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今天读古书、教古文,障碍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古书产生的时代离我们遥远,我们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典章制度、礼仪人情、风俗习惯等情况一无所知,或所知甚少;二是古今语音的变化;三是古书在传抄翻刻过程中产生的文字衍夺讹误。这三个障碍常使后人百思不解其意,所以语文教师很有必要读点古注,即古人给古人注的注,而今人给古文的注远不如古人给古人(古书)作的注。正因为如此,今  相似文献   

2.
<正> 一、《左隐元年传》:“不如早为之所”(12面)注:“所,处所,地方。早为之所,犹言及早处置。之,仍是代词,代太叔”。 按此注应译为:“不如早点安排他个地方”。目前许多注本(如王力本郭锡良本《古代汉语》)注译同此。但此注可商。郑庄公把京给了共叔段,共叔段已有封邑已有安排,为何还说要“给他安排个地方”?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各注本对此矛盾大多采用这样一种办法解决,  相似文献   

3.
古诗词,是保存当时口语资料和熟语资料较多的文体。这类词语既不是先秦两汉的“旧诂雅义”所涉及的,也不是唐宋八大家古文中所习见的;而且这类词语大都有“字面普通而义别”的特点。这就给注释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或仅从字面上解释造成误注,或觉得字面普通而不屑一注而造成漏注。中学语文教材对这类词语的注释,有的漏注,有的误注,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不便。现就初中新编教材对古诗词里这类词语的注释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1.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白居易《卖  相似文献   

4.
知止的智慧     
东汉著名经学家马融想要给《左氏春秋》作注,但他看到已经有贾逵、郑众二人作注在先。于是,马融便找来他们的注解阅读。仔细读过之后,马融这才意识到自己不适合给《左氏春秋》作注,他这样评价说:“贾逵的注本精深而不广博,郑众的注本广博而不精深。既要精深又要广博,就凭我个人的水平,怎能超过他们呢?”  相似文献   

5.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这是《兰亭集序》里的句子。人教版高中《语》(必修)第二册(2003年12月版)给“悟言”作注:“坦诚交谈。”笔以为此注欠妥。  相似文献   

6.
馀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此句中的“奇服”之“服”,有的注本同文相训,如东汉王逸《楚辞章句》(以下简称《章句》)注:“奇服,好服也。”南宋朱熹《楚辞集注》(以下简称《集注》)曰:“奇服,奇伟之服。”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以下简称《山带阁注》)曰:“奇服,与世殊  相似文献   

7.
古人是怎样给汉字注音的? 我们的先人给汉字注音的方法常见的有: (1)直音法(2)叶(xié)音法(3) 反切法。 (1)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来注音。有的找不到同音字;有的注音的字比被注的字还难认,这就没意义了。 (2)叶音法是临时改变读音,不尊重约定俗成的正确读音。易造成语音混乱。 (3)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取前一个字的声母,后一个字的韵母和声调,合成新的音,就是被注字的读音。多数情况下,古代的反切和现代的读音是一致的,只要我们掌握了反切的基本方法,一般都能切出现在的读音来。当然,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化,有的反切已经切不出现在的读音了。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释义括注修订达524处,主要采用了以下5种方式:(1)括注的增补,228处;(2)括注的删减,73处;(3)括注的置换,93处;(4)括注与释文的转换,79处;(5)括注的综合修订,51处。第6版括注修订的原因主要是释义内容与客观事实或语言事实有了一定的差距,而编纂者精益求精的态度也推动了括注的修订,主要表现在释义括注修订的全方位性和对词语语境更为重视两方面。当然,在对括注的修订中也存在少量值得商榷的问题,主要是括注的体例不一,一是括注的使用欠统一,二是括注内释语提示词的使用欠统一。  相似文献   

9.
在新编高中语文第四册中,选有陶渊明之名篇《归去来辞》,其中“舟摇摇以轻飏”一句,课本注为:“摇摇,飘荡之状;飏,动荡。”如按此注串译,颇难顺通。为此,笔者特作如下考。查几种注本,或语焉不详,或详而不确。《历代文选》(中国青年出版社)和《历代辞赋选》(湖南人民出版社)注为“飘动”。《古文选读》(中国青年出版社)注为:“船缓缓前进的样子。”言“飘动”不能准确地道出船之动态;言“前进”动作方  相似文献   

