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议     
苟且偷生的日子2005年8月20日,我无比伤心地主动离开了工作10年的《×××法制报》。因为这里的新闻寻租与新闻腐败,在拷问着媒体和记者的良心,在拷问着媒体的公信力。朋友对我说:“你如果把《×××法制报》的事写出去,你就是疯子。”  相似文献   

2.
讲究广播新闻的趣味性,把广播新闻写得生动活泼,使听众喜爱,情景描写是至关重要的。写作广播新闻,仅凭平铺直叙和一些“高级”形容词是难以奏效的。现在,我们广播节目中不少消息往往是:××单位怎么做,收到良好效果(或取得显著成绩);××个人做什么,受到群众赞扬(或被传为佳话),云云。接着交代一段背  相似文献   

3.
《本报讯》、《××报××日×电》,这大约是各报常用的电头或曰消息头,这种电头或消息头,虽不属消息内容的主体,其作用却不可低估。它处于新闻标题与内容之间,一般用黑体标出,处于消息的鼋头位置,比较引人注目。一般人读新闻,目光首先要扫视一下这个电头,瞬息之间它可以告诉你消息发出  相似文献   

4.
读报随笔     
我常常借鉴《人民日报,上的新闻来学习新闻业务知识.新闻要求真实、全面、准确,可读可信.以此来衡量,确实学到不少东西.但有时也会发现一些问题.现在,我把去年从《人民日报》上看到的有关新闻写作上的问题粗粗整理出来,抄录几条如下. 一、恰如其分新闻写作对事、对人的评判要恰如其分,宁可留点余地,不要把话说死说绝,更不说过头话.7月7日头版消息《北京图书馆东楼落成,为读者提供了一处全新的现代化阅览场所》,但读完消息,除了外观设计新颖外,却看不出该图书馆“全新的现代化”之处.消息所列举  相似文献   

5.
感谢老师新野县施庵乡彭兴才我是1906年初才试着搞点新闻报道的。当时,我对新闻写作一窍不通,全凭着一股于热情,不间断地采写了几十篇稿件,可篇篇如石沉大海。正苦恼时,乡宣传委员王梅莲来到我家,她看了我的一些底稿说:“你对新闻写作的知识还欠缺。”我没好气地说:“你让我去进修吧?在这乡旮旯里你哪能给我找位老师?”王梅莲说:“如果你真有志气搞新闻写作,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位老师。”说着,她掏出了一本《新闻爱好者》杂志。说实话,当时我对这位“老师”还不太热情,谁知当我看了几页  相似文献   

6.
这的确可以说是一篇在写作上自成一格、别开生面的新闻作品。说它是新闻作品,是指它作为一种消息的体裁而言的。你如果把它当作消息来读,它首先展现在你眼前的却是这样一段文字: 只要他愿意,他每月可以赚几千元。但他摇摇头——不干;她要是愿意,有可能成为一名歌唱演员,但她却选择做一名售票员。  相似文献   

7.
读报,是笔者每日的必修科目之一,但读后,每每想起电视剧《渴望》里的一句歌词:“欲说当年好困惑。”改动两个字,就能表达我的感觉:欲说新闻好困惑。这“困惑”之一,便是新闻的贬值。有例为证。在所谓的经济新闻中,常能看到“××厂半年时间完成全年任务”的消息。笔者还曾读过一篇“××商店一个月完成全年利润指标”的奇文。眼明人一看就明白这是大马拉小车现象,居然成了“新闻”。难怪有读者称这种现象是“武松打狗”、“张飞抓鸡”。写个体户,内容无外乎守法经营、照章纳税、买卖公平、从不宰客等等。试想,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在一个法制的社会里,这不是一个公民起码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么?怎么成了“新闻”?宣传劳模,常常是一年干了3年的  相似文献   

8.
导语应彰显新闻价值讲究语言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语是消息中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导语的定义多种多样,笔者认为如下定义较为恰当:“导语是以简练而生动的文字表述新闻最重要内容,具有启发性或诱惑力的消息的开头。”[1]正因为“导语是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事实和亮点,它将新闻关注集中到一个点上”[2],所以,导语写作说是消息写作的重中之重,比如美国威廉·梅茨说:“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美国报业巨子赫斯特则这样告诫他的记者:“千万记住,如果你写的第一句话打动不了读者,也就没有必要写第二句了。  相似文献   

