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企业中员工隐形知识的传播特点,通过比较隐性知识传播和传染病传播的相似性,建立复杂网络中含激励机制的员工知识学习者-知识传播者-知识免疫者传播模型(LDI模型)进行研究.分别分析了企业引入激励机制后非齐次性质度分布关联和度分布不关联的复杂网络的传播行为,从而得到企业激励机制对企业隐性知识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隐性知识传播的特点,总结出了组织内部隐性知识传播的一些影响因素,运用微分动力学模型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讨论了影响隐性知识传播的解的主要参数控制,通过案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最后提出了在传播过程中改进隐性知识传播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因为隐性知识的传播受其难以表达的限制,使企业知识管理不能有效地实现.本研究通过时经验类隐性知识的分析,建立了经验类隐性知识传播的触发模型,讨论了经验类隐性知识传播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便于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企业知识管理的经验类隐性知识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4.
组织内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激励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织内员工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共享对于组织的创新和发展至关重要.组织内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遵循一定的选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激励因素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激励过程,构建了组织内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激励量化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一种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5.
组织内部隐性知识传播模型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本文针对隐性知识的特征及其传播特点,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组织内部隐性知识传播的微分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影响组织隐性知识传播渐近解的主要参数控制,指出了一些改进隐性知识传播效率的途径。通过案例验证了所给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在深入分析创新型组织中隐性知识传播过程及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多主体的隐性知识传播模型,并运用Netlogo软件对创新型组织中传播者、学习者和免疫者3种类型主体的知识传播行为进行仿真,分析各因素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对隐性知识传播的影响程度,提出包括建立知识共享激励机制、提高组织成员学习能力等促进隐性知识传播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隐性知识传播模型及共享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性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存在形式,文中阐明了隐性知识的特征,建立了隐性知识传播模型,分析了影响隐性知识传播的关键要素及存在的障碍,并从知识链的角度探讨了隐性知识共享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8.
主体隐性知识转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将主体隐性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从隐性知识主体、组织、隐性知识受体三者在隐性知识转化过程中的行为角度出发,分析了主体隐性知识转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主体隐性知识转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从定量的角度描述了各因素对企业知识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主体隐性知识转移的博弈模型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在分析隐性知识及其主体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主体隐性知识转移的博弈模型。该模型将影响主体隐性知识转移的两大因素——经济利益与社会认可程度恰当地结合起来,从本质上把握了主体隐性知识转移的机制与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主体隐性知识转化的解释结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红 《情报杂志》2006,25(2):49-51
在阐述了主体隐性知识转化模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华一公司的具体实例,建立了主体隐性知识转化的解释结构模型,重点探讨了该方法的应用及结果分析,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