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信 《科学中国》2006,(3):13-13
细胞衰老是生物衰老的基本特征,是老年病发病的基本因素。人类体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端粒)号称“细胞的生物钟”。细胞越老端粒越短。  相似文献   

2.
人体生物钟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在按照自己的生物规律生活着,这种有节奏的生物规律像时钟一样呈现出周期性的运转,人们称其为“生物钟”。同其它生物一样,人的生命活动也随着时间做周期性的变化,被称为“人体生物钟”。人体生物钟有规律地制约着人的行为、生理和心理,认识和掌握这种自然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没有闹钟的铃声,你却每天按时醒来?为什么雄鸡啼晨,蜘蛛总在半夜结网?生物体的生命过程复杂而又奇妙,生物节律时时都在奏着迷人的“节律交响曲”。人体内的“隐性时钟”万物之灵的人类,同样受着生命节律的支配。什么是人体生物钟?有人把人体内的生物节律形象地比喻为“隐性时钟”。科学家研究证实,每个人从他诞生之日直至生命终结,体内都存在着多种自然节律,如体力、智力、情绪、血压、经期等,人们将这些自然节律称作生物节律或生命节奏等。人体内存在一种决定人们睡眠和觉醒的生物钟,生物钟根据大脑的指令,调节全身各种器官以24小时…  相似文献   

4.
龙明 《中国科技纵横》2010,(12):222-222
通过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详细阐述了现代文明对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影响,并从“生物钟养生”、全面均衡适量营养、适度运动及好的心情等多个角度提出应对之策,旨在为提高人类健康、生活质量和寿命及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景义 《知识窗》2006,(10):60-61
你是否听到身体里有“钟表”发出的滴答声?印度的医生早在几千年前提出的关于人体生物钟的没想,现在已被科学证实。没错,我们的身体里约有200个“钟”,每个器官都有一个对应的“钟”,每个细胞也有自己的“钟”,什么时间该干什么,生物钟已经帮我们安排妥当。只要掌握细胞的日程表,并按照这个日程表生活、工作,就能最好地利用每天的24小时,发挥身体的最大效率。  相似文献   

6.
奇幻画廊     
奇幻画廊经络波发生器实验证实,人体经络也是一种波。中医也有“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说法。此仪器可用各种波类和能量打通人体受阻的经络,从而实现人类医疗的划时代改进。陕西工学院机专41班弋战峰文长沙晚报谭谷泉生物钟仪只要你输入今天要于的事的文字说明,该仪...  相似文献   

7.
正春天的使者众所周知,我们人类的活动具有周期性,也就是所谓的生物钟。为什么倒时差让旅行者很难受?因为生物钟直接影响着我们体内血液成分的改变、激素分泌的调节、大脑的兴奋程度和食欲。但我们的生物钟却没有美洲旱獭的生物钟那么深奥,那么难以琢磨。  相似文献   

8.
对大多数生物而言,生物钟24小时一个周期。遗传学已经揭示在果蝇、老鼠和人类中发生作用的相关分子时计。  相似文献   

9.
人们早已公认人体有“生物钟”,但它确切的位置在哪儿一直是个谜。最近发现,人体“生物钟”位于视交叉上核的区域。视交叉上核区隐藏在脑内深下部,与眼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基金》2024,(1):217-222
<正>2024年2月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了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为:人工智能大模型为精准天气预报带来新突破、揭示人类基因组暗物质驱动衰老的机制、发现大脑“有形”生物钟的存在及其节律调控机制、农作物耐盐碱机制解析及应用、新方法实现单碱基到超大片段DNA精准操纵、揭示人类细胞DNA复制起始新机制、“拉索”发现史上最亮伽马暴的极窄喷流和十万亿电子伏特光子、玻色编码纠错延长量子比特寿命、  相似文献   

11.
科技快递     
日本神户大学冈村均教授最近发现,哺乳动物的皮肤组织里存在有生物钟,而且与脑内的生物钟步调一致。这一发现有可能用于诊断由生物钟紊乱导致的各种病症。冈村均教授在对老鼠的实验中发现,老鼠的皮肤粘接组织的成纤维细胞里有大量的生物钟基因存在。他把存在于丘脑下部的生物钟叫做“母钟”,把皮肤等组织细胞里的生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生物钟你只要稍加留意便会发现你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有个“预定时刻表”在支配着。什么时候饿了想吃;什么时候困了想睡;什么时候又会自动醒来,体内生物钟都有个“安排”。为迎接每个动作,生物钟都作了许多“准备”。例如为迎接吃饭这一动作,饭前大脑的食欲中枢(食欲钟)便兴奋起来,肠胃的蠕动加快,各种消化腺的分泌加强等。为迎接就寝这一动作,  相似文献   

13.
菠萝 《百科知识》2021,(1):50-51
四年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三位美国科学家,因为他们发现了控制生物钟的分子机制.这个发现非常重要,因为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体都有一个内部的生物钟,以适应地球自转和昼夜变换,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吃喝拉撒睡,无一不受到生物钟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生物钟,也叫生物节律、生物韵律,指的是生物体随时间作周期变化的现象,包括生理、行为及形态结构等。生物钟对人健康的影响非常巨大,整个人类都是以24小时为周期进行作息,人体的生理指标(如体温、血压、脉搏),人的体力、情绪、智力和妇女的月经周期以及体内的信号(如脑电波、心电波、经络电位、体电磁场)的变化,都会随着昼夜交替作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生物体本身都有其固有的生物周期,一天之中,各种生理指标都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变化。“生物钟”学说与药理学结合,产生了“时辰药理学”,这是药学科学中一门十分时髦的学科。  相似文献   

16.
前沿     
中国研制出有效治疗吸毒“心瘾”的基因药物一种可以有效改善吸毒者身心依赖的基因药物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研制成功。目前这项名为“戒毒反义核酸”的研究成果已经获国家专利。由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王正荣教授指导的课题组历时两年完成的这项戒毒新策略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项目。它可有效改善吸毒者的身心依赖,解决吸毒者心理成瘾这一全球性的戒毒研究难题,具有使吸毒者彻底脱毒的效果。王正荣的课题组采用阻断生物钟基因表达的基因疗法,对小鼠进行戒毒实验,发现可以阻断生物钟基因参与调控的药物成瘾途径,使药物的心…  相似文献   

17.
地球上的生物,从变形虫到人类,体内几乎都存在着一台24小时调节昼夜节律的生物钟。生物钟按照大自然的节奏,优化着一天的作息安排,决定着产卵孵化、开花生长、鸣叫歌唱或外出觅食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18.
漫谈生物钟     
各种不同生物体内部有自己的“时间表”,并按照这个时间表进行有节律的活动。生物节律的周期可以是一昼夜、一个月,一年或一年以上。人们把这种存在于生物体内部保持时间或维持节律的机制,形象地称为“生物钟”。其实,生物钟是很普遍的生命现象,并不神秘,不仅高等生物有,而且很多动植物,甚至菌类也都有这种现象,远在生命起源的  相似文献   

19.
每逢世界杯或《绝命毒师》等热播节目上演时,一些拥趸便忍不住要熬夜以先睹为快。这样冲动的结果是,整日变得昏昏沉沉外加一双与众不同的熊猫眼--你的生物钟全乱了!生物钟一词我们早已熟悉,作为生物体内一种无形的“时钟”,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然而,生物钟的功能究竟有哪些?它为什么对健康如此重要?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并不了解。  相似文献   

20.
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生物钟而设计的生物钟提示仪,可放在眼镜上、别针上或耳朵里,合理安排你学习不同知识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