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中国的电磁辐射防护标准制定起步较晚,主要由卫生部制定.目前所用的有些标准年代较早,国内呼吁更新标准以适应工业、环境发展的要求.在更新标准的时候既要参考借鉴国际使用较广泛的防护标准,又要注意到国际和国内的不同情况,制定出真正符合我国国情的电磁辐射防护标准.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 ,电磁辐射防护标准及治理电磁辐射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育改革的新潮流和发展目标,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制定系列化的教师专业标准,推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成为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战略。专业标准以教学为中心,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构架了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内容,明确一名合格教师的道德坐标、知识坐标与能力坐标。  相似文献   

4.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输送对于国家参与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德国政府在国际组织人才发展上秉持一种长期导向的"螺旋"理念,并在实践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国际组织人才螺旋发展模式,为本国公民铺就一条内外联通、螺旋上升的可持续职业发展路径.从整体来看,螺旋发展模式涵括人才孵化、派出历练、回巢哺育、晋升与联结四个主要阶段.在每个阶段也都有着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工作机制.该理念及模式打破了一种单线型的职业发展路线,强调人员和知识的多向流动,更好融合了国家、组织和个人层面的利益."螺旋模式"在德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成效,德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人员代表性近年来从"量"和"质"上都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科技的发展使得家庭中使用的电器和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然而,科学研究表明,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不利。本文对家用电器电磁辐射对人身体的危害性进行分析,提出日常生活中防护电磁辐射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子产业及通信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本文简单介绍了电磁辐射的基本原理。通过实例引入生活中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有专家称这是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之后的第四污染。它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不可小觑。电磁辐射具有无色无味,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可以无形地在我们日常生活空间中穿梭、行走。从文中的人体电磁辐射的安全值与日常家用电器的对比中可以知道,电磁辐射与我们紧密联系。通过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阐述了生活中的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和现阶段的电磁辐射防护产品。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高压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产生的机理和高压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污染带来的影响及危害.说明了高压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的标准和管理,并通过实例分析了当前高压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的现状及影响,提出了电磁辐射防治的有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日、美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标准的制定者、标准的目的、标准的执行手段与程序、标准的特性等几个方面分析中、日、美三国现行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中我们发现:三个国家质量标准的执行手段与程序、标准的特性基本一致,似乎已达成国际共识;而标准的制定主体、标准的目的及侧重点则受各国的政治结构、教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受教育权和国际行动两个纬度梳理了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为推动全球教育公平的实现所做的巨大努力.以教育公平为切入点,本文简要回顾了比较教育研究对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并结合国际组织的有关文献和行动,剖析了国际组织推动教育公平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人口观的中国化历程始终贯穿了三条主线,三条主线分别是马克思主义人口观中国化的三个阶段、人口政策的三个侧重点以及指导思想的三次变化。三个阶段分别是马克思主义人口观的继承阶段、发展阶段和创新阶段;人口政策的三个侧重点分别是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的相协调以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口政策的指导思想分别实现了从"两种生产理论"再到"两种发展理论"到"以人为本"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人口观的中国化历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会随着国际国内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学,不只为了单纯地传授简单的地理知识,还要重视地理教育的本质及目标,以地理课堂独特的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时代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栋梁之才,这才是地理课堂的核心.教学的侧重点在"学"字上,学的侧重点在"育"字上,因此,在"育"字上下工夫是渗透爱国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的两个突出特色分别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目标,以学业质量标准来组织和优化评价方式.如何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课程实施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高中化学学科为例,通过国际比较,从"内容设计""水平划分"和"特征分析"等方面探讨与素养导向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研制有关的若干关键问题,以期在素养要素选择、规范表达和实践指导等方面为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的设计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的两个突出特色分别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目标,以学业质量标准来组织和优化评价方式.如何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课程实施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高中化学学科为例,通过国际比较,从"内容设计""水平划分"和"特征分析"等方面探讨与素养导向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研制有关的若干关键问题,以期在素养要素选择、规范表达和实践指导等方面为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的设计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的两个突出特色分别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目标,以学业质量标准来组织和优化评价方式.如何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课程实施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高中化学学科为例,通过国际比较,从"内容设计""水平划分"和"特征分析"等方面探讨与素养导向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研制有关的若干关键问题,以期在素养要素选择、规范表达和实践指导等方面为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的设计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的两个突出特色分别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目标,以学业质量标准来组织和优化评价方式.如何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课程实施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高中化学学科为例,通过国际比较,从"内容设计""水平划分"和"特征分析"等方面探讨与素养导向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研制有关的若干关键问题,以期在素养要素选择、规范表达和实践指导等方面为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的设计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熊晶晶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5):76-81,103,104
对当前中美高校教师发展的内涵、组织机构和项目活动三方面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由于中美高校教师发展所属阶段不同,目前两者在内涵上虽都涵盖了教学发展、组织发展、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四个方面的内容,但侧重点不同,美国更强调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中国更强调教学发展;在组织机构上,美国高校教师发展工作以校内组织为主要力量,而中国以高校师资培训网络体系为主要力量;在实施的项目活动上,美国比中国更具细致性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一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该标准明确提出"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应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这种理念不仅符合经济管理中"顾客就是上帝"的经营信条,也是"以人为本"、关心个人身心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二是自主管理,独立审核.每个组织的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由组织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旦制定,则要层层分解,做出承诺就要确保实现.  相似文献   

18.
易俊  杨娟  郑绍红 《教育与职业》2021,997(21):35-41
坚持文明互鉴理念、尊重认可彼此的文化传统是"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行动所必须具备的大局意识和价值理念前提.文明互鉴是以增进认同为基础、以共情为手段、以互补为方式、以互信为目标的具有实现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发展共促、信息共通、合作共赢作用价值的沟通民心的工程.文章提出共塑愿景——打造"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行动"认识共同体"、重构理念——以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支撑"文明互鉴"发展理念、构建联盟——以联盟推动国际合作的运行机制、共建标准——以资历互认夯实国际合作行动、合作共治——以"行动+宣传"塑造文明互鉴活力等深化"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中文明互鉴的途径,为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网络》2008,(1):24-25
2007年7月底,国际互联网标准化组织IETF在美国阿灵顿召开会议,宣布了中国的第四个IETF标准——RFC4925,这是由清华大学牵头的中国大陆第一个非中文相关的国际标准.CERNET2在"互联网IPv6过渡问题"中,提出的4over6的机制,得到了国际公认.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教育合作项目越来越来多,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近期获得了不少国际组织以及企业团体的教育资助.项目受益地如何有效地用好项目资助,使之发挥最大效益,并及时将项目产出转化为研究成果,促进当地教育改革和发展,产出"溢出效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在广西的实践探索,倡导一种以"融合"为基点,以"创生"为动力,以扩大效益和促进发展为目标,实现项目资助方和受益方双赢的项目工作理念及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