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您认为教育的目标是什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交的21世纪教育报告中强调,“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重要的是会做人.现代社会的发展,要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开拓能力的人,有志有为、德才兼备的人”.现在人们将“社会责任感、道德、身心健康、创新精神”作为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我认为,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然后才是身心健康、创新精神、学习成绩等其他方面.  相似文献   

2.
责任感是个人素质的核心成分,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素质的优劣。美国的西点军校曾将“责任”二字作为校训。1993年,联合国在中国召开了主题为“21世纪挑战及教育改革”的会议,来自24个国家的与会专家提出了一个共同看法: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问题。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少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与他人真诚合作的,也是无法适应社会的。可以说“学会负责”已成为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人才会主动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正> 21世纪中国教育,必将在90年代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基础上,以开发“脑矿”培养开拓型现代化建设实用人才为中心,创造出如下新事物: 一、21世纪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讲究实效的观念将极大地推进90年代的改革开放,并将成为21世纪中国人的重要品质之一;将在加强科学知识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创业教育,把拼搏精神、应变能力、开拓能力、创造能力、组织能力、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等优良品质当作现代中国人的重要素质加以培养;如何培养人们的国际意识也将成为21世纪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二、教育与经济的联系将更为密切。在农科教统筹的实验中,教育通过培训当地经济需要的实用人才、推  相似文献   

4.
许多专家认为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问题。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少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与他人真诚合作的,也是无法适应社会的。可以说“学会负责”已成为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为此,我们学校把责任感培养放在重要地位,并把这项工作作为追求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索。一、责任感培养是一项育人的系统工程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义务,以及与之相应的自觉态  相似文献   

5.
一、高等工程教育中文化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1.全人教育的需要 高等教育以育人为本。就大学教育而言,大学中通识教育的终级理想就是全人教育的完全实现。21世纪教育的主题是“学会关心”,学会关心就是一种“做人”的教育,要培养生的道德理想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对现实的价值判断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借鉴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现代  相似文献   

6.
培养"人":21世纪的人文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既要承担起培养“某种人”的“专业教育”的使命,又要承担起培养“人”的“人教育”的使命,以使人成为“现代人”。而培养“现代人”的最根本的途径与方式莫过于普及和提高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人教育,重要的是培养人的“高举远慕”的心态,提升人的境界,并培养人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责任感是个人素质的核心成分,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素质的优劣。美国的西点军校曾将“责任”二字作为校训。1993年,联合国在中国召开了主题为“21世纪挑战及教育改革”的会议,来自24个国家的与会专家提出了一个共同看法: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问题。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少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与他人真诚合作的,也是无法适应社会的。可以说“学会负责”已成为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人才会主动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  相似文献   

8.
1.学习化社会的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类已步入“学习化社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指出:“明天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因此,学会学习应当成为教育机构和每个现代人致力追求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一种“成人化教育”,将人放在天、人、物、我的信念网络中,是将神学、科技、生物科学以及人科学完全整合的一种教育。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的目的在于了解人、认识人并且找到人,旨在培养一个有渊博的知识和谋生的技能,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完美的道德,有社会责任感和战略眼光的整全的人。  相似文献   

10.
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感。”是啊,做人,就有推卸不了的责任。然而,人往往并不是一生下来就都是负责任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指出:“在现代社会已越来越需要教育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网络时代终身教育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教育这一概念首先在西方教育发达国家提出,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成为一种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教育思想,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著名教育报告《学会生存》认为“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培育终身教育体系作为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而作为教育大国的中国也不例外。党的“十六大”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提出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21世纪对教育需求的特点也就是信息化社会对教育需求的特点。信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信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教育部在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规划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到2000年,争取全国有10万所中小学,2000万名中小学生能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到2002年,全国有15万所中小学、3000万名中小学生能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因…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人才毫无疑问已成为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主导因素。人的智力活动以及创造力是最大的资源,培养优秀人才和振兴科学技术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至关重要。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其目的就是培养优秀人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闫刚 《教育艺术》2009,(8):44-45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崭新的纪元,人与人之间将更加走向合作与分享,责任感将成为现代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人,才会主动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才会努力工作,报效祖国,报效父母。可以说“学会负责”已成为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而一个缺少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与他人真诚合作,更无法与人学会分享的。当我们随手翻阅报纸,信步走上街头时,我们随时都可以发现,几乎在所有的招聘广告上,都将责任心作为对招聘人员的一项重要要求,因为任何一个单位、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发展,首先需要的是具有责任心的人,有责任心,才会去努力,也才会有发展。可见责任心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品质,是多么的不可或缺。而在小学阶段,孩子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开始迅速发展,这个时候正是培养责任感的最佳时期,所以我们要为孩子在小学阶段就打好这个基础,切实培养起小学生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指出,创业教育将成为21世纪现代人的第三本教育护照,这意味着21世纪的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第三本教育护照——创业教育。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它是大学“三创”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高职教师应正确指导高职生利用自身的优势自主创业,为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6.
浅谈幼儿合作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处处体现了以幼儿为本,以幼儿的发展需要为本的宗旨和精神。在新《纲要》的“教育内容与要求”的“社会”领域目标中已明确提出要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有同情心”的要求。现代社会生活离不开与他人合作。21世纪的教育需要幼儿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据有关资料表明,开设诺贝尔奖最初的25年中,有40%的获奖者是合作性的,到1972年,获奖者中已有79%是通过合作而获奖的。展望21世纪的年轻一代,他们的活动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我…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人类社会呈现全球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等不断加强,熟练和精通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已经成为当今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在这种形势下,双语教学应运而生。双语教学不仅是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英语听说水平、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更是现代十大教育理念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伴随21世纪的钟声,知识经济社会已悄然降临,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已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知识经济要求人们树立现代观念,具有现代素质和能力。如果我们培养的人缺少这些观念、素质及能力,将直接断送我国21世纪经济建设的大好前景。这一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对学生实施主体性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主体性要求以“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指导,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是创新教育。语文是一门最具创新性的学科,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因此,语文教育应以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为契机,抓住学科特点,逐步由课堂教学系统向社会生活系统转移,并且通过教育信息化手段,提高现代人全面素质的语文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终身学习”的未来社会及未来社会对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局限在培养学生的“三基”能力,在中等学校能从事体育教育、课外体育活动及训练、竞赛等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这种培养目标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比较合理科学的,而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已明显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注重学生“三基”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培养。第二,注重学生体育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其它学科,特别是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教育。第三,强调学生从事学校体育教育的工作能力,忽视了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能力。第四,注重把学生培养成“专才”,忽视把学生培养成“通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