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说明:本学习内容适用于学写表现事物特点的说明文。一写说明文,首先需要给文章"搭架子",这是说明文写作构思的第一步。所谓"搭架子",就是规划出文章大致的结构形式,如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等等。  相似文献   

2.
这篇文章,是一位自认为不会写作文的同学在读着《少年作文辅导》以及老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琢磨、积累之后写下来的。指导老师的来信我们也选登在了编读互联网中,这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一年四季家乡小河的美,虽然创意比较平常,但文从字顺,记叙描写都围绕中心,表达了对家乡小河的热爱,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在下一阶段,我们期待着该同学有更大的进步!同学们,只要你动脑去读,动手去写,还怕作文有什么写不好的呢?  相似文献   

3.
《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结构美湖北/王京海结构是文章的“骨骼”。好的文章,总是结构严谨、匀称并富于变化的。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结构就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一、典型材料布局美一篇好文章,应该从许许多多的材料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来写,...  相似文献   

4.
陈广林 《考试周刊》2013,(25):49-50
议论文的结构有很多种,但本论部分主要有三种,即并列式结构、对比式结构、递进式结构。要写好一篇议论文,选好议论文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不能忽视,三者恰到好处地结合,然后按照其自身的特点和形式谋篇布局,就能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相似文献   

5.
●写前训练●一、“围绕着一个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二、填空。1.你准备写的文体是。2.你准备围绕这样一个意思写。三、下面是几个习作的题目,读一读,再想想你的题目。1.愿家乡的天蓝蓝,水清清2.这种现象要到何时3.请保护生命之源——水4.救救家乡的小河吧5.你准备的题目是。●训练要求●在“我们与周围环境”的调查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了许多有关的材料。请围绕着一个意思,运用收集到的材料写一篇记事或写人的文章,也可以写表扬稿、建议书、调查报告。你觉得哪种形式最能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就采用哪种形式。写完以后互相交流…  相似文献   

6.
“总分式”是段落结构的形式之一。所谓“总分式”,是指文章中有总写(合说)和分写(分说)的部分,二者结合在一起。总写,是概括地写,整体地写,合起来写;分写,是具体地写,局部地写,分开来写。总写和分写之间是种属关系,分写的各部分之间是并列关系。总分式是常见的、很有用的形式,记叙、说明、议论等文体都可以用。下面就总分式的教学谈两点看法。一、引导学生搞清总分关系总分式常见的类型有三种:  相似文献   

7.
谈及“废墟”的文章不少,而像余秋雨的《废墟》那样思考深刻、内蕴丰富的却不多。它很有嚼头,但要真正嚼透,怕不是很容易。本文避重就轻,只就《废墟》的结构特征和语言艺术谈点肤浅认识。先说结构。《废墟》采用的结构方式并不特别,就是“总分式”罢了,不过,这“总分式”用得似乎有点特别——“大总分”里套着“小总分”,“大分”对应并演绎“小分”。这篇谈“废墟”不“废”的文章共四章,第一章写寄情废墟,是“总”;二、三、四章写废墟价值,是“分”。这就是所谓“大总分”。文章的入题部分是“大总”,采用的也是总分式。作为本章乃至全文…  相似文献   

8.
家乡的小河     
正10月11日晴我的家乡有很多美丽的景物,有茂密的树林、美丽的槐树林和丰收的柿树林……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家乡的小河了。家乡的小河很美,接下来我就给你讲讲家乡小河的春夏秋冬吧!春天到了,小河上的冰渐渐融化了,小河又有了以前的生机,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嘴里还不时吐泡泡呢,多可爱呀!小河周围都是桃树,远看像一片片粉色云朵从大地升起,走近一看,有的还是花骨朵,有的全展开了,多美呀!  相似文献   

9.
一、了解结构美 教材中所选文章布局谋篇之美俯拾皆是。如《桂林山水》以"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成文。开头以"桂林山水甲天下"总领全文,结尾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  相似文献   

10.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对结构的要求主要有"结构严谨""结构完整""构思新巧"。如何做到呢?这就要教会学生运用结构模式去展现其写作思路,就如建造一所房子,需要先有设计图纸,然后按照设计图纸去施工。作文也是如此,在确定了立意之后,就要构思文章的整体框架,这样写作过程中也就有章可循,写出的文章才能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常见的议论文结构模式有: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等。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运用苏联沙塔洛夫六十年代创造的“纲要信号”图示法,可以图示为核心,运用字词、符号或其他信号,组成直观性很强的教学辅助工具,提纲挈领地概括学习内容,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记忆和复习。“纲要信号”图示法基本形式有表格式、图示式、辐射式、线条式、顺序式、框架式等。 运用“纲要信号”图示法教学《詹天佑》一文,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方案: 一、设计主要“纲要”,揭示文章思路 根据写人文章逐步展示人物品质的特点,引导学生读课文,回答如下问题:1.课文写了詹天佑的一件什么事? 2.詹天佑碰到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对待的,结果如何? 3.詹天佑是怎样一个人?出示“纲要信号”,揭示文章思路。  相似文献   

