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族妇女服饰文化中的几何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服饰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几何文化元素,通过对苗族服饰图案几何元素的分析,展现了苗族服饰图案中的几何变换关,因而苗族地区的学生可以从他们熟悉的苗族服饰图案入手来感受与欣赏图形的几何美,并从中学习一些几何变换知识.  相似文献   

2.
湘西苗族服饰图案通过丰富多彩的款式反映出苗族厚重的历史积淀,图案中的纹样表现出一种单纯的形式美。本文从湘西苗族服饰图案入手,着重研究苗族服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从而反映苗族服饰的文化体系和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苗族服饰图案艺术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分析中国苗族图案入手,着重阐述苗族服饰图案的社会功能,从而反映苗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和深厚的民族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4.
苗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灿烂的苗族文化,苗族蜡染就是其中的一种。苗族蜡染的图案丰富多彩,不仅有几何纹样,还有许多自然纹样,这些自然纹样多数采用了大自然中的花、鸟、鱼、虫、牛等作为艺术图案的原型。苗族蜡染不仅图案造型优美,还表现了本民族的独特文化内涵,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和自身的审美特点。同时,这些图案纹样的取材与苗族本民族的图腾意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苗族蜡染的图案表达了苗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先的崇拜,充分体现了人与生命相联结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5.
尤阳 《文教资料》2011,(30):102-103
云南苗族服饰图案在漫长的发展和演变中,已不仅仅是简单的视觉符号,而成为一种凝聚着人的情感和思维意识的独特艺术体系。因此,云南苗族服饰图案具有不可限量的艺术价值。为了进一步研究云南苗族服饰图案的传承,以及在现代设计境遇中的应用,作者提出了基于云南苗族服饰图案暨图形元素再创造的迫切性、必要性和方法,同时做出了大量传统图案元素在包装、广告招贴及装饰设计中应用的作品案例,并提出了在具体设计应用时需要注重的方式方法。这一研究.对苗族服饰图案的传承与发展,以及构建民族化特色的艺术设计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蝴蝶图案在贵州省黔东南中部地区的苗族中是具有独特寓意的民族图案,其上承载了苗族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也承载了少数民族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涵。系统地收集整理蝴蝶图案的现状和研究情况,并进一步拓宽思维,发现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发展前景,是我们这一次项目研究的目的。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完善民族传统图案库,为蝴蝶图案应用研究发展新方向,传承苗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苗族银饰造型生动、熠熠生辉,展示出一种有着丰富内涵的苗族文化;苗族银饰图案中有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等平面图形,还有圆、椭圆、螺旋线、星形线、玫瑰线等曲线;苗族银饰是一本没有文字但却有着丰富内涵的几何教材.通过解读苗族银饰中的几何元素,不失时机地将其引入苗族学生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文化生活中学习数学,切实提高苗族地区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苗族服饰丰富多彩,保持着中国传统工艺的织、绣、挑、染等技法,且常在一种主要工艺手法的基础上,穿插其他的工艺手法,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具有花团锦簇、流光溢彩的民族艺术特色。这些服饰图案反映出苗族对自然的原始认识。通过对贵州省罗甸县平岩社区高兰村苗族服饰的调查整理,初步探讨高兰村苗族服饰的工艺图案艺术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心理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杨辉 《成才之路》2012,(33):96-96
黔东南地处贵州的东南部,是中国苗族的最主要聚集地区,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为使苗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并把苗族的文化资源利用到工艺美术课中图案设计中,弘扬民族传统特色文化,我们结合教学中的需要,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在教学中感受并领悟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苗族的图案内容蕴含丰富的原始生殖信仰信息,形态各异的龙、蛇、鸟图案和蝴蝶、鱼、蛙造型中包含着苗族先民对子嗣繁荣的憧憬和向往。苗族朴素的生殖崇拜观通过龙、蛇、鸟、蝴蝶、鱼、蛙的史料佐证和这些神灵、动物的生殖特点逐渐呈现出来,表现了苗族人民对生产力再生和种族繁衍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1.
苗族侗族的文化绚丽多姿,尤其苗族服饰更是异彩纷呈。运用人类学、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比较分析广西融水、三江地区的苗族侗族服饰刺绣文化存在的趋同与存异现象,通过服装上图腾图案及其他故事场景、人物图案的比较①,探析苗族与侗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审美意识和民族性格对其刺绣文化的竞生共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苗族服饰剪纸是刺绣艺术的派生物。在制作苗族刺绣时,首先在绣面上将图案制作出来,然后用不同的绣制方法来完成。由于剪纸图案可以准确无误地不断复制,又不弄脏绣面,给苗族刺绣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因而苗族妇女一般喜欢使用剪纸图案作为制作刺绣的“蓝本”。苗族服饰剪纸苗语叫“给亩”,本地汉语叫“剪花”。苗族古歌《跋山涉水》曾这样唱:“姑姑叫嫂嫂,莫忘带针线;嫂嫂叫姑姑,莫忘带剪花。”可见苗族服饰剪纸历史之久远,以及与苗族生活的息息相关。这些古朴的剪纸图案,作为刺绣“蓝本”被装饰在衣服的胸襟、肩、袖、围腰上,世代传承,成为苗族区别于他民族的族徽。苗族支系复杂,服饰亦是不同宗支的识别标志。  相似文献   

13.
贵州苗族服饰审美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苗族服饰向来以独具特色著称,其服饰的丰富色彩、瑰丽图案、繁多款式等,折射出苗族的历史文化,蕴含着苗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呈现出独有的审美特征,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审美理想的物化显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别从苗族服饰的造型、色彩、图案三个方面论述苗族服饰的产生过程、苗族服饰的特征内容,挖掘苗族服饰创作的源泉与深厚的内涵,为现代艺术设计开阔视野,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服饰图案是黔东南苗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黔东南苗族文化深受巫文化的影响,苗家人崇拜自然,信奉互渗率,借服饰图案再现并获得奇特的神力。这引导黔东南苗族构建了自己的生态伦理观,并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实现了诗意的栖居,这种观念具有独特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苗族传统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其生存与传承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安顺小新寨苗族服饰的存留现状在该地区苗族村寨中具有典型性,面临着生存空间受挤压、传统服饰审美观念淡化、传统女红工艺衰落及服饰本身的现代传承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等问题。要突破苗族服饰传承的困境,必须建立政府为主导,民众为主体的苗族服饰传承与保护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苗族传统服饰文化与旅游功能的转换。  相似文献   

17.
贵州作为苗族的最大聚居地,拥有丰富的苗族服饰文化资源。种类繁多的苗族服饰各具特色,与其他民族相比,苗族服饰的特色着重体现在造型、图案、色彩这三方面。对原有的服饰形态进行改造和重组,是苗族妇女特有的服饰创作手法,在不经意中,这种创作手法正好契合了后现代“解构主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贵州苗族银饰与苗族文化传统相依存,是贵州独具特色的银饰类型。苗族银饰以古朴大气为特色,造型简单,纹样设计朴实大方,它可分为头饰、颈饰、服饰等。苗族银饰制作工艺精湛、奇巧,装饰效果华美。论文从银饰的加工,分类及银饰图案等方面来论述苗族银饰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有着"东方第一染"美誉的丹寨苗族蜡染构图丰满,想象丰富,形态夸张,图案古朴。从原生态蜡染图案的类型、色彩、特点、寓意等方面对丹寨原生态蜡染图案艺术特色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0.
贵州苗族服饰因其丰富的图案构成和色彩搭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同时苗族服饰绘画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对贵州苗族服饰绘画资源进行分类和筛选,并探讨将其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对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