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国,父母对子女是有限责任,父母不会把孩子的事情全部包下来,反而孩子还必须承担一些家务劳动。摆餐桌、洗自己的衣服、剪草坪等。在上大学前旅游的费用,也可能家长给出,但不是家长必须提供。孩子可以靠自己打工搛取(在学校、在社会),也可以在家里干活,父母给记工钱。等到18岁成人后,读大学,有父母给出学费的,但父母和孩子都明白这不是父母必须应该给的。实际上很多父母不给出,孩子一靠奖学金;二靠打工来获得学费。美国的大学生读书期间不打工的人很少、很多人要打两份工。父母对孩子的无限责任是教育,一是让孩子懂得自身的价值。二是让孩子懂得必须自己管理自己。三是教给孩子足够的性知识,让孩子在他们身体变化时感到轻松自在。四是帮助孩子接受一整套他们赖以立身处世的牢固的社会准则———尊重和守纪。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是源于美国是一个高度民主的国家,从人们生活的状态即可判断这种制度对美国整个民族的影响。另外就是和人们本身的一种对生活正确的态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科学生活》2014,(6):50-51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说话有障碍、语速缓慢、语音低沉、行动迟缓、不愿与人交流、不开心的时候会发出尖叫,有时候对他人或对自己有一定的攻击性,他们被人亲切地称为“星星的孩子”,因为他们就像传说中的外星人一样,不认识这个世界,也不了解这个世界,他们就是自闭症人群。  相似文献   

3.
陈鹤琴说,人之所以异于其他的动物,就因为人是一种社会的动物。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交往,需要与社会融合。而未来社会更需要我们下一代具有社会交往和活动的能力。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把“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列为教育的内容和要求。然而,现在的孩子恰恰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小班的孩子尤其如此。在观察中我发现,他们正确运用语言交往的能力差。具体表现在不善于主动地与人交谈,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态度,也不善于根据不同的情境运用恰当的词、句向对方作出应答,解决矛盾。那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交往…  相似文献   

4.
陈乐燕 《科教文汇》2009,(7):101-101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近来,乡下的有钱人家不约而同地将孩子送往城市入学,总认为自己的孩子多沽点“城市姆”的气息肯定不错。其实不然,光从讲究的外表看,城里娃似乎比“乡下娃”要能干得多。可目久接触后。却发现了他们有令人担心的现象,依赖型的城里娃比比皆是……喜欢听“夸”的;不喜欢听“批”的,主动赔礼认错更是难以做到;还有,只爱坐享其成,不爱动手、动脑去经历过程。在生活自理能力与劳动能力方面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家认为.快乐需要外向的性格.而内向则容易产生精神压抑。然而.全世界有25%的人是内向的.他们也许天生如此.也许由于幼年的环境和教育影响.有时.活泼的天性在幼年受到了压抑.孩子便退缩到了自己的世界里。假若外向的文化成了绝对的主流.内向的孩子便会发现自己与周围的多数人格格不入.仿佛生活在一个“外向的海洋”里。  相似文献   

6.
《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方式是游戏,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合理安排,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教师应转换自己的观念将“为了孩子”这一想法转变为“基于孩子”。立足于孩子,老师要把自己变成孩子,就应该拥有一颗童心,尊重孩子,信任孩子,理解孩子的天性,做孩子的真朋友。只有真诚地去感知孩子的世界,平等地与孩子交流与沟通,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走进孩子的世界,真正理解孩子遇到的“难处”,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常常发现,他们除了喜欢日常的教学活动以外,还对生活中的一些动手操作活动充满了兴趣。在指导孩子进行各种活动的时候,我往往从生活中最简单的小事入手,鼓励他们每个人都参与到其中。而很多家长却不以为然,他们总是认为孩子来幼儿园必须要学认字、学算术,生活中那些琐碎的事情能够代劳就不需要孩子自己动手做。这样的想法正确吗?  相似文献   

8.
随着低碳观念深入人心,主流消费群体渐渐涌现出一批崇尚健康、倡导环保的“绿客”、“低碳族”,不但对日常工作生活的“碳排放”精打细算,更热衷于推广、宣传“低碳生活”的理念和产品,让更多的人都加入到低碳建设中来。
  绿客,是热爱生活的人,他们崇尚健康和时尚,热爱户外运动,支持公益事业,在善待自己的同时也善待环境。他们有自己的追求和事业,但不会为此而放弃生活;他们有一些金钱,但不愿意被金钱统治;这些人有能力追求生活的品位,却并不附庸风雅和装腔作势;他们喜欢接近自然,又不远离社会、离群索居;他们享受人生的快乐,也对那些比自己不幸的人存有同情之心和救助之力;他们在创造自己快乐生活的同时,还不忘走出门去感受广阔的世界--这就是绿客的宗旨,也是绿客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袁娟 《科教文汇》2013,(30):140-140,143
现在的职校生是在家长批评、老师忽视的环境下长大的。要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就必须让他们树立自信,而老师、家长的赏识会起到促进作用。作为班主任,第一节班会我就告诉他们“你们本来就很美”,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并且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家校通”和家长会与家长沟通,让他们也赏识孩子,鼓励孩子。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同居——一种新的社会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老年人的同居不能简单地判断其“是”与“非”,或者“应该”与“不应该”,而应当站在老年人的立场上,从他们的生活处境和实际状况去理解。  相似文献   

