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通过对西方传统哲学与思想史中死亡观的清理与分析,揭示以往死亡观的局限,进而分析和阐发海德格尔死亡观的特点和深刻性:海德格尔通过“向死存在”的命题而将此在的两个根本特征与死亡的特征结合在一起,阐释“此在在根本上就是它的死亡”的深刻寓意。  相似文献   

2.
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存在乃是走向死亡的存在,即“向死而在”。死亡是此在的终点。然而。作为此在的终点的死亡。不间断地贯穿于人的存在中。死亡是人的存在的聂固有、最根本、最亲自、最本已的可能性。因为没有人可以代替别人去死,也没有人可以剥夺别人的死亡。直面死亡应成为此在由非本真状态向本真状态过渡的桥梁。承受死亡,体验死亡,“先行到死亡中去”,勇敢地承担起责任与自由,这才是人的存在的本真性。只有“直面死亡”。才能懂得生存的意义。才能更有意义的生存。  相似文献   

3.
康德哲学、存在主义思潮以及荷尔德林诗歌的影响是华莱士·斯蒂文斯诗歌呈现出海德格尔美学特色的原因,斯蒂文斯的存在、语言、家园观都与后者的美学有着相通性,而前者的诗歌对于后者的沉沦、虚无、向死生存也有着自己特色的演绎。  相似文献   

4.
依据海德格尔哲学理论,从“非本真向死而在”和“本真向死而在”两个方面比较分析张艺谋电影《活着》和黑泽明电影《生之欲》中主要人物的死亡观,可以发现两位电影导演在死亡观方面和哲学境界方面的不同。张艺谋电影中主要人物的存在方式是“非本真生存”,对待死亡的态度是“非本真向死而在”,即中国人的世俗哲学“好死不如赖活着”。而黑泽明电影中主要人物的存在方式先是“非本真生存”,直接面对自己的死时,对待死亡的态度转变为“本真向死而在”。两部电影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体现了电影艺术家在死亡观维度上的追问与反思,更反映出了黑泽明导演比张艺谋导演的哲学观念要深刻。  相似文献   

5.
康德哲学、存在主义思潮以及荷尔德林诗歌的影响是华莱士.斯蒂文斯诗歌呈现出海德格尔美学特色的原因,斯蒂文斯的存在、语言、家园观都与后者的美学有着相通性,而前者的诗歌对于后者的沉沦、虚无、向死生存也有着自己特色的演绎。  相似文献   

6.
结合《死,而后生》的总结,依据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等哲学家的主张,从精神、记忆与有死三个方面对人的特质进行了研究.通过揭示常人沉沦在世,指出“良知的呼唤”与“终极关怀”可以帮助人找回自身的尊严与特质,过富有意义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查克·帕拉纽克于1999年发表的小说《幸存者》是一场关于"死亡"的不同意识间的对话。虽然作者在篇幅上对不同的死亡观给予了平等待遇,但其在叙事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各样的"倒数"策略突显了作者在死亡观上的海德格尔情结。同时,作者又通过死亡过程中的"繁衍"行为和"艺术"追求来中和"向死而生"的悲观主义色彩,使"向死而生"这一死亡观在一场不公平的对话中取得了凌驾于其它死亡观之上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海德格尔在深刻洞明人类生存的状态后,发现艺术乃是人类的栖居空间之一。而作为真正作品的产生,同时亦是创作者自我最本己能在之显露。在海氏看来,这一创作者既要摆脱掉近现代个体存在者孤独的病症,又要超越平均的日常生活状态。而先行到死则是创作者自我达到最真实存在的可能与境界。概言之,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真我论的三大特征可归为:脱离孤独;超越沉沦;先行到死。  相似文献   

9.
西方传统哲学一直走的是主客二分的道路,天人相分,而海德格尔反转了这一路径,从“此在”中引出了人与世界互含统一不可分的理论,即主张天人合一.而要天人本真的合一,又必须先人是人,即人脱离其首先的常人状态,去本真的存在,这一过程海德格尔又是通过“向死存在”最终完成的.也正在此意义上,海德格尔的哲学,特别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与东方的哲学有了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0.
贾平凹长篇新作《秦腔》从叙事动机和创作目的来说,是为故乡“树碑立传”,是“为了忘却的回忆”。作品中两个主要人物形象夏天义、夏天智均以悲剧死亡结局,这决非单纯生理意义上的死亡描写,而是包含了海德格尔所说的“向死而在”的哲学内涵。死亡叙述由最初的生命体验辐射到社会文化层面,最终上升为一种悲悯美学。  相似文献   

