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媒体教学必须坚持教学的主体性原则,与其他教学手段一样,必须体现生本主义,但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貌似活泼的学习气氛和令人眼花缭乱的表现形式。其实,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学生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学到些什么,更要考虑:学生会看些什么,会听些什么,会说些什么,会想些什么。如果多媒体教学中仅有教师的演示,而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实践,那么,它与人们常批评的“填鸭式”教学是没有多大区别的。笔者认为,运用多媒体教学是一项系统过程,从课件制作到课堂操作、作业练习,…  相似文献   

2.
很少有人会去关注校园植物。一般情况是这样的:人们从一棵树或一丛花旁边走过,不会有什么感觉,走过就走过了,没有人会去思考那些花花草草与写作有什么关系。这是非常可惜的。  相似文献   

3.
李裕民 《广东教育》2005,(11):49-49
1.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在“背”着新课程的同时还“抱”着旧课程。实行了20多年的高考制度已经造就出极为固定的、功利化的教学模式,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练什么。教师们已经太习惯按应试教育的思维指导教学了。如果高考一卷定终身的方式不改,如果学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尺度不改,如果选修课的最终评价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配套,高中课改就有可能变味;如果改革不彻底、不全面,就会有人认为谁改谁吃亏,就会有人对课改观望,最终导致课改的效果大打折扣。现在部分教师实施课改不力,其实就是担心课改会逐渐变成说与做两张皮。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大多喜欢音乐,有的还经常听音乐会,但不知你们是否想过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当我们在听音乐的时候,为什么会产生感情的波动?它与大脑的关联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经常会看到一些教师总是不厌其烦地一句一句带学生唱乐谱,以为这样会省时、省力,学生也容易掌握。其实,教师的范唱如同“拐杖”,一旦学生离开这根拐杖,就什么谱也唱不准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执教者这种识谱教学方法的不正确,从而使教学效率低下,导致学生根本没有真正的掌握识谱这种能力。  相似文献   

6.
作课上,我走上了讲台.在黑板上写下了作题:《假如……》。随后问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会想到什么?学生立刻活跃起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接着,我告诉他们看到了这个题目,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下课铃响后,学生纷纷交上了自己的作。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可常用语言描述、启发想像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情境教育是审美的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当青蛙跳出井口后,他会看到一些什么?会说些什么?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说出自己的想法。再展示优美的画面:广阔的天空、绿油油的田野、美丽的海滨、蓝  相似文献   

8.
在钢琴教学中,教师时常会要求学生慢练。那么,何谓慢练呢?慢练对钢琴学习到底有什么帮助,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而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细细想来,确实如此。当你失去的时候,不要耿耿于怀,懊恼不已,不如享受自己已有的,也许会轻松许多。  相似文献   

10.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有人会觉得好笑,怎么教师还会不知道讲什么呢?事实上,在现实中经常能听到有老师说“这个内容,不好讲”,或“这节课的内容学生一看就明白,没有什么好讲的”。这里最直接存在的问题是不知道怎么讲,其实仔细分析起来,还是没有确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把学生看作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老师讲什么,学生就接受什么,老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接受。殊不知,学生喜欢舒适,接受什么,什么时候接受,怎样接受,都是由学生自己决定的。每个概念的获得都必须经过学生自身的体验、感受而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决不能硬靠灌输。如果把学生的头脑简单变为知识的贮存库,那么往往会使学生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以及诸多不良的学习心理问题。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我们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经过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说课,是近年来教育界在强化教师基本功训练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研究模式.会说课,己成为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基本功之一.文章阐述了说课是什么和说课应注意什么等问题,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材、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论述了应怎样说化学课。  相似文献   

13.
“习作内容”如果问到同学们都会做些什么,大家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会画画、画游泳、会滑冰、会照相、会做饭、会干农活……回忆一下,这些本领是怎么学会的,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么体会。选一样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把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4.
王凤霞 《河北教育》2004,(10):34-35
要想让学生能自主学习,首先要培养学生会问,会说。即学习一篇课文,针对课文题目能提出问题,读完课文,围绕中心段(或句)能提出问题。初读课文后。能简要说出课文主要内容,并能准确说出自己读懂了什么.,从哪儿读懂的;自己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等。如学习《可爱的草塘》一课时,读完课题就让学生针对课题质疑。(师)读了课文题目后,你想知道些什么?有学生提出,课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劳动主要体现在课堂上,课余时间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前奏和延续,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思考教学工作,会大有裨益。教师课余时间应着重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教学综合什么,师生交流什么,教学改进什么。教师要养成不断思考的习惯,尤其是课下。教师只有对教与学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过滤加工,才能实现教学的高效。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听、说、读、写”通常是教师教学的标准,而首要的“听”便是教学过程中训练的重点。听知能力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调查表明,“会听”的学生更加“会”学习,听知能力强的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懂得听取老师上课的知识点,知道该听什么,该记什么,能够边听边记,边听边学。  相似文献   

17.
作者说为邓爷爷作计算机表演的那一天是他最难忘的一天,这一天中,最难忘的是什么?老师在读文章时,觉得他有许多难忘的事情,请你们再与课文对话交流,想想他会难忘什么?  相似文献   

18.
陈大伟 《现代教学》2007,(1):125-125
“评课,究竟谁说了算”是不少教师会提到的问题。其实,要讨论“谁说了算”,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算”?怎么才“算”?我认为,中小学教师参与听课评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实在在地改进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因此,看听课评课活动是否有效,主要看是否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而教师是否用于实践。并不取决于评课者说了什么,而是取决于他们认同了什么,接受了什么。  相似文献   

19.
“会,却不举手,是什么原因?”就这个问题,我在班里做了一次调查。一个小姑娘这样写道:“如果那些积极举手的同学是明月,就让我做一颗星星吧,星星也会发光的。如果他们是红花,就让我做一片绿叶吧,绿叶也能传递春天的消息。”多么优美的字,多么坦诚的表白,多么明澈的童心,我有什么理由责怪他们上课不举手呢?我不得不问自己:我们要求甚至强迫学生举手发言,究竟是为了什么?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们经常会发现这种现象:孩子们在幼儿园或小学一年级时非常喜欢画画。他们常在地上、桌上、墙上、纸上信手涂鸦,然后请大人或老师来欣赏,告诉他们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然而有的孩子渐渐长大后却不喜欢美术课,不愿意画画,让人费解。究其原因,主要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