11.
正有的人一换新环境就睡不着觉,据说这是身体不适应新床垫或枕头的原因。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其实这与大脑活动有关。布朗大学研究人员找来35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在他们睡觉时进行两次高灵敏度大脑扫描:第一次是他们第一晚睡在一个陌生地方时,另一次是在此处连睡一个星期后。第一晚的扫描时间应该是人深度睡眠时间,扫描结果显示,志愿者的大脑左半球仍然活跃。左半球控制右边身体,如果在他们右耳边播放音乐,志愿者  相似文献   

12.
<正>寒假生活开始了,孩子们多了很多和父母朝夕相处的时光。这段漫长的假期,既让家长期待,也让家长有些焦虑。面对有抽动症状的孩子,假期里家长应该怎样与他们相处,才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孩子减少或者有助于缓解抽动症状?首先,假期让孩子在身心上尽可能保持忙碌的状态当抽动症儿童无事可做、百无聊赖时,有些孩子的抽动症状可能会加重。而规律的学习和生活,在一定时间里专注自己喜欢的脑力活动或者体育运动往往能帮助到一些孩子减轻他们的抽动症状。  相似文献   

13.
任秋凌 《百科知识》2009,(16):28-29
就像每一位父母一样,发明家们早晚都要把自己的“孩子”——发明推到世人面前,否则发明便失去了意义。下面的这些发明家们可谓杰出,可是,他们却曾亲眼看到自己的“孩子”做出了违背他们意愿与初衷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李英 《科教文汇》2013,(24):93-94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最为直接的方式,对于幼儿来说,语言更是其与外界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理解孩子、激发孩子、鼓舞孩子,赞扬孩子进行语言性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一名一线的幼儿教师,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和自身的一些认识将在本文中,就“如何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浅谈,希望与同行之间有所交流。  相似文献   

15.
社科文摘     
警惕孩子的“退化”现在,都市的孩子在某些方面出现令人吃惊的“退化”。他们离不开大人,很少想到遇事需要“独立思考”。方向不明确假期中组织“军事活动营”,当这些孩子坐着大客车到达营地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好奇和兴奋,但竟然没有一个会打探:这是什么地方?离我的家有多远?在教会他们看地图坐标后,这些孩子还是没有一个实际的方位概念,在旷野里指不出自己的城市在哪个方向,至于路程概念,更不用说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信息》2004,(6):56-57
在农村,经常有这么一些人,他们自己设计图纸,自己开山凿石,自己烧砖制瓦,自己做木工活,最终把房子盖起来了,嘿,朝向通风,冬暖夏凉,还都没有问题,这样的人融“设计者”、“制造者”、“使用者”多种身份于一体,是中国人眼里最厉害的“高手”;做事业,如果谁能够自己研究产品,自己开发市场,自己管理经营,这样的人,应该更算是“高高手”!面对规模化市场经济,我们虽然不提倡这种“个人全能”,但如果真碰上这样的能人,还是必须录入史册的——  相似文献   

17.
庞启帆 《知识窗》2010,(11):34-34
一个朋友告诉了我一件生活中的趣事:如何让他的两个儿子将蛋糕平分为两半?“我告诉他们,两个人都享有特权。一个人负责切蛋糕,另一个人可以先挑自己喜欢的那半块。这样,切蛋糕的孩子肯定总是将蛋糕在中间线上笔直地切开,而挑蛋糕的人也占不到便宜!”  相似文献   

18.
真正的教育它存在于人与人心的沟通之中,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特别是生活在特殊家庭中的孩子,他们渴望家庭的关爱,渴望得到尊重与理解,但他们的心却又十分的敏感,不恰当的关心对这些孩子来说,有时反而是一种伤害。而面对这些敏感的孩子,班主任就应该和家长一起,不露痕迹地与他们进行交流,不露痕迹地去感动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在这种水样无痕的教育中忘掉特殊家庭在心中造成的伤害,重拾往日的欢颜。  相似文献   

19.
浅谈“90后”新生的特点及其教育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萍 《科教文汇》2009,(19):71-72
2008年,一批被人称之为“90后”的学子步入了大学校园。这批被贴上了“自私、高消费、不懂得责任、私生活不检点、叛逆一代”标签的学生群体立刻成为了被关注的重点。作为学生管理者,我们不能仅仅被网上个别舆论左右,而应该全面综合地对“90后”学生群体进行考察,在看到他们身上不良因素同时,更积极地去发现他们的优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20.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以课文为凭借,不脱离具体的语言文字和环境,即紧扣“文本”;另一方面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能动性,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解读课文,也即抓“人本”。文本与人本统一,就可以收到较好的阅读教学效果。具体地说,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自读自悟与指导牵引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整个阅读过程需要他们自己去经历,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同时,我们也不能因为要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就否认教师的指导作用。当前,最要紧的是实现三个转变:(一)变“预设框框”为“相机指导”在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