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大量公民走出国门和国家利益日益全球化,中国海外公民和法人的权益受到侵害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大。本着“外交为民”的民生关切原则,中国政府加大了领事保护的力度,整合相关资源,为海外公民提供更加全面、更加人性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绑架、扣留、自杀、他杀、诈骗、车祸、火灾、海难、恐怖袭击、劳务纠纷……随着包括中国留学人员在内的海外中国人一次次发生不幸,这些词语,也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问题,成为国人揪心的问题之一。“中国公民在海外与危险无涉”的观念正在逐步改变,以“以人为本”为执政理念的中国政府开始更加重视“应对海外中国公民安全事件”这一既老又新的课题……8月2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第十次驻外使节会议上有一番令人印象深刻的谈话。他强调,必须增强保护中国海外利益能力,要始终将国家和民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外交工作的出发点和归…  相似文献   

3.
【时事综述】1.为民外交2004年中国外交的一个突出主题是,贯彻“外交为民”的工作宗旨,积极维护我国境外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随着中国的发展和与世界联系的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和企业走出国门。与之相伴,中国公民在海外遭遇突发事件、中资公司与当地的经济纠纷与摩擦事件激增。保护海外公民、华人和侨民权益在中国外交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海外中国公民,包括港澳台同胞的安危冷暖,并多次作出具体指示。中国政府,特别是涉外工作部门,千方百计地维护境外中国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较好地处理了在伊拉克、巴基斯坦…  相似文献   

4.
《神州学人》2008,(9):47-48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走出国门.出境人数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公民在海外的领事保护和协助问题也备受中国政府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留学生安全是中国公民海外安全的一部分,也是当前中国领事保护重点。中国是世界上在海外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但是,当前留学生海外安全状况令人忧心。政治性、刑事犯罪性和意外伤害性三类风险正威胁着留学生.内生性风险是留学风险的主要诱因。因此,提高留学生安全意识,健全留学生安全应对机制是留学生、家长和政府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6.
《宜宾学院学报》2016,(2):90-96
中国有着规模庞大的海外利益,拥有"侨乡"之称的台湾亦然。两岸在保护海外公民利益的过程中都遭遇到了各种困难,但又各有优势。中国驻外机构主动为台湾同胞提供了海外公民利益保护,中国台湾的官方和民间机构也为海外大陆同胞给予帮助。为了更好地保护海外公民利益,海峡两岸开展机制性合作既必要又可行。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公民个人信息存在安全问题,导致人们的隐私受到威胁。对此我们要尽快对公民个人信息作出准确界定,并增设新的规定范围,出台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法律规定,才能让公民权益得到有力维护。本文首先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概述,然后分析了刑法保护实践中面临的困境,最后总结了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领事通知权”是领事保护职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助于被限制或剥夺人身自由的海外中国公民在接受国境内获得及时的领事协助及公正和人道主义待遇.48个中外双边领事条约(协定)中均做出相应规定.现行规定在“条款标题和结构编排;权利范围及具体实施;国内适用条款;权利救济”等方面存在缺憾.本文在条款彼此借鉴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建议:为提升对该权利的保护意识,条款标题宜统一为“领事通知权”,结构编排宜统一设置在“领事保护”部分;基于海外中国公民权益保护的需求,权利内容在范围上不应过窄;为提升条款在实践中的可适用性,权利的具体实施应予细化规定;权利内容的扩展应合理以免领事执行职务时干涉接受国法律程序;接受国国内适用条款应表述严密以免实践分歧影响对权利的保护;权利受侵犯后的救济应做出规定.  相似文献   

9.
私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公民财产权是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因此,研究公民财产保护的哲学基础以及公民财产权的基本内涵,分析保护公民财产权对社会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各个方面的价值功能,并分别从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经济法、程序法等多个角度对公民财产权提供有力的保障机制,旨在维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权.  相似文献   

