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一次家长座谈会上,我问家长,你们每天表扬孩子吗?你们当中有哪位家长每天表扬孩子三次,请举手。家长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人举手。有位家长说:如今的孩子让人着急、苦恼、生气,浑身都是问题,就差把我们家长逼成精神病了。临出门叮嘱他们上课守纪律别出声,可到放学的时候,家长又被老师请去。学习成绩在班级最差,就这样的孩子还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善良的,你对他笑,他也会对你笑。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让语文教学体现人文关怀。首先,语文教学一定要做到心中有“人”。河北省安国市的一位老师,为了给自卑的“差生”提供更多的提问机会,课堂上特地挑了一位高高举手的“差生”回答问题,可是该生站起来后却哭着说“不会”。不会为什么举手呢?课后这位老师了解到,原来因为别人都会,如果他不举手,别人就会看不起他。了解到这一原委后,老师没有讥笑他滥竽充数,更没有抱怨他“不会”还来凑什么热闹,反而感到这位学生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于是老师建议他,下次举手时如果真会就举左手,否则就举右手。老师看到他举左手时就尽量给他提问机会。就这样,没过多久这名学生就变得自信开朗起来,成绩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后来,老师把这个“秘诀”悄悄告诉了其他几位“差生”,很快,全班的“差生”集体上了一个台阶。教师要给学生人文关怀,要以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主动性地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在顺其自然的成长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轰隆隆老师     
教科学课的雷鸣老师就是轰隆隆老师,他讲课的声音很大,这一层楼的人都听得见,他还喜欢做动作,喜欢模仿各种各样的声音。今天,轰隆隆老师在讲地球,“你们说,地球像什么?”张达做梦都想当足球明星,他说地球像足球。足球是被人踢来踢去的,人都住在地球上,地球怎么可以拿来踢?张达的比喻显然有些荒唐,所以轰隆隆老师没有表扬他。马小跳是班上的举手大王,老师提的每一个问题他都会举手,不管这个问题他能不能回答,甚至他根本没听明白老师提的问题。现在,马小跳又举手了,而且一直把手举到轰隆隆老师的鼻子底下。“马小跳,你来说说。”“地球像………  相似文献   

4.
眼前的时光     
有一位信佛很虔诚的教师,时常在课堂上灌输小学生对佛教的认识。一天,他花了半小时,告诉学生关于地狱的恐怖,然后他问学生:“有谁想要下地狱的,举手。”果然没有人举手,教师感到很欣慰。然后他又花了半小时,告诉学生极乐世界的美好,他问学生:“有谁想去极乐世界的举手!”大部分的小孩子都举手了,只有角落里一个孩子没有举手,面色凝重。老师把他叫起来,问说:“为什么你既不想去地狱,也不想去极乐世界呢?”那个孩子说“:我妈妈说,放学的时候哪里也不准去,要直接回家!”这是一个笑话,也不全然是笑话而已,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在强调来生的重要,也告…  相似文献   

5.
曾听说 ,日本的一堂小学美术课上 ,老师教孩子们画苹果。老师发现有位学生画的是方苹果 ,于是耐心地询问 :“苹果是圆形的 ,你怎么画成方形的呢 ?”学生回答说 :“爸爸把苹果放在桌子上 ,一不小心 ,苹果滚到地上摔坏了 ,我想要是苹果是方形的 ,该多好呀 !”面对孩子稚气十足的回答 ,老师没有指责 ,没有嘲笑 ,郑重地鼓励他说 :“你真会动脑筋 ,祝你能早日培育出方苹果。”“真可笑 !世界上哪儿找得出方苹果 ?要培育方苹果 ,做梦去吧 !”我敢肯定 ,有人看了这个材料 ,一定会如此嘀咕。莱特兄弟说自己要像鸟儿一样在蓝天上飞翔 ,招来了多少人的…  相似文献   

6.
在我见习期间,有一次语言活动时,教师想请孩子来讲故事,这时孩子们都把手高高举起,有的甚至探出身子,希望被教师请到,唯独坐在角落的天天没有举手,茫然地看着这一切。我悄悄地走到他身边,问:“别的小朋友都举手,希望被老师请到前面讲故事,你不愿意吗?”天天无所谓地说:“反正老师每次都请那几个小朋友,又不请我,我干吗还举手?”天天的话让我哑口无言,我反思天天为什么会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我想这和教师对天天的态度有关。天天本来就调皮,教师经常批评他,还把他安排到最后一排位置。天天认为,教师已把他归为“坏孩子”,“坏孩子”表现再好都…  相似文献   

7.
一位家长告诉我,自己的孩子问题严重。我问孩子具体有哪些问题,这位家长说,孩子刚上小学三年级,平日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总爱走神,学习又不努力,分析能力差,写作业拖拖拉拉。一天,家长满面愁容地带着孩子来找我,孩子是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我问孩子:你觉得自己学习注意力集中吗?孩子很诚实,回答说:不集中。我问:是老师讲得不好吗?孩子摇头:不是。我说:那是为什么?孩子说:因为总想玩东西。我点点头:你上课净想玩什么呀?孩子的回答很出人意料:玩纸片。我有些奇怪:纸片怎么玩呢,你能教教我吗?孩子说:我拿纸片叠飞机。我一听就笑了:你喜欢飞机吗?…  相似文献   

