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72年,柴科夫斯基住在乌克兰卡明卡他的妹妹的庄园里写作第二交响曲。每天早晨,他常常到附近的森林里去散步,从一位会唱歌的守林人那里听到了许多乌克兰民歌,并和他交上了朋友。他妹妹家里的厨子彼得·格拉西莫维奇是个乌克兰农民,每当柴科夫斯基在钢琴上弹乌克兰民歌《仙鹤》时,他总要走到他身边,和着拍子唱:“这样站起来,这样用手捏。”尽管音不很准,却唱得别有风味。柴科夫斯基把他所唱的《仙鹤》曲调,用进了第二交响曲的第四乐章,使这部交响曲生色不少。居住在俄国西南部乌克兰一带的斯拉夫人,有“小俄罗斯人”之称;因此这部富于乌克兰…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柴科夫斯基作于1866年的《g小调第一交响曲》(冬日梦幻)四个乐章的曲式结构分析,阐述了柴科夫斯基在交响套曲的曲式结构上对欧洲音乐古典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并从中分析浪漫主义晚期以及民族乐派交响音乐的结构特征从而进一步探寻柴科夫斯基个人交响乐创作风格形成的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3.
如同莎士比亚的戏剧,柴科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歌颂了一个浪漫的足以战胜死亡的爱情力量。柴科夫斯基吸取了莎士比亚戏剧的基本情调,没有定义每个角色、也没有描绘确切的故事情节。高度对比的主题用米表达世仇的家庭和年轻人爱情之间的冲突。柴科夫斯基还描绘了温和达观的神父劳伦斯,是他调解着相爱者和残酷无情的社会环境。《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含有一个慢板的引子和奏鸣曲式快板乐章的音乐会序曲。(柴科夫斯基的标题“幻想序曲”意味着以一种自由和想像的方式处理音乐素材。)在欣赏《罗密欧与朱丽叶》时,我们能够把它看做一首感…  相似文献   

4.
柴科夫斯基创作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23是世界古典钢琴协奏曲中非常著名的一部,作品分三个乐章,本文从第一乐章的音乐结构、作曲技法、配器特点等入手,分析其多方面的艺术特征,希望为演奏、研究者提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5.
1869年,29岁的柴科夫斯基住在乌克兰首府基辅附近卡蒙卡地方他妹妹的庄园里。一天,他正在写作歌剧《女水神》的管弦乐总谱,忽然听到窗外粉刷墙壁的泥水匠哼唱的一支民歌,柴科夫斯基立即被这支淳朴优美而又婉转凄恻的民歌吸引住了。第二天,他找到了唱歌的匠人,把民歌记录下来,配上和声,收进了他在这一年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通过对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的创作背景及音乐中具体乐章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柴科夫斯基<悲怆>交响曲的音乐风格及这部作品带给世人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歌谣风行板     
1869年 ,柴科夫斯基还是一个29岁的青年 ,他住在乌克兰首府基辅附近卡明卡地方他妹妹的庄园里。有一天正在写作歌剧《女水神》的管弦乐总谱 ,忽然听到窗外粉刷墙壁的泥水匠唱着一支民歌 ,唱得那么动人。柴科夫斯基听得出了神 ,他被这支淳朴优美而又婉转凄恻的民歌吸引住了 ;它的曲调就在睡梦中也萦回在他的脑际。第二天 ,他找到了唱歌的匠人 ,把民歌的曲调和歌词记录了下来 ,马上配上和声 ,收进了他在这一年中编成的《俄罗斯民歌50首》(一本改编为钢琴二重奏的民歌集 )。两年以后 ,他在写作《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时候 ,又用这首民歌作为第…  相似文献   

8.
校园趣事     
<正>校园趣事不断,校园是一首歌,一腔一调,洋溢着快乐的乐章,让我撷取其中最美好的乐章,与大家分享吧。阵阵朗读声悦耳整齐,风儿轻轻地吹动着迎春花墙。那天的语文课也真是十分有趣。"今天我们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大家一定对美女蛇的故事很感兴趣,现在让我们加入自己的想象来描绘一下吧。"  相似文献   