11.
对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来说,人永远是最高的原则。正视死亡,热爱生命;不放弃抗争,也不轻言牺牲,是鲁迅的壕堑战术,也是他的生存哲学。在“死”的阴影面前,鲁迅的“赶紧做”是对生的留恋,也是对死的抗争。鲁迅对人的思考是以生命为本位,因此对中国在几千年极权统治下的屠杀、暗杀与酷刑问题特别注意,对害着革命热的中国问题也有独特而深刻的认知。对于死亡,鲁迅抱着明知是“坟”还要“走”下去的态度。在这个意义上,鲁迅的“过客”论与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论有着内在的契合与神会。  相似文献   

12.
菲利普·罗斯的《普通人》彰显出强烈的死亡意识。小说刻画了主人公在面临死亡时焦虑、恐惧的心态,也叙述了主人公力图超越死亡的心路历程,这一切都体现了罗斯在哲学意义上的"先行到死"的观点。这种观点与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对死亡的看法是相通的。"先行到死"观源自于罗斯自身的犹太性,其最终意旨是"超越死亡"。  相似文献   

13.
《活着》一转余华前期的冷漠叙事风格,对主人公福贵苦难命运的展示中注入了无限温情与思考。在海德格尔"死亡哲学"观引导下重新解读这部作品,可以发现人物们依靠死亡从沉沦状态完成觉醒,又从忍受苦难到乐观执著地走向"向死而生",二者共同构成了《活着》独有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4.
《宜宾学院学报》2019,(1):73-79
"异化"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论述的核心问题,他站在存在主义哲学的立场,对沉浸在日常生活的虚假"安宁"中的"常人"进行了解构和批判。海德格尔认为,人从本真的"此在"沉沦为平均化的"常人",其根源就在于对自己"被抛"处境和"生"的有限性的焦虑,亦即"畏死"。常人统治下的日常世界表现为闲言、好奇和两可,在这样的世界中,一切真相都被遮蔽,自欺欺人的常人讳谈生死,然而这并不能阻挡死亡必然性的到来。因此,唯有重拾对"死"之"畏",直面恐惧,"此在"才能从异化状态回归本真。  相似文献   

15.
庄子喜欢谈死亡.这一点与孔子不同。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问题就这样回避了。而庄子的逻辑.懂得死,生就不成问题。读他的《大宗师》了解他的生死观:把困扰一切生命的痛苦——生死.定义如昼夜更替.不必好昼恶夜.生则重生.死则安死。其实庄子和儒家一样同属自然主义的态度,但从根本上说.儒家文化关怀人的现世生活——“乐天知死”。  相似文献   

16.
屈原作品所表现的死亡意境,是诗人死亡观的艺术体现,是诗人人格境界的艺术转化,它蕴含着诗人对死亡的独特理解与阐释。诗人的死亡观既受孔子、孟子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又有庄子死亡观的渗透。屈原对于以死殉节的坚定选择是儒家“内圣外王”、道家“无待而游”人格境界的双重体现。  相似文献   

17.
保罗.科埃略在《韦罗妮卡决定去死》中呼吁人们勇敢地面对死亡,本真地生存,积极地完成自己"独特之生"。这一对于死生的理解与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核心概念——向死而生非常接近。韦罗妮卡沉沦于一成不变的日常生活中失去了本真自我而决定自杀。在维莱特精神病院她经历的死亡意识实验,却使她发现了生命的意义,并由此实现了生命从沉沦到本真生存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8.
向死而在是海德格尔死亡的现象学考察的核心问题.在死之悬临之中所显现的是生,而此种生的前提是现象学意义上的死,是入死出生,是在打断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维度而敞开的第四维的时间性的生.向死而在的生是无人称的,是余在,是Dasein的进一步改写.向死而在的余生召唤着第四维生命的打开,余生的保持就是进入第四维.余在是第四维生命的存在,是新的时间,是余化的生命存在,这是余在对海德格尔死亡的现象学问题重构.  相似文献   

19.
很多人认为,海德格尔执着于用语言显示存在,而老子和庄子则主张摈弃语言才能把握“道”本身,其实,这是武断的结论.海德格尔和老庄都试图超越主客二分,他们都反对用主体性的语言来把握“道”和“存在”,推崇自然流露出的“无心之言”.此外,海德格尔与先秦道家的语言观也有很大差异,海德格尔的“语言是存在的家”这个命题使得“存在”这个终极视域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其原本性.而在老子、庄子看来,某种语言是否能够开启道境,不取决于它的形式和修辞手法,而取决于言说者是否去除了“成心”.海德格尔与先秦道家语言观差异的根源是中西语言结构的差异,在西方,“存在”必须通过语言呈现,但由于西方的日常语言本身预设了主客二元对立,所以海德格尔不得不借助于类似于汉语类比思维的“诗言”来彰显“存在”.  相似文献   

20.
近代汉语中 ,“死”有一个常用义 :呈现死的状态。它包括现代医学说的假死和昏厥。元曲中“死了还不死”一句 ,第一个“死”意思是呈现死的状态 ,第二个“死”意思是死亡 ,生命终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