12.
1.范文引路欣赏美。学生学习语言是一个过程,从讲解范文到学生作文往往经过“模仿——变化——创造”的阶段。比如小学高年级学生往往喜欢抒情性文章,如老舍的《林海》、《草原》、《养花》等,可引导他们欣赏其中的美,并且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写一篇真情实感的美文。题目可拟为《我的家乡》、《夏夜》等,把家乡的美用文字创造出来。 2.看图作文表现美。首先要使学生学会看图,了解事物全貌后,重点深入细致地观察画面的重要情节,然后领会作者寓于画面的思想内容。作文也要求学生围绕画面中心来写。如看图作文《替军属张大爷扫…  相似文献   

13.
我爱家乡     
[作者审题构思]写家乡的文章很多,好文章也不胜枚举。要真正写出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引起读者的共鸣,首先应以情动人。走进家乡,感受家乡,先确定自己的立足点,再从选材上下功夫,抒发自己对家乡浓烈而真挚的热爱之情。选材严谨,详略得当,还要对文章有所开掘,深化主题,如本文最后一段中对家乡的未来进行展望,是点睛之笔,影射出鲜明的时代色彩,使文章内容更显充实。中学生模仿名篇佳作是无可非议的,但更重要的是“出新”,写出新意,写出个性来,还应该注重遣词造句,运用恰当的修饰手法,增加文章的美感,使之产生较强的艺术感染…  相似文献   

14.
一、读句子看联系识规律从读句入手,弄清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进而把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弄懂,这是段的训练起步,要扎实打好基础。如(翠鸟)第一自然段,以“它的颜色非常鲜艳”为总起句,分述了翠鸟头部、背部、腹部的颜色。学习这一段,让学生理解第一句是第一层,总的叙述:翠鸟颜色非常鲜艳;第二、三、四句是第二层,具体叙述了翠鸟颜色的鲜艳。这种段的结构形式为“总分”式。学习后让学生以这种段式结构写《燕子》,可以从燕子的颜色、样子两方面围绕中心句来写。二、读段落循规律促仿写中年级阅读教学中从段式结构入手,抓住段的结构,把读段、写段训练紧密结合。读段中授以学生段式中所蕴含的易学的写作技巧,指导学生进行段式结构对应仿写。由读学写,以读促写,读写并举。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自然段的“树木长叶,  相似文献   

15.
阅读解码     
《山茶花》1.第一自然段主要是从颜色和形状两个方面来写山茶花的美。1至2句总写山茶花的美,3至9句具体描绘山茶花的颜色美,10至12句具体写山茶花的花形美。这是根据“总分”式划分层次的。  相似文献   

16.
一、近5年上海卷现代文阅读选文回顾2001年,第一篇选文是关于假山的散文,全文看似写假山,实际是在谈论如何进行艺术创造的问题。文章以小见大,见解新颖,发人所未发,想人所未想,给人以深刻的启示。第二篇选文针对如何进行科学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也是必须关注的见解,即不仅要敢于创造,更要善于创造。第三篇选文分甲、乙两个文段,写的都是“河”,甲写的是历史的长河,乙写的是家乡的小河;历史的长河催人猛醒,家乡的小河永远撩起游子思乡的心绪,是游子永远的心灵家园。历史的沧桑感与浓浓的乡情亲情交织在一起,使考生的心灵在受到震撼的同时也受…  相似文献   

17.
思路点拨:1.横线上可以填入家乡的景物.如家乡的小桥、家乡的早晨等;可以填入家乡的特产,如家乡的苹果、家乡的西红柿等;还可以从家乡的变化这个角度来写2.要写好这篇作文,一定要充满感情,要写出自己对家乡的热爱.这样的文章才能打动人。  相似文献   

18.
【教材剖析】《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具有以下两大特点:1.生动形象、简洁明了的语言美。本文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作了具体的描写,语言简洁明了。同时,大量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把一幅如画的桂林美景展现在读者面前,读来琅琅上口,令人心驰神往。2.前后呼应、整齐划一的结构美。这篇课文是按总起———分述———综合的顺序写的,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先总写桂林山水甲天下,接着写漓江的水之美,然后写桂林的山之美,最后总结观赏印象。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采取了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句式,表现了一种整齐的美…  相似文献   

19.
施东向老先生写的《义理、考据和辞章》这篇文章,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排在首篇,原因有二:其一,它是一篇谈如何写议论文的专论;其二,文章的论证结构规范、典型(容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为一体),这也正是本单元基础知识教学的重点。因此,无论从内容看,还是从议论结构讲,这篇教材理当是八篇议论文的统率篇。这不能  相似文献   

20.
《儿童音乐》2012,(1):84
赞美家乡的歌曲,历来都是广大词曲作者创作的重要题材,大量歌颂家乡的歌曲都发出了时代强音,在音乐发展史上留下了绚丽的轨迹,如《人说山西好风光》《我们新疆好地方》《小河淌水》《山歌好比春江水》《神奇的九寨》……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旋律,让家乡为全国、甚至全世界所熟知,同时也让词曲作者名扬天下!为积极响应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实现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为了践行中宣部关于开展"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的活动,积极鼓励和发动全国的词曲作者创作出一批反映家乡地域特色、人文风情的歌曲,为介绍家乡、推介家乡、推动家乡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一笔之力,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感动中国新创词曲选拔组委会将隆重举办"我的家乡多么美——全国首届唱我家乡词曲选拔"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