9.
早上,我在家擦玻璃,一不小心,衣服被一颗铁钉划破了。“妈,您看衣服划破了,给补补吧!”我用手指着破洞对着妈妈嚷道。妈妈一边拧着手中的衣服一边说:“你也不看看,我哪里腾得出手来,你就自己补补吧!”我想,妈妈整天不是洗衣做饭,就是下地干农活,已经够累的了,还是自己学着补补看吧。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是世界教育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他于1918年出生于乌克兰一个普通的家庭里,初中毕业以后,在师资训练班进修了一年。17岁的苏霍姆林斯基就担任农村小学教师,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他一边教书,一边以函授的方式学完了语言文学系的全部课程。...  相似文献   

11.
最近,看到一档节目,郭德纲一上场就对王文林先生说:"你看咱们中国传统佳节快到了,咱们给大家拜个年吧!"说罢用手一指墙上贴的"福"和"春"字,观众的眼睛也跟着看墙上的字,老郭接着:"我来叫福!"用手一指王先生"你来叫春!"这神来一笔,惹得下边的观众一边鼓掌,一边捧腹!  相似文献   

12.
《第八弦乐四重奏》是肖斯塔科维奇最有代表性的弦乐四重奏作品之一。本文以第一乐章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乐曲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和声、主题动机等方面的分析,力图了解他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的文学象一盏灯塔,在悲凉的19世纪至20世纪,一直照亮着许多国家文学青年的人生之路。俄罗斯的文学大师们,他们不仅仅在文学上造诣深厚,而且在音乐方面也有很高的修养,并且为人们称颂。一代文豪托尔斯泰,一次他听了柴科夫斯基的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时,感动的泪流满面。他曾经对朋友说,我听了后已感受到灾难深重的俄罗斯人民,正在忍受着饥寒交迫,受苦受难。  相似文献   

14.
小朋友,万圣节又要到了!以前我们已经介绍过它的来历和相关习俗,你还记得吗?现在,让我们一边玩一边来重新温习一遍吧!  相似文献   

15.
送水壶     
几个大胆的学生终于笑出声来。那女同学窘极了,开始用手去擦眼泪,一边擦一边说:妈,不要,我不要,你快走吧。数学课上,刘老师正引导同学们讨论方程组,教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了。一个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大红色的开水壶,径直向坐在教室中间的一个女同学走去,一边走一边旁若无人地说:凤子,妈给你送水壶来啦。孩子们都愣住了。这个学校里  相似文献   

16.
一、积极的课前准备 这是一堂主要讲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创作风格与演奏要领的钢琴小课,上课形式为两人课,授课内容为<悲惨>第一乐章的引子部分.传统的专业技能课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学生一边弹奏,一边倾听教师讲演;一边学习,一边模仿,只要能完全按教师的意愿进行演奏,本堂课将很圆满.这种"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多少年来在专业音乐院校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7.
小朋友,上期我们一起动手画图写作文,觉得有趣吧?其实图画作文的内容很广泛,因为每一幅画就是一个故事,写下来就是一篇作文。你一边画一边写,写多了说不定你能写成一本“图画作文书”呢。这期我们继续学写“图画作文”。不过今天我们的画不用笔来画,而是用七巧板来拼。你听说过七巧板吗?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智力游戏,用七块图形拼拼摆摆,能拼出山水鸟兽、花草人物。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是一幅别具特色的画了。不信?那我们一起来做吧。本期赠送一套七巧板,仔细看看,你会发现有七块图形,它们是:五块三角形,一块正方形,一块平行四边…  相似文献   

18.
张陟 《儿童音乐》2010,(9):50-54
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柴科夫斯基及《1812年序曲》的创作背景。2、学唱音乐主题,联想乐曲所描绘的不同场景。  相似文献   

19.
小朋友们,喜欢玩音乐游戏吗?下面,有四首有趣又好听的歌谣,先来和爸爸妈妈唱一唱,然后,一边唱歌一边玩起来吧!  相似文献   

20.
素有世界四大顶尖音乐学院之一称号的乌克兰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管弦系长号专业教学大厅。一段悠扬悦耳的长号演奏结束,片刻的沉默后,片刻的沉默后,当主考人宣布“通过”时,李今鹏的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从2001年11月23日初来乌克兰到2002年22月26日考入乌克兰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预科班到正式考入大学一年级,并且成为颇负盛名的费奥德里·彼得洛维奇教授30年来惟一的中国弟子,李今鹏,这位来自中国的学子,仅用半年时间就走完了别的留学生需要两年时间才能走完的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国留学生写下了令人赞叹的一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