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同两年前的“九八”抗洪报道一样,今年七、八月间,陕西新闻工作者又一次经历了一场抗洪救灾战斗的洗礼,奏响了又一曲新闻工作者的赞歌。 今年7月中旬,陕西安康地区发生特大洪水,并引发泥石流灾害,损失极为惨重。特别是紫阳县的灾害,为该县四百多年来最大的一次,洪水、泥石流所袭之处,农田、村庄、公路及水电设施荡然无存,全县有213人丧生,近2万人无家可归。这场不可预测的特大灾害,惊动了国务院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并通过新闻媒体传遍全国。 面对这场特大灾害,陕西新闻界纷纷出动,打响了抗洪救灾的战役报道。灾害发生…  相似文献   

2.
2010年,重大自然灾害在我国境内频繁发生:年初,新疆连续遭受9次大范围寒潮冰雪天气过程,西南五省区遭受秋冬春连旱;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6月中下旬,南方11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滑坡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如何预防灾害的发生,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建立健全灾害档案管理制度,显得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把一些无法预测的、难以预料的、突然发生的事件称之为突发事件。如火灾、海啸、地震、洪水、泥石流、坍塌、交通事故等自然灾害,还有像"9·11"那样的恐怖袭击。由于这类事件的发生不可预见,作为摄影工作者,一般也不会有准备地录制或拍摄出完整的影像资料。但突发事  相似文献   

4.
去年9月12日凌晨2时,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境内的波(密)墨(脱)公路工地的工棚里,疲劳的筑路工人们睡得正香。来这里采访、同工人们睡在一起的新华社西藏分社藏族摄影记者才龙,在睡梦中突然听到山谷的流水中,夹杂着轰隆轰隆的石头撞击声,偶尔还有震颤的感觉。自幼生活在西藏的才龙,深知这一带常有泥石流发生,立刻警觉起来。他翻身下床,叫醒同住的一名汉族记者和两名工人,拿着手电筒来到河边,只见原来清澈的河水,已变得异常混浊,显露出泥石流的征兆。他们立即把熟睡的人们叫醒,迅速向安全地区撤退。当他背  相似文献   

5.
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爆发特大泥石流.泥石流冲进县城,造成舟曲5公里长、500米宽区域被夷为平地,并截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舟曲县档案局克服职工及家属共十人不幸遇难的巨大悲痛,一边抢险自救,一边进行灾害应急排查、防范次生灾害发生,抢修受损的档案保管基础设施,确保了35914卷档案的安[1].  相似文献   

6.
陈楠 《兰台世界》2010,(12):48-49
本文通过特大山洪泥石流事件分析了泥石流发生时可能对档案馆和档案造成的损毁情况,剖析了部分档案受损的原因,从基础设施建设、规章制度、风险意识和人员培训、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档案安全保护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观周刊》2010,(29):25-25
当泥石流,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一次次肆虐地球,生态环境保护的课题更加急迫地摆在人类面前。日前,云南永胜县程海螺旋藻产业联合会成立,并向社会郑重承诺:一定要像保护自己的母亲一样,保护程海湖,  相似文献   

8.
在我25年的军事记者生涯中,经历过多次险情:1996年8月赴西藏边防部队采访,泥石流将川藏线冲垮,我的腰椎被颠错位,双腿几乎瘫痪;2007年11月采访济南军区"铁拳-2007"军演,遇到险情差点"光荣"……2010年我在军事演习现场采访的又一次遇险,而是发生在波涛汹涌的南中国海上。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特大山洪泥石流事件分析了泥石流发生时可能对档案馆和档案造成的损毁情况,剖析了部分档案受损的原因,从基础设施建设、规章制度、风险意识和人员培训、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档案安全保护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去年六月,北京市的一些地区发生特大暴雨灾害,新华社播发了下面一篇电讯稿: 北京市发生特大暴雨灾害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6日晚到11日晨,北京市发生特大暴雨灾害,据到今日为止的统计死亡22人,失踪6人。今天北京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了抗洪救灾问题。据悉,这次暴雨面积达2300多平方公里,为百年一遇的高强度降雨,灾区范围内有10万人。密云、怀柔两县的北部山区受灾最大,延庆、海淀、昌平、门头沟次之。发生泥石流133处,冲毁农田6.8万亩,房屋691间,公路409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