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高考》2013,(1):47
最近网上有首《拖延症之歌》一夜走红,在歌曲的欢快节奏中说出了现代人在压力下养成的拖延习惯,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你做事总喜欢一日拖一日,不愿意立即完成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你很可能患上了拖延症.俗话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虽然拖延症总是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日积月累,特别影响个人发展,不过它也仅仅是一种坏习惯,改正它并不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有什么好建议吧!  相似文献   

2.
正有些人是属拖把的,事情拖着拖着就忘了。有人问:那古人有拖延症吗?有,跟帖为证。@黄雁捷:"不急,等明天抓住了孙悟空,再跟这唐僧一起炖了吃!啊哈哈哈哈!"@陈章鱼:明代钱鹤滩的《明日歌》云: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沈不装:"刀——下——留——人——"每次看到古装剧里菜市口行刑被  相似文献   

3.
"拖延症"这个词,说新鲜不新鲜。如果你喜欢上网,应该知道"拖延症"在网上已经"火"了好久,比如豆瓣网上就有一个"我们都是拖延症"的小组,小组成员已接近5万,组员深受"拖延"之苦,一起探讨"战拖"心得,不亦乐乎。也许你会纳闷,懒虫抬头时时有,做事拖拉也是常事,怎么又上升到一个"症"的高度?别急,先做一张小问卷:  相似文献   

4.
<正>《战胜拖延症》的作者是加拿大心理学博士皮切尔,他研究拖延症长达18年。书中,作者阐述了对拖延症的基本认识,希望人们能够认识到"人人都有拖延症""拖延意味着浪费生命",同时教会人们真正摒弃拖延症,重塑美好生活。皮切尔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利用学术休假的时间进行的。因为学术休假可以使他避免被很多教学、行政事务打扰,  相似文献   

5.
徐博闻 《大学生》2016,(Z1):100-101
焦虑症、孤独症、强迫症、拖延症,各式各样的"症"围绕着我们的生活。有趣的是,拖延症似乎又与其他的症状不太一样,当你和别人说"你是不是有焦虑症?"或"你是不是有强迫症?"的时候,如果对方和你不太相熟,这就成了一个不太礼貌的问题。但"你是不是有拖延症?"就不太一样,它甚至能成为一种相互打趣的用语,绝对不会产生什么不快。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问卷调查为主、文献综合为辅,从医学生的拖延症现状着手,结合国内外对拖延症的研究,分析了医学生拖延症的原因、特点,调查医学生拖延症现状,为改善医学生拖延症提出实用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家宁 《家长》2022,(22):7-8
<正>“拖延症”虽然是发生在孩子身上的问题,但解决的根本还在于家长应先端正教育观念。家长改变了,孩子才会跟着改变。什么是“拖延症”“拖延症”是指明知拖延会带来负面后果,但依然主动且不必要地推迟某事的行为。专家认为,“拖延症”是一种习惯性的人类行为。在常见的人类活动经历中,小到日常琐事的拖延,大到重要工作任务的久拖不办,“拖延症”更是司空见惯。小张没有如约出席会议、小李没有按时提交工作报告、小王没有如期上交寒假作业,凡此种种。“拖延症”因其阻碍个体生产力的发挥,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消极的行为特质。从心理学和认知行为学角度看,重度“拖延症”通常与抑郁、自卑、  相似文献   

8.
风云博客     
《中文自修》2012,(3):57-59
据说拖延症比流行感冒还流行,目前书店里关于拖延症的书就有上百种。马路上的拖延症患者比大学生都要多。拖延症如此普遍,无  相似文献   

9.
人生长河,是由许多"今天"组成的。今天好比是一张空白支票,在那上面可以填很小的数目,也可以兑现大得令人惊异的价值。这不禁让我想到了钱泳的一句话:"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磋砣。"无限的过去以今天为归宿,  相似文献   

