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很多语文老师给学生习作打分时难得打高分,这往往倒不是他们有意为之,而是学生习作水平确实不高。作为老师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写出好文章,然而难得打高分的做法是否有助于学生写出好文章呢?钱梦龙老师曾接手一个初一差班,该班学生的语文成绩很差。全班第一次作文时,钱老师对学生明确提出两个要求:1.把题目写在正确的位置上;2.不写错别字。作文批好发下后很多学生发现自己竟得了85分的高分,教室内顿时一片哗然。等大家平定下来,钱老师微笑着说:同学们的作文达到了老师提出的两个要求,为什么不应该得到85分呢?钱梦龙老师说这一次作文不…  相似文献   

2.
很多语文老师给学生习作打分时难得打高分,这往往倒不是他们有意为之,而是学生习作水平确实不高。作为老师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写出好文章,然而难得打高分的做法是否有助于学生写出好文章呢?  相似文献   

3.
张波 《甘肃教育》2020,(6):191-191
中学生的作文,简言之就是用中学生的语言,把自己看到的、做过的、听说的、想到的等等有条理地写下来,能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今天常态教学中的学生习作,可以说或多或少存在急于求成,追求高分等倾向,而最关键的问题是没有解决好回归作文的本真。那么,如何让作文回归本真,让学生写出真实、个性、充满灵气的真作文呢?一、真作文,需要发现的眼睛和敏感的心灵首先,学校、老师、家长要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  相似文献   

4.
朱言刚 《成才之路》2014,(23):25-25
正偶然看到这样一幕:一位语文老师宣布要组织一次春游活动,全班同学欢呼雀跃,兴奋不已。可老师接着又说,春游结束后每人要依据这次活动写一篇作文,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孩子们个个没精打采,愁眉苦脸。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笔者不禁自问:我们的学生为何如此惧怕作文?作文教学的出路在哪里?一、激发兴趣,愉悦写作首先,让学生在写作中找到自信,让学生相信自己也能够写出好的作文。这就需要教师多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并将其放大。哪怕是文章中的一句话、一个词用得好,都要加以表扬、肯  相似文献   

5.
<正>学生辛辛苦苦写完自己的习作,老师批改完后,接下来就要上习作讲评课,因为这一环节是及时反馈习作的修改方法思路、老师与学生交流意见和提高批改质量的一个关键步骤。这次的指导对于写作前的辅导来说,属于再次指导。那么如何使这一次的指导更有效果呢?一、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批注修改作文随着语文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目前很多老师充分地意识到了"老师规定题目学生写,学生写好老师批改,学生习作偏重批改不重视讲评"这一严重的弊端,因此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要尊重学  相似文献   

6.
常规一:学生习作,老师先指导作文前,我们的学生习惯了教师先指导一番。老师的指导要不要呢?大概还是要的。学生不知写什么,或者肚中有东西却“倒不出来”,老师当然应该给予帮助和指导。但是如何指导却是值得讨论的。多数语文教师是这样进行指导的:先是审题,再交流选材,后介绍准备怎么写。教师看准时机一一把要求、提示写到黑板上,等学生真正提笔写时,一节课已经过去了。这样的指导,不能说完全多余,至少也是一种浪费,很多时候甚至成为学生的束缚:我选什么,才符合老师的要求?怎样写,才能博得老师的好感……作文时要这样那样地揣摩,怎么能写出…  相似文献   

7.
<正>很多学生都渴望自己能够拥有一支生花的妙笔,这样无论是平时习作还是考场作文,都能信手拈来,写出文采飞扬的佳作。所以很多学生总是追问我说,老师,写作有什么诀窍吗?其实无论是写作还是做事,关键是平时的功夫,所谓功到自然成。有个成语叫"文如其人",就是说文章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思想、立场和世界观,所以要想写好文,还得做好人。作为一位语文老师和写  相似文献   

8.
<正>列夫·托尔斯泰说:"一切作品要写得好,它就应当是从作者的心灵里歌唱出来的。"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从口语表达到高年级的习作,无一不倾注着语文教师的心血,但很多学生胸无成竹,笔下无墨,艰难万分。老师们倾尽力气,从结构到写法,从语言到内容,规规矩矩地教,学生兢兢业业地学,最终写出来的作文大多形式、内容单一,扶老奶奶过马路,公交车上给残疾人让座……千篇一律。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呢?从教以来,摸索多  相似文献   