9.
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主力军、轻骑兵。我们学习新闻写作。最主要的就是学习和掌握消息写作。而消息素材的搜集和事例的选择往往关系消息写作的成败.所以是不能不认真对待的。下面,就这一问题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一月谈》登了民会同志的文章,提出“广告新闻化”好,读后很有同感。但我由此又想到另一个问题:如果把“广告”与“新闻”调个位置,变成“新闻广告化”,恐怕就不好了。而这正是当前经济新闻写作中一种常见的弊病。新闻广告化,或者有意无意地把新闻写得近似广告,在目前经济报道中是不少的,特别是在商业、市场动态一类新闻中,所见尤多。象有家报纸在报道一家工厂生产××牌护肤霜时,就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11.
当我得知获得县里好新闻奖的消息时,首先就想告诉您:《新闻爱好者》的编辑老师,是你们的帮助使我有了较快的进步。我1985年就迷上了新闻写作,当时热情很高,不分昼夜地写,由于不对路子,收效甚微,急得向县委宣传部新闻干事请教,他说:“我没功夫讲得太多,你不如订份河南日报社办的《新闻爱好者》,里面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12.
一些老新闻工作者常讲:“要学会报纸工作的十八般武艺,当多面手。”意思是说,要逐步掌握新闻写作的各种体裁,如消息、通讯、专访、特写、调查报告、工作研究、评论、杂文、札记等等。做到写作上需要那一种体裁,自己就可以使用那一种体裁。有些记者、通讯员已经这样做了,或者正在这样做,并且已经写出了许多好稿子。可是,也有不少记者、通讯员不敢向新闻写作的各个领域进军,只会写消息、通讯,不会用别的体裁.你让他向别的方面试一试,他总是为难地说:“我不会.”作为一名记者或通讯员,如果只会写消息、通讯“老两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通讯式的消息?顾名思义,就是看起来像通讯的消息,也可以说是用写通讯的形式写的消息。通讯式的消息,我有时也叫它消息式的通讯,也就是用写消息的办法写通讯,这种通讯看起来很似消息。这就是我对这种新闻体裁的“土解释”、“土定义”。在新闻理论研究方面颇有造诣的白庆祥同志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来概括通讯式的消息:“总而言之,它是用消息和通讯的两种文体交叉的写法写作的新闻文体。它既有消息主题的客观性、严肃性,又有通讯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性。”他还称赞说,这是我在新闻体裁写作方面的突破和创新。这种赞扬让我有些汗颜,因为这…  相似文献   

14.
××同志:在××会议期间,你曾约我谈谈对省市公共图书馆为生产科研服务采取经济管理一即收费问题的看法。由于这个题目涉及到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许多问题,个人水平又有限,所以迟迟没有动笔。日前你又来信催我应试,现在只好谈些不成熟的意见,供你和有兴趣研究这一课题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消息写作中可否有议论消息是一种最基本的新闻体裁,是报纸、广播。电视新闻大家族的主力军。其显著特点是靠事实说.话。消息作品靠事实说话无庸置疑,但是消息写作中要不要有议论成分呢?这一问题一直是新闻界争论的话题。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孙世恺在《“画龙点睛”需妙笔》一文中说:“消息有点议论,是新闻报道发展的历史和读者的要求……”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叶春华在《新闻业务基础》一文中写道:“我们强调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这并不等于说,我们一概排斥议论。”解放军报社新闻函授中心教材《新闻写作…  相似文献   

16.
本人在报社从事编辑工作,业余时间常结合本职工作研究些新闻理论问题,撰写新闻学方面的理论文章。几年下来,坚持不懈,数十篇新闻业务论文见诸报刊。不久前的一天上午,我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对方先是自报家门:“我是《新闻××》的编辑,你的一篇论文去年就收到了,蛮不错的;但我们这类杂志的经济状况,想必你也是知道的,不景气。加上版面有限,所以要收版面费。”本人问他怎么个收法,对方答曰:一篇800元钱。哇,好个“有偿新闻”的“兄弟”———“有偿论文”找上门来了。我好不懊恼,断然拒绝后,挂了电话。一年多以前,本人将一篇1.5万余字的论文…  相似文献   

17.
写作新闻,应该说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现在国外提倡故事化新闻写作,本文想谈些读书思考的体会,供大家参考——一、什么叫新闻故事化美国新闻学家麦尔文·曼切尔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中指出:“记者的第一个写作信条是要表现,不要叙述。平铺直叙,会使读者或听众处于消极的地位,而表现,就会使之身临其境。”他还引用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创作体会:“我不去陈述,不去解释,我只是去表现,让我的主人公们替我说话。”这种让主人公自己去表现的手法,用在新闻上,就是新闻故事化的写法。而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美国记者富兰克林则说:“用故…  相似文献   

18.
消息是新闻的主体,是报纸最显著的标志。在各种新闻体裁中,消息处于决定报纸优劣的主体地位,可以说,写消息是记者必须具备的能力。然而,近些年在办报和读报当中,发现了消息写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亟待改进的问题。会议消息突破少现今,翻开报纸,会议消息繁多,尤其是头版版面,几乎全被会议消息占有。新闻教科书上新闻的分类本没有会议消息这一项。按新闻教科书上的分类,会议消息应属于动态消息,即“新近发生的事件”。新闻写作,尤其是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是用事实说话,及时迅速抓住事物的特点,主题集中,简短生动。遗憾的是,许多会议消息的…  相似文献   

19.
一般来说,每逢新春佳节到来,各级政府和人大、政协等总要召开迎春座谈会、团拜会等给大家拜年,这些活动中除少部分以外,其新闻价值一般不是很大,记者们写作时往往千篇一律,“×月×日,××××(单位或部门)在××(地方)召开××(科技界、政协……)座谈会,×××(领导)在会上向与会同志拜个早年,要求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成绩……”而作为读者,喜欢读这样的新闻的估计不多,大不了刮一眼标题就是了。  相似文献   

20.
我原是个工人,十分喜欢摄影,但对新闻摄影感到头痛,一遇到新闻事件,总是有一种躲避的心理。一是怕拍了不能发表;二是怕文字表达能力差写不好说明文。一次向影友请教怎样写新闻照片说明时,无意中发现一本1986年第7期的《新闻与写作》。翻开目录,有“通讯、消息、新闻基础知识……”等讲座,还有摄影讲座,我一下子把刊物中顾德华写的摄影讲座《抓拍·生活·技术》一文从头到尾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