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对于小学一年级新生来讲,原地转法是一个教学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不厌其烦地讲解、示范,一遍一遍地纠错改正,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部分学生分辨不清方位;部分学生重心不稳;部分学生方位对了,却在转完后重重地在原地踏上一脚;部分学生甚至直接跳转过来。对此,通过调查研  相似文献   

2.
<正>一、"叫号接球"的传统游戏方法画若干半径分别为1米、6米的同心圆,将学生以10人为一组分为若干组,各组学生分别站在属于本组的大圆圈上;然后,学生依次进行报数,每个学生所报的号数即为自己的代号,然后各组选出一名学生持球站在小圆  相似文献   

3.
<正>一堂好课在于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紧密结合,让学生感觉到在课中有困难,有惊喜;有疲惫;流汗了,快乐了;学得愉快,教得有效。教师在体育课中能引导学生追求蕴藏在体育运动中的无穷乐趣,学生以一种坚忍不  相似文献   

4.
<正>一、监督策略(一)定期向教师汇报学生要主动向教师汇报体育作业完成情况。因为,如果教师主动联系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弊端:第一,学生多,无法顾及;第二,学生可能没有执行教师布置的作业,因此会撒谎;第三,教师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  相似文献   

5.
李通 《体育教学》2011,(8):79-79
一、对待学生——爱心 教师对待学生应该以爱心为最基本的出发点。为此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合理地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而且要做到:风天,让学生背风而立;热天,置学生于树荫之下;雨天,游戏于教室之中;冷天,考虑学生衣着是否单薄,更要以一种表扬、鼓励、引导、关怀、教育和帮助的平和心态对待学生。  相似文献   

6.
<正>一、"龙卷风"(一)游戏目的调动学生的练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快速奔跑能力和下肢力量,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7.
<正>一、"猫捉弹跳鼠"(一)游戏目的发展学生快速反应、变向快跑及躲闪能力,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二)场地器材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橡皮筋若干根。(三)游戏方法如图1所示,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两名学生在中间,一名学生扮"猫",一名学生扮  相似文献   

8.
<正>一、影响学生注意力的因素(一)学生方面1.生理特点年龄是影响注意力的一个生理性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会增长。如,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初中学生短,初中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高中学生短。  相似文献   

9.
<正>一、滚汽车轮胎运送篮球(一)游戏目的发展学生对力量的大小和方向的控制能力;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0.
<正>一、率先垂范,惩罚自己教育学生案例一:有一次,由于路上堵车,笔者上课迟到了5分钟,到场后看到学生依然在有序地练习,笔者很愧疚;集合后,笔者向学生做出了解释和道歉,并自罚20个俯卧撑,随即学生的掌声响了起来。(万立江老师提供)分析: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违反常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激发智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智障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笔者根据智障学生感知的特点,采用了一些游戏,有效地改善了智障学生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一、"陆地冰壶"(一)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提高学生的灵活  相似文献   

12.
<正>【案例一】(一)情景描述一堂接力跑练习课。比赛要求:每一轮按名次进行计分,三轮结束后,总得分多的队获胜。第一轮比赛开始,学生很投入,各组学生都在为自己的队员加油,课堂气氛较为活跃;第二轮比赛中,学生加油的声音明显比第  相似文献   

13.
<正>一、课前熟悉学生课前熟悉学生可以有效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融洽师生关系;还可以通过谈话简单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学生动态,以便于更好为下节课服务。在熟悉学生时,笔者的通常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正>一、评而有"道"1.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有效学业评价的重要保障武长河:教师要端正工作态度,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学业评价是激励学生学习的一把双刃剑,合理运用可以促进教学,反之则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正>一、"单腿撑编花篮"(一)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提高学生的身体平衡性,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意识。(二)游戏方法如图1所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名学生,并围成一个圈。在游戏前,第一名学生把腿搭在手腕处,第二名学生把腿搭在第  相似文献   

16.
<正>一、"走迷宫"(一)游戏目的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发展学生变换方向的能力。(二)游戏方法如图1所示,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个小组。在游戏前,学生将所有彩棒竖立在圆圈  相似文献   

17.
<正>一、"纵叉巧练碰脚尖"(一)游戏目的提高学生的纵叉能力。(二)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两人。在游戏前,学生脚尖碰脚跟与另一名学生面对面站立,并且两人的前脚尖相碰。  相似文献   

18.
<正>在跳绳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激发学生练习兴趣,让一年级学生快速掌握跳绳方法是我在本学期跳绳教学中的教学重点。通过深入分析教材内容,结合一年级学生情况,在教学中,首要解决有节奏  相似文献   

19.
<正>一、游戏目的(一)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垒球运动所带来的乐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掌握一些基本运动方法。(二)发展学生快速奔跑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反应能力和机智果断的  相似文献   

20.
<正>击剑运动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击剑运动是一项起源于欧洲的高雅的贵族运动,但同时,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击剑运动已经和网球、高尔夫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