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声乐教学中的头声的训练是极其重要的,头声的歌唱方法不但使学生能获得科学的发声方法,而且能使学生的嗓音条件得到有效的保护,掌握和运用头声演唱技巧,对歌曲的表现及对声音质量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是通过人的思想情感.利用声学上的各种技能、技巧而获得的.一首歌曲的表现,除了技术和生理上的因素外,主要是心理素质的影响.众所周知,声乐所作用的乐器是长在人身体内的,它发出的音质好坏.是和人的气质、个性、心情、文化修养有着直接关系的.  相似文献   

3.
"感觉"是声乐学习中感受和获取种种技巧、方法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渠道。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将重要的技巧"感觉化":将"声门挡气"技巧寓于"搬重物"的感觉中、将"打开喉咙"技巧寓于"打哈欠"的感觉中、将"头腔共鸣"技巧寓于"面罩"的感觉中、将"字声结合"的技巧寓于"语言表达"的感觉中,可以使复杂的机理技巧变得简单和直观,使技巧的训练过程更易于掌握运用、富于乐趣、融合情感。  相似文献   

4.
音质在音乐中即指”音品”。而声乐演唱中的音质美主要表现在通畅奔放的歌唱呼吸、丰满圆润的歌唱共鸣、宽广辽阔的歌唱音域以及宏亮悦耳的歌唱音响、丰富细腻的歌唱音色等方面。可见,声乐演唱中的音质美是由技能与技巧诸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在声乐学习中,使用半声唱法练习,是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气息支持、稳定的喉头状态、有头腔共鸣的位置,用微弱的音量、自然、放松地歌唱具有良好作用.根据学习者的基本状态,在声乐表演的学习中,养成好的练习习惯,避免练习浪费,节约嗓音,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有重要的作用.半声唱法练习,使其在演唱前能集中精力,着重于音乐表现.演唱中能较好发挥高位置状态的歌唱,演唱者有坚实的气息保障,音乐表现更加细致且富于变化.半声唱法是把难学的声乐技巧化繁为简,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一种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6.
陈春旺 《成才之路》2011,(22):17-17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是通过人的思想情感,利用声学上的种种技能、技巧而获得的。一首歌曲的好坏,除了技术和先天条件的好坏外,主要是心理素质问题。众所周知,声乐中的乐器是长在人身体内的,它发出音质的好坏是和人的气质、个性以及文化修养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杨婷 《华章》2010,(31)
声乐演唱是音乐艺术的一个重要形式,是以人声、歌词为材料,通过乐音在时间的流动中创造审美情境的表现艺术.在声乐演唱技巧、艺术表现修养共同组成的声乐艺术中,技与艺向来是歌唱中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技巧与艺术是声乐演唱中紧密相连的两部分.  相似文献   

8.
演唱中演唱者要注意许多的方面的点,声乐演唱技巧更是重中之重.熟悉并运用熟练声乐技巧,不仅能使演奏者轻松自如地演唱,更能充分发挥作品的艺术内涵.从舞台实践中获得演唱经验是长久以来提高演唱技巧的方法,但实践中获得演唱技巧并不适合每个人,适合自己的演唱技巧也不一定合适其他人.而思考声乐演唱中声乐技巧与表现可以解决声乐演唱相关的一些具体问题.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演唱经验,对声乐演唱中技巧的运用做简要探究.  相似文献   

9.
声乐演唱教学研究李丽声乐演唱中的情、声、气及其运用,是高等艺术院校演唱专业高年级学生必须了解掌握的专门知识,是建立在一般纯声乐技巧之上的演唱应用技巧,着重研究演唱的艺术表现方法,而非声乐技巧。声乐演唱,无论何种曲目,大小深浅,都离不开情、声、气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歌唱的心态是完善歌唱技巧的重要一面,声乐中所遇到的各种心态,及其克服办法;声乐表演中感情与声乐表现之间的关系;歌唱中的"情"与"声"的辨证关系.可以认为声乐表演者要培养出良好的歌唱心态,克服演唱时负面情绪的影响,在演唱过程中注意声音与情感并重,以声传情,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相似文献   

