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保 《滇中文化》2004,(1):46-55
晚上,舞厅开门了,小凤换了服务小姐衣裳,手提茶壶,在大厅转来转去。见了乔荷就说,你看我……像吗?乔荷说,怎么不像呢,穿在谁身上谁就是蓝月亮的服务小姐。小凤又呵  相似文献   

2.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是《论语》的开篇句,历来被人们作为经典引用传诵。可是这三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怎样解释才符合孔子的思想呢?我们选择两种不同的说法来解释这三句话。第一种解释:孔子说:学习了而且到一定时间就去练习和实践它,不是很愉快的吗?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令人高兴的事吗?人们不了解我,而我并不恼怒,这难道不是君子所为吗?这样讲,三句话就没有必然联系,只是说孔子讲了对三件事的看法和态度。第二种解释:孔子说:一种学说思想和主张被社会所接受,就太令…  相似文献   

3.
墨西哥看海     
孙淑蓉 《世界文化》2008,(12):36-37
七月,“流火”的日子,不是天上,是在心里。南美的热浪四溢,让人无处可逃。先生说:“去墨西哥看海吧。”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有机会来参加潘石禅先生学术讲座的盛会,并且被邀做第一次的讲员,觉得很荣幸,也很不敢当。讲座这个称呼,令我们想起五世纪末的时候,南北朝的宋、齐、梁时代,有一个学者伏曼容,《梁书·儒林傅》里把他放在第一个人。他在家里讲学,常设一个高座,常有几十到百余位的人到他家里,他就升座讲说。  相似文献   

5.
苦楝子     
张旗 《大理文化》2016,(4):48-52
正献给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题记苦楝子树虽说可以栽培,但我所见到的苦楝子树,都是野生的。我家老屋庭院的围墙外,就有两株苦楝子树,一株在东面水沟边,一株在西北面废弃的旧屋基上,都是自己长出来的。至于它们是怎样长出来的,是什么时候长出来的,它们为什么要长在这里而不长在那里,没有人知道,确切地说是没有人关注。树不是想长在哪里就长在哪里的,一切都很偶然,然而又都自然而然。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男女青年的贴心话,常因国家、地域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其表达的方式也不一样。法国人把自己心爱的人称为“小卷心菜”;阿拉伯人则用“我的黄瓜”来称呼自己的情人;美国人把恋人称为“蜜”,以表达自己的爱情。在南斯拉夫的加尔纽拉地区,人们常用“我的小草”来表达对恋人最炽烈的感情;而塞尔维亚的姑娘,每当被恋人称呼为“小蟋蟀”时,就会沉浸在无比的幸福之中。不同国度的新娘子,在洞房花烛之夜,又会含情脉脉地对新郎说些什么呢3中国新娘说:“从今天起,我活是你家的人,死是你家的鬼。”日本新娘:“对不起,服侍的不好,…  相似文献   

7.
谁是犹太人?     
阿瑟 《世界文化》2007,(5):51-52
犹太人最初被称为希伯莱人,以后才被称为以色列人和犹太人,这种称呼本身便是化变迁的结果。甚至可以说,一部犹太化史,也就是犹太人的名称和内涵演变的历史。犹太化史的开端是伴随着“犹太人的定义”这样一个问题而开始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曾经听人说过:灵堂前哭得最悲痛的才是最不孝的,爱他就要生前对他好。我就是那个天底下最不孝的人。爷爷走了,在一个凄清的四月。我清楚地记得那天阳光明媚,可是,爷爷走了,走得毫无预兆,令人毫无防备,我甚至没能见上爷爷最后一面。  相似文献   

9.
距今八十余年前,1900年春,有一个日本人从位于印度一侧的尼泊尔王国,朝着人称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走来。他身后跟着两名背行李的随从。这个人就是河口慧海。不用说当地的人们,就连两个仆从也没看出他是日本人。慧海身穿喇嘛的僧衣,口操当地的藏语。路上有人问他从哪里来时,他就回答说,“我是回拉萨的。”然后,学着西藏人的样子,规规矩矩地行了一个吐舌礼。慧海很早就向往去西藏。可是,当时西藏顽固地封锁门户,绝对不允许外国人入境。有谁胆敢违反这一法令,除当事者必死无疑外,为当事者提供方便的人也要立即被处以死刑。所以,在当时西藏仍然是一个神秘莫测之境。昔海想要去如此难以进入的地方,究竟为了什么目的呢?是探险吗?不是。慧海是一个和尚,和尚为什么想去西藏呢?原  相似文献   

10.
顾炎武与人书顾炎武曾在与人通信中说:“一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意思是说:一个人做学问,不是一天天长进,就是一天天退步。独自一人,没有学习上的朋友,就会因见识浅薄而难有成就。在.个地方呆得久了,就...  相似文献   

11.
“摇来摇去先生”韦理编译真没想到,我那座漂亮的挂钟会使全镇的人都嘲笑我。有一天,两个陌生人来到我的饭店。我对他们表示欢迎,并立即推荐在我这里能吃到的所有好菜。那两个人点了菜开始大吃起来,我在一边计算着他们的饭钱,数目不小。可是,他们刚刚吃饱喝足就大吵...  相似文献   

12.
1996年5月我将《一代诗哲吴雨僧》寄给《中华文化论坛》时任主编谭洛非同志,没有想到一个多月文章就在2期刊出。洛非给我来信说:文章写得好,他把另一篇文章抽下,先将这篇刊登。又说《论坛》新辟了《中华学人》和《学者谈治学》两个专栏,主要登载四川学者和与四川学术、教育有关的学人。他要我向王利器先生约篇谈治学经验的稿件,并说他认为王先生的东西可以流传。我回信说,《论坛》开辟这两栏很好。我同王利器先生很熟。大概在1996年9月,我去拜访王先生,讲起谭洛非向他问候及约稿的事。王先生说,他同洛非也相识多年。我…  相似文献   

