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所谓自主课堂是相对传统课堂而言的,自主课堂其实是“教学自主”和“学习自主”的和谐融合。自主课堂的教学,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心。承认学生多元智慧的客观存在,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化的客观存在,将统一预设的教材转化为创造生成的教材,将侧重“教”的教材转化为学生学的“学材”,将统一配套的练习分层实施,重点落实学生自学能力培养。重视学生的“学”,从寻找适合学生“学”的方法来思考教师的教。这样的课堂,真正焕发出了师生的生命活力,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
一、对“学案式”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 我认为适合我们农村学生学习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学案式”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旨在实现课堂教学工作的“六个转变”:变课堂教学以教师“教”为中心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变课堂教学“教师边教学生边学”为“学生先学教师后教”;变课堂教学以“教师全面讲解”为“突破学生难点的重点讲解”;变课堂教学以“讲”为主为以“练”为主;变课堂教学以“教师展示为主”为以“学生展示为主”;变课堂教学“教师专制独断型”为“师生民主开放型”。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师备课或者上课时是在“教教材”还是在“用教材”,反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观念。“教教材”是把教学狭隘地理解为传授知识,把教科书当作教学的唯一内容。它提倡教师备课要“吃透教材”,即吃透教参中的标准答案;上课要“以本为本”,不能超出大纲。学生的学习应“围绕教材”,学校考试应“紧扣教材”,试题答案应和教材“保持一致”。因此,语文课就是语文,语文教材就是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而“用教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观念,它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教学的内容不仅是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包括了蕴涵在书本知识后面的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活生生的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回应。那么,教师如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呢?  相似文献   

4.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探究;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悬念,让他自己去质疑;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发展。这是新课程“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以这个要求为指导,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习为中心,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教服务于学。我校领导注重了“自主高效学习型课堂”的建设,提出了课堂教学“15+30”的要求,课堂改革全面展开。针对这一要求,我们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5.
一、“导学——自悟”的含义。导学”体现教师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实现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它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地结合,突出以导为主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吴玉玲 《考试周刊》2011,(58):52-52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传统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或教材为中心,学生处于学习被动地位,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发展。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建立起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的新的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7.
初中思想品德课本中的教学内容.深受广大教师推崇.教师们都认为.以往的教科书,通常从老师“教”的角度编写,故称“教”本;这套《思想品德》课本主要是从学生“学”的角度编写的.可以称作“学”本。教材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思考和践行,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据此,教师只有树立新观念.创造新教法.  相似文献   

8.
我校积极推行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就应注意:教师要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展示的机会,将课堂由“教”堂转变为“学”堂;要在充分自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互助;小组互助学习要关注全体,避免学困生被“边缘化”;小组互助学习要安排恰当:在进行小组互助学习时,教师一定要融入到小组当中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小组互助学习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由教师向学生转移,学生的学习方式要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本文阐述了构建“自主探索学习”式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要遵循“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以一个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不断地为学生创设“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时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不再是教材的实施者、执行者,而应是教材的建设者、研究者。教师处理教材,要以培养学生为中心,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教师要钻研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一、钻研教材,钻进去,还要跳出来钻研教材,钻进去,还要跳出来,才是驾驭教材。既然要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就要注意到对学生能力、情感等多方面的培养。我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分别在两个班进行尝试,经历了一次从“教教材”  相似文献   

11.
感悟新理念 实施新教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思想政治课标准,面向全体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的 个性,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当前教材已不再是教 学活动的惟一依据,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功能由“教师讲授 的文本”转化为“学生学习的文本”。在设计方面,充分注重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积极性,重视学生的参与、体 验、践行。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 求,合理有效地分析教材、整合教材。同时,不断改进教学方 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张玉霞 《教育文汇》2003,(11):24-24,4
多年来我们是“教书”,书是教学的依据,而且是唯一的依据,结果教师成了教材的奴隶。现在随着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可以放开手脚,可以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了,即用教材为媒介培养发展学生。苏教版教材主编洪宗礼说:教材不是化瓶,也不是展示厅,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引  相似文献   

13.
“先学后教”是以学生为“轴心”的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它将过去的教师单向灌疏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发现知识”,学生的学习行为由“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转变为“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更加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对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能力无疑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以教师为本位,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单方面作出有关课堂学习的决定,一切由教师说了算,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处于被动应付的境地,他们就毫无学习的自主性与自主权可言;如果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一味迎合学生的兴趣,整天围着学生团团转,一切由学生说了算,教师就有可能陷入“学生尾巴主义”的泥潭。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辅相成的活动,强调学生自主地学,不可忽视教师自主地教,任何单方面作出学习决定、独享学习权利的做法都是不完善、不科学的,而且对实践是有害的。就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而言,只有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论教”。以前,我们看一堂课的效果.就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评价教学目标、过程、方法、语言、板书、教态等.过于关注教师讲得好不好,却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而新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践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6.
孟正国 《教师》2010,(34):27-27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教师以“教”教材转向“用”教材,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向“主动开发者”,教学从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活动、实践”为中心,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学法指导。本人通过多年实践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课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本人通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相似文献   

17.
新教材新在哪里?笔者以为,新旧教材的最大之不同就是新教材对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现有的教材和设施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即“学会学习”和“善于学习”。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语言学家及语言教育家们对外语教学的研究已经从教师“如何教”转向学生“如何学”。课堂教学的中心由教师转向了学生,并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主张学生应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并提出自主学习的理念。本文着重讨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学习者自主性的定义、重要性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武荣强 《现代语文》2008,(12):132-134
早在1992年,吕必松先生在论述教与学的关系时就指出:“我个人赞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learner—centred)。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对外汉语教师也开始接受“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建构主义教学法立足于“学”而不是“教”,主张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而不是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目前中级汉语口语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教材是个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语文研究性学习方法 ,是一个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种方法 ,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 ,自主学习的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精神 ,形成科学态度 ,学会科学方法 ;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方法的核心是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学习方法 ,由以教师为中心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由以教师对学生的“教”改变为指导学生的“导” ;由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改变为主动探究索取知识 ;由单纯追求书本知识改变为开放性学习 ,多渠道获取知识并重视知识应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