8.
开怀     
1一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老师请他回答:“老师刚才说了什么话?”学生大胆地说:“老师你刚才说的是普通话。”2要交作业了,老师说:“还有没交作业的“漏网之鱼”吗?”一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能明天来自投罗网吗?”2今天改作业,一道题让用“充满”造句。  相似文献   

9.
孩子放学回家,以色列家长问孩子的第一句话是:“你今天在学校向老师提问题了吗?”如果孩子得意地说不但提过,老师还没回答上,那家长会像孩子一样喜形于色,得意洋洋。如果中国孩子也这么说,绝大多数家长会尴尬为难,甚至会斥责孩子逞能。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要什么?是要学生没有问题地出入教室呢?还是带着满脑子的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我想应该是后者,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谈谈如何尝试着把课堂教学变为有“问题”的教学。首先,充分开发学习资源,帮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搜集关于数学的素材。人是数学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在优质课评选活动中,一位教师讲的是"爱情"这一主题.授课过程中,她先让学生表演了以"早恋"为话题的心理剧,然后在活动结束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高中生可以谈恋爱吗?也许是因为这个话题比较敏感,几乎没有学生愿意举手回答这个问题.教师显得有些着急,一再鼓励学生举手.终于,一个男生慢慢举起了手,教师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走向他,急切地期待这个男生的回答.  相似文献   

11.
老师要求学生做《跳水》一课的课后练习: “孩子被救上来以后,船长、水手、孩子都会说些什么?说一说,再写下来。”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各抒己见。一个坐在前排的学生没举手就站起来小声说:“水手会说,‘××××,把我们吓出一身汗!哈哈!’”这句粗话引得哄堂大笑。竟有人在课堂上敢讲这样的粗话?我第一次碰到这种情景,刚要批评他,忽又改口说: “水手们为什么会讲这样的粗话,请你说说理由。”  相似文献   

12.
宾老师作文讲评中的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感觉她指导得特别到位,特别好。她上的作文课是《给文具设计名片》。当堂讲评时,一个学生读他写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句:“铅笔的头上有一个红色的东西,可以用来改正错字。”老师马上说“:这句话好吗?怎样写更好呢?”一个学生说“:在‘东西’后面加上‘那是橡皮’。”另一个学生说“:铅笔头上有一个红色的帽子。”老师说“:很好!把‘东西’改成帽子就更清楚、更形象了。”这时又有学生举手,老师让他回答。他说“:还可以‘把一个’改‘成一顶’。”又一个孩子也迫不及待地举手:“老师,可…  相似文献   

13.
一位培训老师向6个30岁左右的家长提问:"你们曾经打过孩子吗?" 居然有5个人举起了手. 接着老师挨个询问:"你为什么打孩子?" 第一个人回答:"因为孩子不听话." 老师反问:"你一般都听谁的话?你有没有不听话的时候?你不听话的时候谁来打你?"  相似文献   

14.
轻松一刻     
《考试》2004,(9)
举手的讲究校长要来听课了。事先,任课老师给学生们打招呼,希望大家积极举手发言。小明站起身来,对老师说:“要是我们回答不出你提的问题,那不是难堪吗?”  相似文献   

15.
开心驿站     
《考试》2005,(9)
举手的讲究校长要来听课了。事先,任课老师给学生们打招呼,希望大家积极举手发言。布朗站起身来,对老师说:“要是我们回答不出你提的问题,那不是难堪吗?”  相似文献   

16.
帮助     
去年八月底,有一位家长领着一个孩子来到大滩小学,用探询的口气问招收新生的老师:“我的这个孩子你们能收他上学念书吗?”老师觉得问得奇怪,回答道:“怎么不能呢?只要够上学年龄学校都收。”家长拉起孩子的右胳膊。啊!原来没有右手。老师先是一愣:没有右  相似文献   

17.
一本词典     
晚自习时,我喜欢带一本词典上班,需要时翻翻,也能方便学生查阅。乡村孩子舍得买贵重大词典的极少。“老师,你把那本词典借给我回寝室用几天,好吗?”侯为林凑过来,他期待的眼神让我马上答应了。“好,借你用一周。”谁知一周过去了,他没提还词典。又一周过去了,他依然没提还词典。  相似文献   

18.
在日本一所小学的一堂美术课上,一位教师教低年级学生画苹果。教师发现有位幼儿画的苹果是方形的,于是就耐心询问:“苹果都是圆形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的呢?”孩子回答说:“我在家里看见爸爸把苹果放在桌上,不小心,苹果滚落到地上摔坏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形的,该多好啊!”教师鼓励他说:“你真会动脑筋,祝你早日培育出方苹果。”把苹果画成方形,显然脱离了实际;而那位日本老师却循循善诱,引导孩子说出画方苹果的原因,并且鼓  相似文献   

19.
王毅 《教育》2006,(19)
用优美的语言表达真挚的爱一位老师给一名优秀的学生写了这样一段寄语:“你知道吗?老师喜欢你课堂上炯炯有神的目光;喜欢你做作业时一丝不苟的神态;喜欢你劳动时埋头苦干的模样;更喜欢你运动场上顽强拼搏的英姿;下学期在课外阅读上敢和王某比高低吗?”这名学生的家长说:  相似文献   

20.
怎么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昕昕是个爱举手、好表现的孩子,只要老师提问,他都会举手。请他回答,他说的常常是前言不搭后语,没完没了;不请他回答,他的手仍然高高地举着,嘴里不停地说着“我我我”。尤其是有人观摩活动的时候,老师更觉为难。您认为应该怎么处理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