13.
黄秀敏编译 《世界文化》2014,(2):28-28,I0001-I0004,29
<正>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与我的父亲皮埃尔·阿吉利特(1900—2001)相交、合作长达五十年之久,此间创作出大量被艺术史家称为"画家好的艺术作品"。我带着双重目的踏上旅程:办个人展馆和展示父亲的藏品。我应邀对展品进行评价。就我理解,采访者在向我寻求个清晰的解释,可是,作为达利和阿吉利特之间协作的唯见证者,对于那种场合、那种感受、那种责任,我能够说得清楚吗?我是这样回答的:"‘达利作品:阿吉利特收藏’是敬献给我父亲这个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热爱者和出版者的,是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去论山服兵役,还是申请去越南,徐赞总是特立独行。可能因为他是孤儿的缘故吧,可是我心里还是觉得不是滋味。他从来不和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人商量事情,不对,是根本就不可能商量。他本来已经通过了司法考试,有希望成为一名法官,可他却放弃了去司法研修院进修,非要去当兵。在论山训练所的训练一结束,又马上申请去越南。他还说研修院的研修要两年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15.
东方女性一向以贤良淑惠著称,长期以来,中国妇女满足于做贤妻良母,几千年沿袭下来,中国的女性似乎就显得有些温柔贤惠有余,英明果敢不足了。因此,社会就被男人们所独霸。偶尔从男人统治的夹缝里脱颖出一个女人来,即被冠以“巾帼英雄”。“女强人”之类的词儿来,把一个活脱的女人弄得不知所措。于是,多年来我一直想采访一位既不是传统的贤妻良母,又不是那种让人敬而生畏的“女强人”。我相信女人就是女人,她们之所以强并不是因为具有男性荷尔蒙的缘故。然而,当我第一次见到石桥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诸葛虹云女士时,我还是…  相似文献   

16.
我在大理     
因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2012年年会的召开,我在去年秋意浓浓的11月,有了一次难忘的采风之旅。在现代通讯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个人无论走到哪里,他身上不得不接听的手机,他随时"飞"出的微博、彩信,都好像给自己装了GPS,无意间在告诉别人:我在哪里。——我在宾川,我在鸡足山上。天不亮我们即起,从住地向位于宾川县的佛教圣地鸡足山进发。车到山下停车场,换乘电瓶车到玉皇阁,然后再乘缆车,直向海拔3248米的最高峰——天柱峰攀去。走下缆车,要到达金顶寺,还要徒步爬几百米的山路。我望着已被踩在脚下的层层云雾,有了成就感,顾不得气喘吁吁,兴致勃勃地随大家拾阶而上。有人说,一百个人登鸡足山,就会有一百次顿悟。我的感觉是,当你置身于这座名山时,你就开始一种神圣的阅读了。法师说:"佛是觉悟的人,人是没有觉悟的佛。"一个个  相似文献   

17.
三月的集市     
铁栗 《大理文化》2013,(4):91-92
时间的手伸向万物,只轻轻一抹,季节就变了颜色。天地更加明亮了,远处的苍山闪着碧翠,近处的洱海荡着嫩水。心里有了《诗经》的情致,再举着目光去看大理,就满眼都是远古的余韵。我知道,凡是有着远古余韵的景象,都来自于时间的沉淀,都有来自于岁月的往复。人的生命不可能与时间共始终,所以人更看重自己的日常,讲求心灵的多重体验。《诗经》里说,神之听人,终和且平。这种描写不只是一种意境,还是一种愿望,还是一种场景。可是,无论这"终和且平"之中有着怎样的美好,我内心的感受都无以名之,只能把它说成一种古意。三月里春光浩荡,大理的古意就这么铺展着,看上去是那么的  相似文献   

18.
青山绿水     
阿保 《滇中文化》2006,(2):57-64
秦之汇死后,马生多次到舞厅找乔荷都被小菲等人支开了。最近,马生在报上看到乔荷任董事长的消息、便到公司找她。马生说“我找你多少回了,你明明在,怎么他们都说你不在,也不知去哪里?”  相似文献   

19.
张林初 《世界文化》2007,(12):18-19
小个子、肌肉结实、圆脸,一双炯炯有神、狡黠的眼睛,满脸的胡子,嘴里经常叼着一支香烟,头戴一顶圆顶礼帽,手拿一根手杖,这就是阿尔班·米歇尔(1873-1943)。米歇尔先生(人们是这样称呼他的)什么都管,从审阅书稿到管理人员,他把出版社看作是一个人的身体,什么都要关照到。米歇尔还是位美食家,但极力回避社交活动。米歇尔十分喜欢打猎,这是他除了出版事业外的惟一爱好。米歇尔曾说过,“我像爱护家人一样爱护我的作者”。许多作者如多热菜斯、伯努瓦、卡尔科、罗曼·罗兰等和米歇尔保持很好的关系。而他们也给米歇尔带来了许多荣誉。  相似文献   

20.
城市红土     
铁栗 《大理文化》2013,(5):4-20
一 走出那座厂房的大门口,我和苏红对视了一下,什么也没说就分手了。苏红去的是一所中专学校,我去的是二菊打工的小饭馆,我们不是一个方向。等到苏红在阳光里变成一个黑影儿,我转过身,然后就朝那个小饭馆走去。我去那个小饭馆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去找杨叨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