种不拘一格的灵动写法,在写景散文中独树一帜,笔法上乘,值得欣赏和鉴纳。  相似文献   

20.
三月的一天早晨,白云和黑土吃过早饭后,来到院中,坐在门前的长凳上聊了起来. 黑土:盼望着,盼望着,东风借来了,诸葛亮的脚步近了. 白云:我看你真像刚睡醒的样子,木木然张开眼吧.没看见山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吗,你的猪腰子脸也红起来了. 黑土:老伴,你太有才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你现在有啥打算? 白云:在这烟花三月,我想下趟扬州! 黑土:拉倒吧,我看你喝粥还差不多!乱溜达啥呀,想旅游,我领你去趟铁岭. 白云:女人嘛,就要让自己走远一点.你要不让我下扬州,我就下西洋! 黑土:就你手中那张旧船票,还想上郑和的大船,小心索马里海盗. 白云: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为啥我一个月总有那么30天不想理你,说话太毒辣,你喝农药长大的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