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昆冈书院和三都书院是普宁教育的摇篮,但随着现代教育的兴起,普宁的书院教育逐渐趋于没落。主要梳理了昆冈书院和三都书院的历史概况及基本现状,并对当前普宁古书院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清代是书院发展的鼎盛时期,又以广东地区最为繁盛。从清代广东书院的历史发展、广东书院与清代广东学术源流的关系、清代广东书院的教育特色、清代广东书院的社会影响、清代广东书院人物研究等五个方面梳理清代广东书院研究文献,发现以往对清代广东书院的研究多是片段、零碎的,缺乏系统、动态的研究,对清代广东书院的地方特色研究也不够深入。今后可尝试多学科研究法来研究清代广东书院,使之呈现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局面。  相似文献   

3.
据不完全统计清代贵州共创建和修复书院175所,清代贵州各地书院总的来说藏书规模都不大,藏书的来源主要有官府置备、社会捐赠、书院自置三种途径,一些书院还设置了专门的藏书阁以保管藏书,并制定了管理制度。清代贵州书院藏书不但保存了大量文化遗产,还促进了贵州地区人才的培养,为贵州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贵州地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据不完全统计清代贵州共创建和修复书院175所,清代贵州各地书院总的来说藏书规模都不大,藏书的来源主要有官府置备、社会捐赠、书院自置三种途径,一些书院还设置了专门的藏书阁以保管藏书,并制定了管理制度.清代贵州书院藏书不但保存了大量文化遗产,还促进了贵州地区人才的培养,为贵州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贵州地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清代的承德书院始于乾隆时期,止于清末书院改制,共一百多年时间。清代的承德书院随着避暑山庄的兴盛而兴起,为承德地方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也为当下承德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清代广州书院在发展进程中逐步构建起一个层级书院网络,并通过这个网络影响和带动了广州乃至广东的文化教育发展,并有效地调动起商人阶层的求学积极性,争取到商业资本对书院发展的支持。清代广州书院城市化的形成主要得力于清朝的书院政策和科举制度的强力作为,也得力于官、绅、商的有效互动。清代广州书院城市化使书院的社会功能转向了协助地方官府规范和引导区域文化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7.
清代丽江地方政府竭力发展儒学,创办学宫,创建书院,广设义学,为地方培养了大批士人,提高了丽江各族人民的文化素质,推动了丽江各民族的融合,促进了丽江风俗变迁。移民、官员提倡、乡绅支持等是清代丽江儒学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书院肇始于唐,而发展于宋、元、明,至清代而达到鼎盛时期.在清王朝存续的260多年间,全国各地修复和兴建了大约5000所书院,这些书院分布在大江南北、白山黑水之问,遍及全国城乡,成为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教育及学术研究中心,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及文化的传播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清代书院的发展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自乾隆以降,清代书院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新时期,逐渐形成了以官办书院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办学体制.  相似文献   

9.
敬敷书院考     
敬敷书院是清代安徽省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官办书院。在清代,敬敷书院曾伴随着琅琅书声与淡淡墨香,成为名流学者们的讲经论道之所、文人学士们的向往之地,其所承载的精神气质和文化使命影响巨大。探索敬敷书院的办学历程,对于了解安徽清代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就敬敷书院的创办与移建、管理组织、教育特色作些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10.
敬敷书院考     
敬敷书院是清代安徽省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官办书院。在清代,敬敷书院曾伴随着琅琅书声与淡淡墨香,成为名流学者们的讲经论道之所、文人学士们的向往之地,其所承载的精神气质和文化使命影响巨大。探索敬敷书院的办学历程,对于了解安徽清代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就敬敷书院的创办与移建、管理组织、教育特色作些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11.
崔来廷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1):142-143,145
中国古代书院教育肇始于唐朝,止于清末,拥有长达一千余年的历史,在科举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清代是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鼎盛时期,地处岭南一隅的广东省拥有书院达500余所,其书院数量之多堪称全国之冠。以清代广东书院为范本,对清代书院的办学体制、经费投入与经营机制、经费支出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进行考察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清代,湖北地区书院通过祭祀活动,传播儒家伦理观念,引导士人对儒学的追求。本文探讨了书院祭祀活动的特点及社会意义,认为书院祭祀具有多样性特点,书院的祭祀影响波及地方社会,发挥了社会教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莲池书院是清代在保定设置的直隶省最高层次书院。在莲池书院的教学活动中,名师讲学为学生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学环境优美,师生关系融洽,特别是其供祀活动具备多种教育价值与作用。所有这些,都反映了莲池书院作为清代地方官方书院新旧交替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4.
清代是侗族地区书院发展的鼎盛时期,书院的发展对汉文化在侗族地区的传播,对培养人才、促进侗族地区社会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清代侗族地区的书院教育独具特色,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沈起元是清代前期著名的官员和理学家,为官期间,重视教育,特别是在书院教育方面卓有成就,曾先后执掌多所著名书院,尤以在娄东书院的成就最为突出。作为其书院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沈起元执掌娄东书院三年,是其理学思想发展与传播的一次充分实践。他为书院生徒制定的《娄东书院规条》,推动了娄东书院的发展。娄东书院后来发展成为江南地区的著名学府,沈起元实具有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16.
清代书院的经费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的繁荣时期,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书院经费运作形成独特的体制。探讨清代书院经费的来源、管理、经营、使用的特点,透视书院经费运作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当今教育改革和鼓励社会兴学助学给予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清代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的繁荣时期,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书院经费运作形成独特的体制。探讨清代书院经费的来源、管理、经营、使用的特点,透视书院经费运作的成功经验,能为当今教育改革和鼓励社会兴学助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清代陇西文教繁荣,先后重修了崇文书院和崇羲书院,新建了南安书院和襄武书院,为当地人才培养、士风培育、学术交流、民风导引和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重点探讨了清代陇西书院设置、办学定位、经费筹措、教育影响及传承情况。  相似文献   

19.
清代陇西文教繁荣,先后重修了崇文书院和崇羲书院,新建了南安书院和襄武书院,为当地人才培养、士风培育、学术交流、民风导引和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重点探讨了清代陇西书院设置、办学定位、经费筹措、教育影响及传承情况。  相似文献   

20.
书院以其弘扬儒学传统、讲会论辩、祭祀先贤、收藏典籍等特点,成为中国官学的有效补充。清代苏州书院发展繁荣,官学化特征显著,成为科举制的附庸,为国家和地方培育了众多优秀人才,书院的繁荣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和促进了苏州科甲盛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