10.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磋砣……"这首诗是《明日歌》,它是告诫人们珍惜时间,不能拖拖拉拉,在我们的生活中正是如此,我们要珍惜一分一秒,做什么都要有速度,不能一拖再拖。因为最浪费不起的就是时间,郭沫若曾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不错,时间代表着一切,在转瞬之间便流逝,再也找不回来。要不,怎么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呢!金子,多么珍贵啊,但  相似文献   

11.
<正>今天路过一家店,店名叫"容嬷嬷"。出于好奇我进店看了看,店主热情地迎上来问:"小伙子,你是来针灸的吗?"同学想看科普小说,让我推荐一位科普作家,我说:"有一位是物理和数学的,叫张天蓉,草字头的蓉。""是爆炒海茸的茸吗?""不,是奶香椰蓉的蓉。"A:"我的拖延症越来越严重了。"B:"难道没有办法治好吗?"A:"有人研究过,发现拖延症很难根治。"B:"为什么?"A:"因为多数患者都拖着不肯治。"  相似文献   

12.
每个个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但并非所有的拖延行为都称之为拖延症,拖延症是那些因为拖延行为已经引起极大的情绪困扰和对现实生活造成实际困扰的深度拖延和消极拖延,它不仅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影响着个体人际关系和他人利益。战胜拖延症势在必行,剖析拖延症的形成原因,揭露它的巨大危害,转变拖延思维,构建合理信念,培养情绪肌肉,提高对不愉快事物的忍耐力,以持之以恒的"立即行动"告别拖延。  相似文献   

13.
拖延症是病,得治。拖延症是绝症,要花大力气治。当我第三次打开了word文档并且痛心疾首地发出悲伤的呐喊时,距离我决定写下这篇文章已经两个小时过去了。  相似文献   

14.
长期的拖延行为对学生有许多负面影响。分析拖延症的成因,对症下药纠正小学生在作业上的拖延,帮助学生制订详细合理的学习计划,培养学习的专注度,建立纠正拖延症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很多时候,很多人都会说出这些话——"哎,下次吧""要不明天吧""今天太累了,下次一定完成"诸如此类,还有很多。可是,还是会一如既往地感叹出同一句话"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相似文献   

16.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今天的事情今天做,不要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工作习惯!只有每天都按照计划完成了目标,成功才会越来越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7.
正"从前有—张床,上面懒死了好多人。但是国富论说懒人使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要改吗?"懒,这是超过八成网友首推的坏习惯。说得好听点,就是拖延症,其次便是强迫症、选择困难症。明明今天就可以完成的事,挥挥手说"明天再说吧";明明只用—个小时就能做完的作业,不知不觉就拖了—个上午;匕课无精打采,回到窝里无聊无趣;不论是为了什么打开电脑,总要先把人人、微博、天涯、豆瓣"四大件"刷过一遍又—遍……对此,他们还振振有词——请别叫我拖延症,我是剩余时间乐观症。你,中招了吗?最想改掉的坏习惯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拖延症是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结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要把计划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拖延,不仅在人群中是普遍现象,严重的拖延症还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而教师不用对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出的“拖延症”大惊小怪,用心做教育工作者能做的、该做的,不要让孩子的拖延转成焦虑、自责,等待他自己更快地成熟,当他的心理结构面对周围环境由应激反应转为积极应对的时候,那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9.
<正>对策:拖延症请滚开!我们在鼓励自己的时候,往往也在数落自己——你怎么可以这么拖沓!你怎么懒得不像话!快打起鸡血,坚定意志,证明自己可以!很多人因为拖延症已经失去无数机会了,可还是戒不掉。我们能预料后果会很严重,却仍旧将要做的事情一拖再拖。或许这样听起来,拖延症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相似文献   

20.
刘文君 《考试》2013,(3):62
又开学啦!假期的任务都完成了吗?是不是同学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拖延症"呢?本期给大家介绍一个英语典故,典故中的人物不仅是拖延,而且是故意拖延让一件事情永远都做不完噢!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