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无论是作者功力深厚、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还是作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思想意义,都给后代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所传递出的诸多思想中,"拥刘反曹"、维护正统的思想是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何际海 《科教文汇》2011,(17):104-105
善写战争是《三国演义》的一个杰出成就,全书120回,共写了40多次战争。作者善于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描写各具特色的战争,其中所表现出的战术思想多与明末清初编写成的兵书《三十六计》不谋而合,而《三十六计》在《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运用当属赤壁之战,作者就如同一个深谙兵法的战术大师,奇谋妙计层出不穷。本文通过分析赤壁之战中所采用的计谋来说明其战争描写的成功和精彩之处。《三国演义》用了八回篇幅(42回~50回)写了赤壁之战的全过程。曹操在统一北方、占据荆州之后,调集83万大军顺江南下,追击刘备,兵锋直指孙权,最终战胜了强大的曹操,《三十六计》的战术思想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引导学生交流读《三国演义》后的收获,使学生对《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课外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左传》和《三国演义》虽然在体裁上不同,但在叙事手法上却有很多相同之处.本文仅从全知叙事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左传》中关于战争的叙述、对事件的时间安排和评论三方面对《三国演义》叙事的影响从而探讨二者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5.
余俊 《发明与创新》2009,(12):17-18
同学们都读过《三国演义》吧!《三国演义》里有个“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故事,讲的是周瑜偷看曹军水营回来,决定要除掉蔡、张二人。此时,正好曹操的说客来访,周瑜得知后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  相似文献   

6.
雷丽英 《科教文汇》2008,(35):244-244
研究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忠",从"忠"的缘起起论,进而分析"忠"的表现,最后对"忠"的实质作出结论,是典型的"忠君"思想。  相似文献   

7.
《知识窗》2011,(4):39-39
《西游记》:取到了。《红楼梦》:家败了。《水浒传》:死光了。《三国演义》:统一了。  相似文献   

8.
李中琴  杨祎 《科教文汇》2009,(24):247-247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是最典型的。作者给曹操的形象定型是:“乱世之奸雄。”“奸雄”者,奸诈和雄才之统一也。本文将通过《三国演义》中写的一些具体的事例,用辩证法的观点,来浅析一下曹操奸诈和雄才之统一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9.
王作宾 《科教文汇》2008,(13):172-173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小说中的曹操是人们所熟知的三国时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以“兴义兵、诛暴乱”为旗帜,“抉天子以令诸侯”,用武力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强敌,推行一系列有效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统一了北方,为推动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他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过激的一些做法也使他背上了的恶名.《三国演义》对曹操这两个方面都作了真实的再现,一方面,曹操机智勇敢、豁达乐观、爱惜人才、奖惩分明、体恤百姓、不惮风险,在《三国演义》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和深刻。这是符合历史真实的。另一方面,《三国演义》又着力鞭挞了曹操的奸诈狡猾、残忍狠毒、疑心重重、虚仁假意,这些基本上是根据史料的,也符合历史的真实。使的后人给予他毁誉参半的不同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臣”可看作他极为复杂的双重性格之写照。  相似文献   

10.
叶明 《华夏星火》2015,285(2):80
《三国演义》虽然是一部文学著作,却蕴含了太多的管理哲学与领导艺术,很值得企业领导人借鉴、学习。感情投资,长线收益长坂坡刘备摔子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然而无独有偶,曹操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不过这个故事不像刘备摔子般为人熟知。《三国演义》第十六回说道:张绣降而复反,曹操幸亏典韦死拒寨门,才得以保全性命,其  相似文献   

11.
《三国演义》中充满着大量的政治、军事斗争故事,这些充满睿智的斗争故事从某种程度上说均是以情报战为先导的.诸葛亮作为小说中的真正的核心灵魂人物,亲自参与或导演了许多的政治、军事斗争故事.试从这些政治、军事斗争故事中分六个方面归纳这位军事天才的情报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由于《三国演义》,三国时代的许多人物被后人所知晓并津津乐道。然后由于《三国演义》是部文学作品而非史书,三国时代的许多历史人物被后人所误读。真实的三国人物应该是什么面貌呢?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为读者"爆料",从史实的角度为大家解读三国人物。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这部名著,我看过也不下于10遍了,每每对其中的情节所深深吸引!尤其对孔明三气周瑜这一情节,产生无限感慨!据史载和考证,周瑜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文武双全,初期跟随孙权的长兄孙策东征西战为打下吴国的根基立下了汗马功劳。下面结合《三国演义》这部书,谈谈我对周瑜的见解。周瑜(字公瑾),一个不大不小的人物。与孔明比,人们都把他归为反面角色一类.主要原因,十有八九是因为他有一个比任何人都强之处,即嫉妒。我在开始时,对周瑜也没有什么印象,有的也只是一点坏的看法。再读《三国演义》,便重新留意起了周瑜这个人,决心批判他一…  相似文献   

14.
《三国演义》在刻画人物性格时,多处使用对比手法,通过两者或多者之间的时比,来凸显人物个性.  相似文献   

15.
《三国演义》在刻画人物性格时。多处使用对比手法。通过两者或多者之间的对比,来凸显人物个性。  相似文献   

16.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张飞张翼德挥舞的武器号称是“丈八蛇矛”,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相似文献   

17.
黄金长假快结束的时候,刚刚上初一的孩子忽然慌慌张张地跑来问我,“作业里还有一篇中国名著读后感、一篇著名童话故事读后感写不来,怎么办?”我呷了一口茶,慢条斯理地告诉他,“中国名著电视上平时演得很多,《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啊,还有《西游记》,你最熟悉了吧  相似文献   

18.
风来 《科学与文化》2005,(10):46-46
在《三国演义》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孔明三气周瑜,周瑜被气死。我们平时也经常会脱口而出:“你气死我了!”那么,  相似文献   

19.
时光的尺度     
在旧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之时,让关羽、张飞在院内等候。无聊之余,关羽频频查看一件向阳的圆盘,圆心处立有一根铁针,四周标有刻度。  相似文献   

20.
正经典犹如一株株古树,而创新便是从古树中发出的新叶。营销学的新叶是对《儒林外史》的吸收,管理学的新叶是对《西游记》的概括,公关学的新叶是对《红楼梦》的诠释,策略学的新叶是对《三国演义》的继承……古人留下的经典看似古板、乏味,但其中的内涵却能给人们指点迷津。对待经典,我们应该取其精华,造福当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