11.
声乐是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是歌者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认知通过声与情展现出来。声乐中,声与情是最核心的部分。[1]好的声乐演唱能将"声"与"情"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听众获得精神与情感的愉悦体验。  相似文献   

12.
一、要把握好声乐技巧中交融的情感因素 在演唱中,声乐技巧和情感表现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缺一不可的,所以不可过分强调一种而忽视另一种.歌曲是将歌词和音乐结合起来共同完成艺术表现任务的声乐体裁,用演唱的技巧与情感的抒发来激发歌者与听者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唱歌者表现的情感、情绪、情境等才是歌唱的目的.其基本要求是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原则是情感表达胜于技术表现,也就是说无论歌唱技巧有多高,都是在主动与主导的情感要求下发挥其功效,表达作品的情感才是最高要求与最终目的.在实际的声乐中要力求做到既注重声音技巧训练,又要强调情感的培养,在学会运用了一定声乐技巧的基础上,注重情感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情感表达要求.因为,表达情感是目的,歌唱技巧是手段,只有让技巧与情感比翼双飞,才能充分发挥歌唱艺术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声乐课是音乐专业课程中重要的基础课之一,是训练学生科学地发声并进行歌唱的一门技巧课.歌唱,是人的嗓音以美的旋律、生动的语言,对歌曲进行再创造的一种艺术。嗓音正常与否直接影响歌唱者的艺术生命,当嗓音病变时,音质、音色、音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直至不能歌唱,这是歌唱者最痛苦的。  相似文献   

14.
歌唱是用人嗓发出的声音表现人类感情的艺术。民族声乐作品最贴近大众生活,最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习惯,所以其演唱要求"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孟姜女》是民族声乐园地中的一支奇葩,通过对其演唱表现处理的了解,可以窥视民族声乐作品演唱的表现处理技巧,从而进一步论证了歌唱艺术是优美的声音、丰富的情感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声乐是一门由人类情感思维衍生出来的综合性艺术,是通过各种声学技巧结合而成的产物.一首声乐歌曲的好坏,是通过演唱者自身发出的音质,经过多方面协调合作完成的.而在完成的过程中,只有演唱者自身心理的控制和调节能力达到较好的状态,才能在演唱中充分把掌握的技术发挥出来.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在歌唱过程中的心理控制及调节能力便非常重要.在声乐教学中要把对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和声乐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让歌者在歌唱表演中能够更好地发挥歌唱水平,完成声乐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基础知识的掌握 声乐中的音乐基础知识主要指声乐技能技巧和视谱能力.发声练习是用于训练声乐技能技巧最基本最简单的练习.实际上是把构成歌曲旋律最基本最简单的动机或乐句提炼出来,配以单纯的母音或音节,在适当的音域内做半音上行或下行移动反复练唱.  相似文献   

17.
京剧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论文阐述了京剧唱法和美声唱法的技巧,二者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中比较相似的一些技巧,从而总结出京剧在声乐中的运用主要有四点:1、气息2、咬字吐字3、共鸣4、真假声运用。本课题主要把京剧引入到声乐演唱中来,为人们学习声乐提供一种全新的方法。同时把美声唱法与京剧相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发现它们中运用的一些相似的技巧,通过交流吸取对方的优点,促进我国声乐的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整个的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如何演唱的方法和技巧,而且要重视开发学生的声音审美观念,这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声音概念的前提。本文主张在声乐教学中提倡合理协调地运用发声的生理条件,发掘演唱者自然流畅的声音。与此同时,针对在教学中存在的“矫枉过正”的现象,单方面“塑造”演唱技巧的方式以及在声乐技巧训练中存在的片面性问题加以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文章希望通过“平衡式教学”来达到拓展音质审美鉴赏力,完善演唱技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声乐是声音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是出于人类本能最直接的音乐表现形式,"声"与"情"是声乐艺术表演中的两个重要音乐元素,"以声带情"、"声情并茂"是我们对歌曲演唱最完美的要求,也是人们对歌唱的审美要求,想达到此境界,并非只是演唱技巧的问题,歌曲情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黄河 《成才之路》2009,(28):59-59
声乐训练的过程不但要使学生掌握爱声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运用综合手段,特别是运用“意”“声”“形”的理念建构学生的声乐美感,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歌唱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