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4 毫秒
1.
目前,税务新闻报道已成为经济报道的重要分支,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税收上牵国家命运,下牵公民个人得失,同时涉及国家之间利益。税务问题十分重大,涉税新闻报道也随之更多地走进千家万户。但是,当前的税务新闻报道中还存在不少误区。误区一:税收政策变化才出新闻。一些新闻记者认为涉税报道的新  相似文献   

2.
在一些电视媒体中,当前有不少记者编辑在新闻报道中言不离策划,把策划当成了搞新闻的主要手段,而对新闻信息采集的重要性却认识不足。本文从新闻报道策划的误区、策划者与操作者认识的差异、正确实施报道策划行为、科学理解报道策划要求四个方面入手,对电视新闻如何规范报道策划进行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3.
陶袆佳 《今传媒》2014,(1):125-126
在一些电视媒体中,当前有不少记者编辑在新闻报道中言不离策划,把策划当成了搞新闻的主要手段,而对新闻信息采集的重要性却认识不足。本文从新闻报道策划的误区、策划者与操作者认识的差异、正确实施报道策划行为、科学理解报道策划要求四个方面入手,对电视新闻如何规范报道策划进行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4.
存在的问题 随着投资者队伍的不断壮大及其对市场信息需求的日益增长,证券新闻报道成为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目前,除了经济、金融、证券类的专业报刊以外,越来越多的综合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站纷纷开辟证券金融专版或专栏进行日常报道.与其他新闻报道相比,证券新闻报道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与公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对金融的安全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我国媒体尚未完全适应资本市场,称职的财经记者短缺,部分记者编辑存在功利主义,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还未到位等复杂因素,导致当前的证券新闻报道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一些电视媒体中,当前有不少记者编辑在新闻报道中言不离策划,把策划当成了搞新闻的主要手段,而对新闻信息采集的重要性却认识不足.本文从新闻报道策划的误区、策划者与操作者认识的差异、正确实施报道策划行为、科学理解报道策划要求四个方面入手,对电视新闻如何规范报道策划进行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记者:从事近20年科技新闻报道工作,您认为科技新闻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刘亚东:第一是专业性强.专业性天然地造成科技新闻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这就对科技记者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自己要把报道内容弄明白,而且还要以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7.
近日,新华社海南分社组织海南部分媒体记者对《中国记者》杂志进行了一些评点。一、“专题”对记者业务的指导性强《商旅报》新闻中心副主任李雪山说,“专题”栏目每期都围绕当前新闻报道的热点问题,就如何进行成功报道进行分析、探讨,引领新闻报道方向,这样的栏目设置和稿件安排,对从事一线新闻报道工作的记者帮助很大。如2005年第8期推出的《节能报道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的新闻报道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新闻报道方式单一、不重视新闻价值缺乏创新性的问题;新闻报道中"报喜不报忧"的问题,以及对所报道的专业业内知识不了解或是了解不透彻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应把握几个大方向,首先,记者本身一定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这里的专业不仅指作为媒体人的专业,还要掌握其他政治、生活、经济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其次,一些媒体人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做到将新闻真实全面的报道给受众,真正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最后要打破常规,追求创造性报道,吸引受众眼球。  相似文献   

9.
经济报道的难点在哪里?群众认为离他们太远;领导认为跟不上形势,深不下去,指导工作不力;记者、编辑则感到难度大,搞好不易。当然,这些年经济报道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一些不足也逐步在新闻实践过程中得到改进。但是,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我们认为当前经济报道中的主要问题是:在宏观指导上力度不够,满足于零打碎敲,一些记者习惯就生产写生产,从生产领域报道多,从流通、分配、消费领域报道少;从领导角度和工作角度报道多,从经济生活、市场经济规律报道少。正如一位名记者所说,旧经济报道模式的问题在于把活生生的经济活动“层层剥皮”,剥至最后只剩下干巴巴的“骨头”  相似文献   

10.
时政要闻是反映党和政府重大活动的主要新闻报道方式,既十分重要又具有较大信息量。在任何一张党报中,时政要闻的报道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群众大多对生硬的时政要闻报道不太感兴趣。为此,笔者认为,应用民生视角去报道时政要闻,吸引读者眼球。当前时事要闻报道存在的问题为什么群众对从上到下的时政要闻不爱看呢?笔者认为,当前时政要闻的报  相似文献   

