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著行 《学周刊C版》2019,(7):162-162
中国书法是以文字为创作内容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世界艺术门类中非常少有,也是中华"四大国粹"之一,书法进课堂体现了国家重视书法教育的理念。青少年通过对书法的学习可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同时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更确切地说是"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中国书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凝聚着千千万万华夏儿女的智慧结晶。青少年学习书法,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书法艺术。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学习书法,不仅能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而且培养了其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刻苦自觉的学习能力,同时对一个人的文化自信、道德情操、性格的形成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宏观上讲,对整个社会整体的文化自信,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教师》2013,(25):F0003-F0003
"湖湘书法教育展示研讨会暨李再湘书法作品展及新书首发式"在长沙市雨花区枫树山大桥小学举行,为大众呈现了李再湘先生教育与艺术纷繁而精彩的世界。此次研讨会回顾和展示了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书法课程对中小学生教育功能的挖掘与研究"的过程和成果,推出长沙市雨花区枫树山大桥小学书法教育的成功经  相似文献   

4.
尚意     
随着晚唐、五代时期的社会动荡,士族文化形态的根基受到了猛烈地冲击,在崇尚文治的宋代,社会文化形态逐渐完成了从士族文化形态向平民文化形态的转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艺用书法开始走向其后半段。在这种文化形态下,形成了以苏轼为核心的"新艺术运动",在书法方面崇尚学问气节,追求个性情性,从而开创了宋代平民文化形态下的"尚意"书法新风气。  相似文献   

5.
声音     
<正>书法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之一。学习书法的过程同时也是锻炼与丰富自己的过程。所以,在中小学阶段让孩子学习书法,就要培养他们做事专注、善于思考、坚韧不拔的好品行,促进孩子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经过书法学习、浸润过的孩子,他们有着与众不同的文化修养与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书法的学习需要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坚持不懈地练习,同时更需要科学的指导和展示的舞台,《江苏教育》(书法教育)犹如  相似文献   

6.
正在书法学习中,背帖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功课。初学者能否快速地掌握书法的特点,把字写得既漂亮又符合艺术要求,是每个书学者所追求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并非如此,初学者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归纳起来,最突出的是:怎么写也写不像,或者是临过的字会写,没有临过的字不会写。由此,在思想上产生了彷徨和困惑。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学会背字帖。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常用的是"化整为零"和"化零为整"的学习方法。"化整为零"的学习方  相似文献   

7.
社会的发展打破了文化垄断,大众对于高雅文化艺术产生了有效的需求,发展书法产业势在必行。书法艺术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发展书法产业应树立"大书法"的观念。本文介绍了"大书法"观念下,书法产业中的行业分类,分析了书法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及面临的问题,探讨了促进书法产业发展,政府和企业两方面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书法教学已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成了各个书法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在少儿书法教学过程中如何抓住一个"情"字来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书法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呢?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创设适当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不断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似乎已经知道,实际还不够清楚"的心境.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主动学习研究,进而解决问题.1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2013,(32):34-35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些绘画作品是从朝阳区第九届中小学生诗·书·画·摄影大赛优秀作品中挑选出来的,表达了同学们对党、对祖国、对首都、对学校的热爱,表现出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多样化的艺术追求,是同学们美好精神世界的展示,也是他们的艺术才华和创造能力的展现。本期重点选取了部分绘画作品,更多书法、诗歌、摄影等优秀作品将陆续展示。  相似文献   

11.
李康思 《广西教育》2005,(5B):45-45
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学习和探讨班级管理的学问和艺术,使班级的管理科学化与艺术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书法艺术经过历代的流传和书家的继承发扬,如今已形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由于其有独特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深受大众的喜爱.那么,怎样使选修书法的学生了解传统艺术的内涵?本文从书法的构成美、意境美、感受美的条件对书法选修课的学习进行论述,让学生明确掌握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是正确进行书法欣赏的基础,而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是感受书法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辅导员》2013,(21):34-35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些绘画作品是从朝阳区第九届中小学生诗·书·画·摄影大赛优秀作品中挑选出来的,表达了同学们对党、对祖国、对首都、对学校的热爱,表现出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多样化的艺术追求,是同学们美好精神世界的展示,也是他们的艺术才华和创造能力的展现。本期重点选取了部分绘画作品,更多书法、诗歌、摄影等优秀作品将陆续展示。  相似文献   

14.
书法学习、鉴赏、创作的过程,也是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的过程。在书法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寓美育于书法教学之中呢?书写汉字既是技术又是艺术,书法教师不仅要传授书法技巧,还要对书法艺术有足够的理解和较高的欣赏、感悟能力,更应该把自己定位为美的传播者,通过书法教学把学生带进美的意境,激发他们主动学习书法的热情和兴趣,让他们在枯燥的书法练习中,由"知之者"成为"好之者",再由"好之者"成为"乐之者"。  相似文献   

15.
李群 《小学生》2010,(5):38-38
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学问与艺术的创造和追求。如果掌握了这种学问和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  相似文献   

16.
复古     
北宋对晋人的推崇侧重于领略晋人的自由精神,开辟出了尚意书风,并进一步赋予书法以"人格批评"的含义,注重书法与个人学问、气节的关系。由于尚意书风理论存在一定的偏颇,从而产生了一定的流弊,宋高宗赵构开始对尚意书风进行反拨,最终在赵孟頫身上完成了书法等艺术方面的全面复古,使得书法的发展更加稳健。  相似文献   

17.
蔡茂凤 《小学生》2013,(11):120-120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是每个教师在教学上的追求。作为一名聋校教师,要转化问题学生,需要教师认真研究问题生心理,准确向学生传递信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理解、尊重、关爱、激励他们,使其克服障碍,树立信心,不断进步。要转化问题生,需要分析问题生成因,反思我们的教学,坚持分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  相似文献   

18.
作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两位杰出代表,苏轼与米芾在书法创作理念上追求自然天成、任性而为,书法目标理念追求不薄古人、大胆创新。他们的书学思想有重要的趋同性的同时,又有各自独立的书法识见:苏尊唐、米贬唐;苏重学问、米重技法;苏视书为娱事,米视书为正途。  相似文献   

19.
《曹全碑》书法艺术欣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隶<曹全碑>是隶体书法碑帖中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它自明代万历初年出土就受到文人墨客的高度重视,以其强烈的艺术魅力与独具的风格个性吸引着历代书法工作者和爱好者,也对中国书法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学习隶书的最佳范本.本文从多角度扼要论述了它的艺术价值与欣赏.  相似文献   

20.
墨海玄珠     
作为一门艺术,书法当"艺"进于"道",并以对道的追求为旨归。正所谓"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然而,当代书法已为物欲所蒙,玄珠渐遗。本文将从文字与书法的肇始入手,深入书法创作的内在要求来探讨书法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