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少次听到家长一边说着"初中知识太难了,除了语文我们都辅导不了了",一边却在抱怨孩子的语文成绩怎么比小学差这么多?作为语文老师也曾迷茫,为什么孩子们在语文方面看上去什么都会,但却看不到他们语文能力的提升呢?我想说:去到文本中寻找答案,捕捉那些不容忽视的解读细节,带领学生真正在解读中感悟、体会、思考、研究、成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笔者在阅读教学中有所困惑:为什么我们的阅读课花了极大精力去强调课文主旨,课上得热热闹闹,好像什么都被学生“感悟”到了,但过不了多少时日,这篇课文就被学生忘得一干二净;可是,老一辈的先生对他们几十年前诵读的经典诗文,却能一字不误地流畅背诵,且运用自如昵?我们语文教学的所谓“现代理念”到底有多少“理”?所谓“传统教学”就一点不值得“念”想了吗?  相似文献   

3.
祝辉 《学语文》2008,(6):8-9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困扰教师们的一个问题是.花了很大气力去讲的知识,学生却不能很好地运用它。为什么在语文学习中会存在已有知识与能力的生成困难?从认识论角度看,这与教育者头脑中的缄默教学观念和学生头脑中的缄默知识的干扰有关。因此.认识缄默知识及其对语文教学活动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难题: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知识,比如:怎样推敲字词,怎样分析句子,怎样选用阅读技巧等,但学生的阅读水平却与我们的期待大相径庭。为什么教给学生的阅读知识在实际运用中会出现这样的困难呢?内隐知识理论或许能让我们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受到的非议最多,语文教师也是最不好当的。学生在小学接受了六年的语文学习,究竟语文能力发展了多少?为什么孩子进入中学,"掉分儿"最多的是语文?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堂上讲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而学生却死气沉沉,神情淡漠。那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情感教育被抛弃的缘故。由此可见,寓情感教育于语文教学中是多么重要。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呢?  相似文献   

7.
韦兰珍 《学语文》2005,(2):14-14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教学不仅是为了传授语文知识,更萤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语文知识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常常可以看见这样一些不和谐现象:有人口若悬河,有人却呆若木鸡;或是你说你的,我想我的。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值得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关注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先生在成都教育学术研究报告会上曾经提出:为什么社会上、家长、包括不少学生都批评我们说,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总是老一套,质量不高啊?原因在哪里?老师为什么费力不讨好?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又指出:“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于是,课改以来在语文教学实际中语文知识教学有被边缘化的趋向,语文知识教学出现了一个尴尬的局面。那么.语文教学是否要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知识?该怎样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这些都是我们所要思考与探索的问题。本期的四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语文知识教学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读者朋友有所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已经意识到:“方法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教师的责任不是要教给学生多少现成的知识,而是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感悟,让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方法是软化知识、使知识转化为智慧的工具。没有经过方法软化的知识只能是死知识,即使学会了知识也并不聪明。教育的问题说到底就是教会学生学习与做人。那么在新课程中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呢?  相似文献   

11.
刘全明 《现代语文》2014,(1):123-124
袁微子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实质是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那么,什么是“语文基本功”呢?语文基本功就是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形成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素质。为什么“训练”昵?叶圣陶先生说:“就是要使学生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王栋生 《河南教育》2006,(1S):42-44
新一轮课改开始后,语文教学面临的仍旧是老问题,有一定工作经历的高中教师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语文教改一波接一波,而学生的语文素养却一届不如一届?学生的语文素养究竟从何而来?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究竟应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语言表达有限难?  相似文献   

13.
钟建 《中学文科》2006,(6):39-40
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做语文作业呢?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一、语文作业内容简单。二、作业形式单调。三、作业见效慢。如何改变语文作业“费时、效差、见效慢”的现状呢?我认为必须进行语文作业的改革:1.讲究语文作业的趣味性。2.追求语文作业的探究性。3.语文作业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4.注重语文作业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拥有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有人说:“积累是构建语文之塔的金砖。”的确,没有日积月累,就不会有学生深厚的语文功底。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重在教学生语文知识: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等,这些语文知识对语言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并不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必备基础。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没有学过语法修辞知识的人,完全可以凭着正确的语感使用母语阅读、说话和写作。而我们有多少语文基础知识得满分的学生却无法很好地运用自己的母语进行口头或书面的交际、交流。这与我们传统语文教…  相似文献   

15.
现在很多教师都很重视课前的预设,在备课中思考得更多的是"我该教什么?该怎么教?"而很少问自己:我为什么确定这些内容?为什么要这么教?这样教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有什么帮助?在教研活动中,一些教师听课也只关注教师是怎样教的,很少关注或不关注学生是怎样学的。这种做法违背了新课标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常见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却体现不足。  相似文献   

16.
朱宝庆 《甘肃教育》2014,(10):62-62
正一、存在的问题1.兴趣不浓,学习缺乏主动性,不爱学。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活泼、见多识广,但是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却未见得提高多少。课堂上,心不在焉、顾此失彼;作业中书写潦草、马虎应付者比比皆是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想方设法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学生为什么会对所学知识没有兴趣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学生的学习缺乏目的性,盲目被动,成绩差,压力大导致学生厌学。二是教师缺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早已颁布,然而语文教学现状仍然令人担忧,不少语文教师困惑了。其实,我们并不缺乏先进的理论,我们最需要的是在教学方式上自我反思,将理论付诸实践。语文是一门感性学科,需要学习者亲身体验、探究和发现,从而获得感悟。为什么语文课堂沉闷、学生学习无趣、考试效率低下?把语文仅仅当作工具、视为一种知识,不厌其烦地讲解演绎。铺天盖地做练习,这种单一的强化式接受学习和机械训练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现实提醒我们,在新课标背景下,语文应该重视发现式教学。  相似文献   

18.
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语文人格教育。所谓语文人格教育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传授、语文能力培养,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的活动。为什么要进行语文人格教育呢?  相似文献   

19.
常丽华 《成才之路》2011,(3):95-I0024
"语文"一词,《辞海》和《辞源》未收编作注。语文,顾名思义:"语"加"文"才是语文。"语"者讲话也,即口头表达;"文"者,文章也,属书面表达。在语文教学中,"语"和"文"本是两相兼顾,不可偏废的,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却重"文"轻"语"———忽视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原因之一:片面追求升学率。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是考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掌握与提高,而是从考试出题、  相似文献   

20.
45分钟的课堂教学,是我们塑造灵魂、启迪思维、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主阵地。为什么我们有时满腔热忱地走进课堂,但有的学生却提不起精神,恹恹思睡?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花大力气备课,而效果依然不理想?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把自以为好的东西教给学生,学生能力却依然平平?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有效问题,激发与引导学生思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