11.
邱沛笪 《新闻界》2000,(3):35-36
文化新闻报道 ,是报纸版面的重要内容 ,它是以报道社会文化生活、文化现象和文化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报道。改革开放以来 ,报纸上文化新闻报道大量增加 ,像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晚报等都刊登了许多优秀的文化新闻 ,对反映和报道群众文化生活、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 ,当前少数报纸在文化新闻报道上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值得引起注意。这些问题主要是 :一、对党和政府的文化方针、文化政策、文化措施报道得不够、不突出、不力。没有能充分反映出当今时代文化生活的主旋律 ,对…  相似文献   

12.
科技发展是当今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借鉴他国科技进步成果为我所用愈发迫切,国际科技新闻报道的重要性也日益彰显。然而,国际科技成果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前沿性,与受众之间存在天然鸿沟。因此,为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国际科技新闻报道应更多从人文主义视角入手。本文从人文主义视角对《科技日报》的国际科技新闻报道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人文主义视角在这些报道中的应用和效果,以及面临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医患纠纷事件已经成为当前医疗卫生领域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新闻报道的特殊议题。而当前医患纠纷报道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新闻理念上正视之,并在报道中讲求策略来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林瑶 《新闻世界》2012,(1):11-12
当前国际新闻在我国新闻报道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报道中存在客观性不足、倾向性明显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报道中存在意识形态误区、议程设置误区和文化趣味误区。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熊萍 《中国编辑》2011,(3):51-54
近年危机事件频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危机事件常会涉及诸多复杂的科技问题。媒体在危机事件的科技新闻报道中要在内容、角度上进行审慎的选择。文章分析了当前危机事件报道中科技新闻选择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应当坚持的三大原则。  相似文献   

16.
康鹏 《青年记者》2006,(14):66-66
对于采写批评报道的记者来说,最令人头疼和烦心的事在于:批评报道刊出后,新闻事实和一些细节都没有什么问题,稿件中也不存在一些刺激性的容易引发问题的表述,可被批评对象却置批评报道的基本事实于不顾,和记者胡搅蛮缠,一口咬定记者采写的新闻报道失实,或是通过种种手段给媒体和记者施加压力。笔者一次因采写批评报道而引发的经历,令记者至今仍记忆犹新。那是几年前,我到某消协采访时,了解到这样一个线索:一名患者到济南某大医院一专家处求治一种疑难杂症,花了不少钱病情却不见减轻,以后这名患者无意中从该医院其他工作人员的闲聊中得知,给…  相似文献   

17.
多年从事经济新闻报道工作,有一些体会,也有失败的教训,现就“问题·话题·标题”三个问题,谈一些想法,与大家讨论。关心实际脑袋中多装问题在年终总结工作时,大家都谈到一位记者的话:“作为一个记者,脑子里应每天、每时、每刻都要装着很多问题。”怎样多装一些问题,成为一个“富记者”?很长时间这个问题并未解决。原因何在?我体会有三点:一是对中央的政策学习不够,领会不深,把握不住全局,不知道当前报道的重点是什么。二是对实  相似文献   

18.
科技学术期刊增加科技新闻报道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立新 《编辑学报》2005,17(1):56-57
科技新闻报道是学术期刊内容中比较薄弱的方面,在学术期刊中增加科技新闻报道是非常必要的.认为可以行业内最新科技成果、科技政策、科技人物为报道内容,采用动态性报道、评述性报道、深度报道的形式,期刊加强科技新闻报道应具备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邹跃华 《新闻记者》2001,(10):55-55
地市报因所处地位不同 ,不可能在重大科技新闻报道中与中央、省级报纸比肩 ,而且由于读者文化教育水平的限制 ,对纯科技报道可能不太容易接受。那么地市报记者在科技报道上是否就难有作为了呢?从笔者多年来的实践看 ,地市报记者的科技报道天地广阔 ,关键在于如何定位 ,也就是说 ,地市报记者科技报道的重点应放在普及的层次上 ,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始终贯穿于日常报道之中 ,在富有地方特色的新闻报道中加以体现 ,这样会在读者中起到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 ,推进政府的科学决策。前几年 ,笔者的两件新闻作品《农民孙世根建…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中国迅速崛起至今,深度报道受到纸质媒体前所未有的重视,在社会重大事件、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等的研究报道中,深度报道都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日益成为报纸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制胜法宝。通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不少报纸在深度报道的选题和策划及各个细节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一段时期以来,随着深度报道的泛化,不少报道出现了矫枉过正的趋势,存在着不少误区,本文尝试对当前深度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做一些探讨。误区之一:小题大做,无病呻吟。主要体现在:新闻报道策划的题材选择不准确,所强调的问题不是普遍的、主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