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苏联解体之初,国内外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的改制是一种进步,俄罗斯将回到"历史发展的主干道".15年后的今天,这种观点并没有得到俄罗斯大多数人包括学者的认同.在他们看来,苏联的解体是一种倒退,它使俄罗斯走上了反现代化、去工业化的道路.在今天的俄罗斯,认为苏联应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改革的人比主张按照资本主义方式改革的人多得多.他们从苏联解体中得出的主要教训是,"俄罗斯应该走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2.
苏联解体是20世纪国际政治发生的重大事件之一,造成这一事件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其中政治上过分集权、经济上成分单一,文化上过分专制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苏联解体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深刻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苏联解体原因的探析,研究者多是从纵向中来解析,从横向进行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视角.邓小平的两个"宣言书"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中国的改革开放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通过对同期苏联解决时代课题策略差异的横向对比中,得出了苏联解体的又一新的原因没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总结出了对我们的种种启示.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被人们称为20世纪的"历史之谜",不同学者对苏联解体的分析角度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同。文章从苏联的"政治合法性"角度出发,就苏联的经济绩效、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的"合法性危机"来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即没有实行马克思主义的宪政主义,没有实行宪政社会主义,结果导致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变异,最终走向解体。  相似文献   

6.
苏联解体的过程始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终结于戈尔巴乔夫的激进"改革".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观原因是主要的.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成功的,但仍需要从苏联解体中汲取教训,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防止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7.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随后俄罗斯联邦的白、蓝、红三色国旗取代了苏联的镰刀、锤子国旗,由此,苏联解体了.作为社会主义老大哥的苏联曾经辉煌一时,它的倒塌让多少怀有共产主义信仰的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也让多少仇恨共产主义的人"举杯互敬屠苏酒,席散分赏胜利茶".诚然,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长时间以来苏联经济矛盾、政治矛盾、民族矛盾以及军事问题在特定条件下的总爆发.不仅戈尔巴乔夫,斯大林、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都对苏联解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作为这一事件发生时的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他究竟该对此负多大的责任呢?为此.我们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苏联从1922年建立到1991年解体,每一位领导人上台后都会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斯大林上台伊始,就结束了列宁制定的"新经济政策",开始了"斯大林模式"。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上台,又开始了"赫鲁晓夫改革",接替赫鲁晓夫的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开启了"勃列日涅夫改革",而1985年的"戈尔巴乔夫改革",也最终没有让苏联走向强大,而是走向解体。那么,历届苏联领导人上台后为什么要对本国经济政策进行调整?这些政策是相互对立的还是有其内在的一致性?笔者认为,这些政策都有其内在的一致性,即苏联每一个国家领导人在国家经济建设上都面临着"强国"还是"富民"道路的选择,而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强国"之路,造成国进民退。本文就试图从"强国"还是"富民"的角度分析苏联历史上历次经济政策的变动原因,及对中国自1949年以来的经济建设形成一个比较认识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论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分析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对我国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苏联政治经济体制模式及其特点 ,蕴藏着诸多危机因素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由于苏联所进行的屡次改革没有奏效 ,造成了这些危机因素不断演化 ,逐渐形成全面的社会危机 ,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相似文献   

10.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民族发展的动态(发展趋向)和静态(特殊功能)两个角度,从理论和历史两个层面,回首探究它们与苏联解体之间的关系,认为民族发展在苏联解体过程中真正起着推动作用;苏联自始至终都潜伏着一种解体的因素,苏联的解体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斯大林时期长期的党和个人过分集权的执政体系是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也是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失败的重要因素.道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之一,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从道家治世的角度来看,苏联执政体系之所以会失败,主要是因为违背了"无为而治"、"上善若水"、 "取之予之"的治世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充分吸取传统哲学的思想,对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苏联的解体与以叶利钦为代表的苏联激进"民主派"的活动直接相关。本文着重研究苏联解体前后,苏联国内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所谓激进"民主派"政治崛起的原因、特点,以及这一过程对其他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特别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回顾并总结了自1991年苏联解体20多年以来,国内学者对苏联解体原因探讨的经历和现状,概述了七种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和平演变说"、"戈尔巴乔夫错误说"、"合力作用说"、"斯大林模式说"、"路线错误说"、"民族矛盾说"、"人民抛弃说",并分别介绍了其主要观点及代表学者。本文试图说明我国学者对苏联解体这一重大政治事件的反思是逐步深化的,并期望有新的研究成果问世。  相似文献   

14.
西方社会如何看苏联解体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和世界第二超级大国,苏联叱咤世界历史舞台半个多世纪,却在没有遭受任何外部军事打击的情况下,几乎在一夜之间突然瓦解,使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和不解。探求苏联解体的原因已是一个世界性和历史性的课题,而对于这个问题却又见仁见智。那么,曾与苏联对峙的西方社会是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的呢?西方社会的分析对我们研究苏联解体原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列举有关资料,以供研究者参考。1.认为戈尔巴乔夫领导的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不少人持这种观点。如美国《新闻周刊》1991年12月23日发表的一篇特稿认为,“没有戈尔…  相似文献   

15.
苏联解体、东欧易帜,在一定程度上是人民的态度决定的。针对苏联当时的状况,黄苇町曾写到:“苏联解体,苏共解散,其财产被没收……令人震惊的是,查封者不仅没有遇到任何有组织的反抗,在有关的历史档案中,也没有发现当时哪里有工人、职员、苏共党员们自发地集合起来,去保卫自己的区  相似文献   

16.
1991年,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了严重挫折.苏共的失败被认为是苏联解体这一悲剧的直接根源.而苏共的失败首先从思想领域开始,特别是戈尔巴乔夫等领导人极力推动"反思历史热"、借"反思历史"大搞政治清算和社会复辟,使错误的历史观横行社会,导致社会思想混乱、苏共自身丧失信仰,最终苏共在内外敌对势力的进攻下轰然崩塌.普京上台后,俄当局通过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整顿历史教材、成立总统直属委员会反击篡改和歪曲历史等措施,力图重新认识苏联历史,在思想领域"拨乱反正".  相似文献   

17.
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来说是特大的挑战,但是苏联和苏共没有把自己纳入全球化迎接机遇和挑战,结果导致生产力落后和经济停滞不前,苏共的腐败变质又使苏共严重地脱离了人民,这是二十世纪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两大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十月革命是布尔什维克党在特殊的历史关头所作的能动选择,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的统一,它并非制造出来的革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落后国家也能表现出无比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并非活不长的"早产儿"。苏联的演变和最终解体,并没有验证考茨基的"早产论",而是以惨痛的教训证明了十月革命道路的正确性。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来看,考茨基的"早产论"都是谬论而绝非妙论。  相似文献   

19.
"人本"、"民本"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人本"、"民本"的缺失是苏联解体的一个深层次原因。重新审视和解读苏联解体的这一原因及教训,能使中国增强对"人本"、"民本"的重视。中国正处于各种矛盾凸显期,切实保障民生,做到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才能使社会主义事业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0.
二战前后,苏联通过实施"自保政策"与"和平战略"确保了自身的安全与利益.但同时苏联的民族利己主义也出现了恶性的膨胀发展.为了自身的安全与利益,它由侵害周边小国的领土、主权和利益发展为损害盟国的利益、严格控制各盟国.苏联的这些做法影响消极且恶劣.究其原因,一是苏联没有摆正历史上形成的特殊地位;二是历史因素的影响,吸取苏联的教训,我们在处理对外关系时应始终坚定不移地执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