10.
袁学飞 《教学月刊》2006,(11):47-48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人走出了国门。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近年来多次发生中国公民在海外遭遇绑架、恐怖袭击、意外伤亡等不幸事件。与此同时,我国政府更加重视维护海外的中国公民利益,我国外交部门在主舵外交大事的同时,也越来越关心一些“琐事“”小事”,凸显  相似文献   

11.
政治博客对公民现代政治生活的介入,激发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社会的“善治”,对公民的政治参与、政治公开化、公民自治、公民社会的成长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必将有力地推动政治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2012年11月,部分在新加坡的中国劳工争取权益的事件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劳工在新加坡所面临的权益保护困境。新加坡政府果断地处理,中国政府也积极介入,新加坡工会与本土保护外劳的社团也设法介入,并发挥积极作用;但都是事后介入,都未能彻底解决中国劳工在新加坡所面临的权益保护问题。如果能提前、积极地援引本土的劳工保护资源——类似新加坡这样的发达国家本身就有不少公益性社团,那么中国劳工在海外的权益保护工作将会事半功倍,中国政府在海外护侨的压力也将大大减轻。  相似文献   

13.
刘建 《中国德育》2010,(12):34-36
公民教育旨在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培养和引导青少年获得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价值观和行为能力。因此,公民教育历来就是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加强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社会合格公民”已经列入中国政府新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成为我国人力资源建设的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14.
台湾问题是“关系到我国领土完整的战略性、全局性问题”;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大业,对台方针政策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旅游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是经济质量与活跃度的重要标志。伴随着中国国民收入的增长与对外开放的推进,出境游的普及率逐渐提升,出境游客在中国旅游市场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与此同时,海外中国游客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对中国民众的生命、财产等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现有中国海外公民安全保障体制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应急性、对接性、时效性等方面仍存在缺陷,中国需在国际、国内、个人三个层次进行综合优化,构建完善的海外游客安全应急机制,为维护公民的海外安全提供制度保障与支持。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宪法修正案将原宪法第13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两者最人的不同就是其保护范围,前者仅限于生活资料,而后者却将生产资料纳入了保护范围。财产权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宪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合理保障可以有效的激励人们追求和创造财富的热情,  相似文献   

17.
月度扫描     
《留学生》2010,(12):4-7
深圳开始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 [经济日报]深圳市日前决定组织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孔雀计划”重点围绕深圳经济特区发展战略目标.以推动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等支柱产业.培育新能源、互联网、生物、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聚集一大批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空间中人的隐私安全保护逐步成为人类生产生活关注的焦点。网络隐私安全是国民安全与信息安全在网络空间中的交叉合集,隐私安全的保护是对互联网公共性这一乌托邦的消解。总体来看,网络隐私安全体系就是通过观念意识、技术工具和制度措施来实现公民在网络空间中的自由活动以及个人私密的数据信息不受外部威胁和内部侵害的稳定状态。从某种意义而言,网络空间是一个公共性与反公共性同时存在的场域。大数据技术治理驱动下的个体隐私保护旨在建立大数据技术与个体隐私保护之间的联系,通过大数据实现“技术治理”到“技术赋能”的转变。因此,要加强网络隐私安全观念的培养,提升网络隐私安全技术水平,对网络隐私安全进行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自21世纪以来,我国新一届政府采用了更加务实、自信、灵活与成熟的外交政策,不仅在国际上积极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而且在国内积极树立“外交为民”的新形象。自本世纪初,我国外交理念的为民意识日渐增强,政府在不断推出新举措使外交工作走进人民大众、贴近平民百姓的同时,尤其建立起了有效机制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和利益,从而使我国“外交为民”这一宗旨得到更为具体的体现和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走出国门的中国公民数量剧增,领事保护成为保护海外中国公民权益的重要途径.由于涉及到派遣国与接受国的管辖权,领事保护必须兼具国际法与国内法双重法律依据.针对中国领事保护立法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中国需要推动领事保护立法改革,从对外缔结双边条约和对内加强国内法建设两方面构建一个系统化、法制化的领事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