9.
浮荣莹 《快乐阅读》2011,(14):173-174
一些经历过中考的同学都有这样的共识:得作文者,得语文天下。作文占语文120分中的50分,占总分几乎42%,若作文写作不慎,而进入二、三类卷的档次,总分必然不高。怎样训练学生写作,才能让学生在中考时写出一篇高分作文呢?我认为必须紧扣《语文课程标准》进行训练,而且还得把握好高分作文"潜规则"。做到这两点,写就一篇考场高分作文不成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写出个性。"作文个性化"得到老师们的一致赞同。个性化的作文要求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中以张扬学生的个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从而让学生在习作时变被动为主动,从"要我写"向"我要写"转变。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实现这种新的转变呢?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乐于写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  相似文献   

11.
游昕 《中国教师》2009,(24):30-31
<正>初中三年的时间不算长,如果每天讲完课走人,一星期很快过去了,一个月、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也很快就过去了。时间转瞬即逝,有的老师却忽然发现他的学生没有写几篇像样的作文甚至是练笔,没有写过日记或周记,没有一本读书笔记,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整天只在一本语文书里打转转,完成一些训练册上的阅读题。那么,教师何以奢求学生考出高分、写出好文章,进而提高语文修养呢?  相似文献   

12.
我经常听到有语文老师抱怨说,三年级的语文老师最难当,因为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不知道作文怎么写,尽管老师在作文指导课上煞费苦心,却往往事倍功半。我认为导致此后果的原因在于低年级教学未能打好学生写话的基础,传统语文教学都把识字作  相似文献   

13.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很多师生都付出了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多数学生惧怕写作,一提写作感到无从下笔,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的不知道写什么。《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文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要求,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很显然,这给我们语文教师的启示是:作文教学应以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有效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习作时变被  相似文献   

14.
八年级语文上册路桥期末考试的作文是考一篇材料作文,要求能够把文章补充完整,运用相应的表达方式写一篇作文。由于是考场作文,许多学生都感觉无从下笔,更别提能够写出一篇体现高分的作文。作文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块特殊的阵地,也是我们语文老师教好学生拿分的关键题,本篇文章针对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时这篇材料作文,从注重立意、增强体验性教学、立足课堂教学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引导学生在写作方面上能够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作文反映出的就是学生对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情感体验,映射出来的就是他们对生活的感悟。我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对学生一直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学困生写不好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厌倦作文、对作文无兴趣。那么,怎样才能使学困生写出好的文章呢?我做到以下几点:维护学生的尊严,培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培养写作信心,写出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6.
<正>写出好的作文是语文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但怎样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却是老师最头疼的事,那么我们该如何教学生写出好的作文呢?作文是表达,是创造,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所认识的客观世界。  相似文献   

17.
朱剑峰 《小学生》2012,(12):15-15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成了阻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瓶颈。为了写好习作,师生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小学生的好文章也为数不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个性,缺乏真情实感,假话、空话、套话比比皆是,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关于习作"的有关要求。如何在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写出富有个性的作文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解放心灵,在乐于表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毋庸讳言,现在的作文教学已成为令无数语文教师头疼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一、学生不愿动笔写。很多老师都曾遭遇这样的尴尬,一说到写作文,学生"哎呀"声一片,学生不情愿写。当然在老师的"威逼利诱"下,大部分学生还是会按时交上一篇,但在被迫情况下写出的作文,其质量可见一斑。二、老师难得改。一般而言两个班一百多份作文,要全  相似文献   

19.
日常作文教学中,总会看到一些达不到基本要求的习作,其中不少问题作文都是学生随便应付的产物。为何总有一些学生不用功写作文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写好作文的信心,怕麻烦,不吃苦。因此,磨炼学生的作文意志,让学生乐意尽力写好每一次作文,就成了语文老师教好作文的第一要务。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就说过:"作文兴趣是作文的第一能力,而比兴趣更重要的是作文意志。"怎么磨炼学生的作文意志呢?我觉得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新语文课程标准较之于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即新语文课程标准对3—9年级各学段评改习作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依据新语文课程标准设计的新教材,也体现出了这一特点。如苏教版七年语文教材,上下册关于作文修改的专项训练就有四处。本人认为这一变化具有非常实在的意义。传统的作文教学,把写出文章作为每一次作文练习的终点。其实,作文评讲与修改也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钱梦龙老师认为:在评改文章的实践中学习作文之法,历来受到文章家们的重视。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