10.
《辞源》(修订本)《出版说明》云:“对书证文字都作了覆核,并标明作者、篇目和卷次”。实际失核之处不止一二。下面举例辨之。一、引句字误如【七槃舞】引:“张衡《舞赋》云:‘历七槃而纵蹑’”(误) 正:《全后汉文卷五三张衡(舞赋)》:“历七盘而蹝蹑” (《后汉书·边让传》注、《文选·舞赋》注、陆机《日出东南隅行》注、鲍照《数诗》注、《太平御览》五百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文言文注释中,存在一些不妥之处,现提出个人的想法,以求教于大方之家.一、当注不注,引起歧义给文言文作注,是为了便于后学者读懂文言文.然而有些注本的注释,包括供青年人自学的注本的注释和中学文言文教材的注释,也往往对那些不注就不能使读者明白其义,或者不注就容易引起歧义,或者看似容易,其实难懂的词语不加注释.如《岳阳楼记》:“虎啸猿啼.”(以下简称“虎句”)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十月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以下简称《作品选》)对“虎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中学语文难字和多音字注音中的错注和漏注情况作了探讨,认为“曾”、“恶”、“挈”错注,应改注;“相(如)”、“夫(差)”、“番(禺)”、“费”、“(莫)邪”、“还”漏注,应补注。  相似文献   

13.
一“朱”字本义,今传宋徐铉等奉诏校定本《说文解字》(简称《说文》)释为:“赤心木,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清代治《说文》几大家均据宋本“朱”训,或主木或主赤。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简称《段注》)肯定“朱本木名。引申假借为纯赤之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简称《通训》)对宋本释“朱”照录,未置可否;明确肯定“浅于绛(深红)……曰朱。”其基本意见实与段同。而王筠《说文句读》注文(简称《王注》)则将段注引申义定为本义:“赤心木,犹言木之赤心也。朱固训赤,而不定是木。”  相似文献   

14.
统编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注释,总的看来,简练、准确、深入浅出,便于学生阅读,有助于老师的教学。但有的注释,似乎还可商量;也有的地方,似乎应该注释(或注音)而没有注释(或注音)。这里,各略举数例,并谈谈我们的粗浅看法。 1、虽不能察,必以情。 (初中第五册《曹刿论战》) 察,课本注:(一一)明察,弄清楚。情,注为实情。以,未注。这样,全句就得译为“虽然不能(一一)明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现行统编教材中有些欠妥的地方(注一),现在提出来供同行们参考,共相探讨。 先提出以下观点作为立论依据: (一)一个已知力究竟该怎样分解呢?这就要具体考虑这个力产生的效果。(注二) (二)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一个力的分力。(注三)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教材中,选自《史记》的《鸿门宴》(高中二册)和《信陵君窃符救赵》(高中三册)。有几处用到“为寿”。例如: ①沛公奉巵酒为寿②(项)庄则入为寿,寿毕③公子起,为寿侯生前教材虽有注,但都前后不一,语焉不详。如《鸿门宴》注“沛公奉巵酒为寿”为:沛公举上一杯酒,祝(项伯)健康。注者视“为寿”为一个动词;而《信陵君窃符救赵》注“为寿侯生前”为,到侯生面前,举酒杯为他祝寿。注者则又把“为”和  相似文献   

17.
注古人诗不易,注山谷诗尤难。因为他读书广博,用事深密,诗有历古人六七作的。幸任渊、史容、史温早已为它作注,其中任注较胜,为读者扫除了不少障碍。但离今人对作注的要求还很远,只可供今人重新作注的参考,不能原封不动地搬用,今人于注释字句外,还当把马列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来对作品进行分析,以区别其精华与糟粕,而予以取舍。由于今天一般知识青年的古典文学修养不深,注释要特别加详,最好能译成现代汉语。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陈永正《黄庭坚诗选》(以下简称陈《选》)注释比较详明,并两句或四句联起来进行今译,这就给了读者很大方便。但其中也有不够妥当之处,特把我的不同理解作为商榷意见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18.
《孔雀东南飞》“蒲苇纫如丝”的“纫”字注文只一个“结”字。此注不确。请看以下三家对“纫如丝”之“纫”的注解: ①纫,通“韧”,柔而坚固。(吉林大学韩峥嵘主编《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 ②纫,同“韧”,柔软而坚固(季镇淮等注《历代诗歌选》) ③纫,同“韧”。用蒲草比喻柔软而坚韧。(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历史文选》“注释”中常有误注、漏注(不完全)、缺注的地方.比如第一篇《武丁卜辞》,其中某些甲骨文字,专家们争议较大,而释文也各不相同,应该择要多举些例证才是.如: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之选修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同人教社前期出版的普通高中教科书相沿而下,历久不变,给选文《阿房宫赋》中的"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加了如下脚注:"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注者未能准确理解和足够尊重被释词句的语法性质、具体语境、修辞特征和本来含义。本文特提出来做点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