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朗读教学的改革成为其中一个鲜明的特点。以文本为基础,对经典课文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从而使学生体悟文学作品的美,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这已成为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一个要求。所有的老师都期待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能落到实处,把审美的权利交给学生,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感悟力、审美力。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传授学生语文知识的课堂教学与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审美教育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是将美学理论贯穿于语文教学中,用审美的眼光去分析、吸收、运用语文知识的实践活动。它的基本目的是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语文知识,并且通过审美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课堂要尽可能地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营造审美的气氛,使学生在接受语文知识的同时,开阔视野,陶冶身心,最终丰富个人学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3.
正人们看待美、欣赏美、交流美的过程就是审美。在艺术创造中,人们把审美的过程用感受艺术作品、欣赏艺术作品、交流艺术作品的方式表达出来。语文教学中的审美过程,则是感受语言的艺术、欣赏语言的艺术、交流语言的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会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艺术魅力,从而变得更喜欢语文。一、小学语文教学上审美教育实践的流程新课改的精神要求学生自主地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用审美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学生可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感受和鉴赏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并使他们运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来表现和创造美。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审美教育的实践,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健康的情操,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求教师能够因材施教,寓教于美,根据教材中美的形象引导和启发学生体验美,使学生能够通过美的素材和意境来理解美,感受美,达到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加准确地鉴赏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中最为  相似文献   

6.
樊蓉 《广西教育》2022,(10):78-81
本文认为语文教学应是一个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语文教师除了传授知识,更应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以“语文之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论述“美趣导学”教学策略:一是以美入趣,引导学生发现美;二是以美唤趣,让学生感受美;三是以美促趣,指导学生创造美。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感受和鉴赏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并使他们运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来表现和创造美。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审美教育的实践,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健康的情操,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8.
大量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语文美包括内容美与形式美两个大的层面。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这种美就是进行美感教育,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作为基础性学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美育与语文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挖掘教材中的美,引导学生去感受文字的形象之美,领悟汉语语言的美,从而使学生的审美情操得以陶冶,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多方法多手段的展开教学,挖掘教材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同时重视美学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使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只是局限于课本和课堂。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拓展美、发扬美。语文教师要从教材的审美内容着手,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审美的方法,还要善于抓住重点字、词、句、段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要用“美”吸引学生 ,其宗旨是在教学中实施美育。没有美育的教育 ,是不完全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 ,体现了我国语文教学的民族化特点 ;语文新课标在总目标中也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那么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呢 ?一、指导学生美读 ,感知表象 ,培养感受美的能力感知美是审美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而美感的特征是直观性。鲁迅说“美则凭直感的能力而被认识” ,语文教学美育直接感知的物质材料是语言文字 ,它没有现实美那样鲜明的直观性。叶圣陶说 :“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美…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是审美化的。教师应在教学中通过积累背诵、语感训练、寻觅发现、探微品评、内创外赏来引导学生去沉淀美、感受美、探寻美、赏析美和创造美,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满美的乐趣,全面和谐地发展审美素养和身心素质。  相似文献   

13.
黄元招 《课外阅读》2011,(11):357-357
“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道出了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分支,理当担负起语文中审美教育的重任。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美的渗透,着重培养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并通过多角度的评价激发学生追求美的动力,更好地进行再次创作,形成让学生在感受美中创作,在创作中感受美的良性循环。如何把美育因素渗透到作文教学中呢?我的体会是: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感受美,在写作练习中表达美。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爱美的志趣和创造美的能力得到较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语文这门学科的独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与众不同。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很多题材不同、风格各异的古今中外名篇佳作,处处体现着丰富的审美意蕴。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学生带入这种审美情境中,培养学生对美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5.
审美教育是突出语文人文性的集中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力图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审美世界,让学生领略语言美,体验情感美,品味意境美,感受形象美,让每一堂语文课都能成为对学生一次美的洗礼。审美活动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成为美的享受过程,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审美能力也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16.
仇正义 《现代语文》2008,(12):93-93
语文是具有美的魅力的学科,学生上语文课应该是美的享受。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提高,也应该按照美的规律去进行。语文课的美,是一个三维结构:语文所蕴涵的美,教师所发挥的美和学生所体验的美。这个三维结构表现出复杂的审美关系:教师对课文的审美关系,学生对课文的直接审美关系,学生以教师为中介的间接审美关系,学生对教师教学艺术的审美关系,教师对学生反馈的审美关系,等等。显然,这些审美关系中,学生这个审美主体是最关键的。学生是美的接受者、感受者和反映者,因而,教学必须使学生感到美、热爱美,从而正确的审美和努力地创造美。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大力发挥课外阅读的审美功能,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美的感受中收获知识,而且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美"的因素,让课堂教学"美"起来。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大力发挥课外阅读的审美功能,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美的感受中收获知识,而且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美“的因素,让课堂教学“美“起来.……  相似文献   

19.
审美教育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加入美学教育,使学生感受美、品味美的同时不断提高语文知识,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20.
审美教育,是整个语文教育的有机构成。语文教材反映着美的各种形式,直接表现艺术美,并折射着自然美、社会美等因素,这些因素渗透于语文教学过程中,相应地构成了语文审美教育因素。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审美的积极主动者。他们欣欣然趋向美、拥抱美,在物我交融中感受愉悦,在情感徜徉之中获得启迪。因此,首先要将学生转化为审美的主体,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