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Internet上常用的汉字编码有 GB、HZ、Big5三种。微机仿真终端利用 HZ码和 ZWDOS可直接传送中文电子邮件、参加中文新闻组的讨论、浏览 Gopher服务器和 WWW服务器上的中文信息。GB码的汉字文件和其他二进制文件经过编码后亦可通过 E- mail传送。这三种汉字编码可互相转换 ,相应的软件可利用匿名FTP从 Internet上获取。  相似文献   

2.
汉字编码和汉字排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建国 《图书馆》2002,(1):60-61,32
本文对汉字编码和汉字排检法的现状、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统一汉字编码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信息网络文献数据库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网络将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未来网络文献数据库发展的潮流。分布式数据库不同于集中式数据库管理系统,也不是简单的数据的分散管理,而是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机制通过系统目录实现的;对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环境与工具的选择应遵循信息系统的要求与产品所具有的特性为原则;汉字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在网络上传递信息,汉字将会成为通信上的“瓶颈”,解决这个“瓶颈”问题传统的词切分模式与单汉字模式都会无能为力,应该根据汉字本身固有的特性,即汉字属性,构造一种新的模式;汉字定位码值等值算法,是作者利用汉字属性进行查重的一种尝试,具有可操作性和新颖性。  相似文献   

4.
当前汉字信息处理系统的汉字编码方案中的名 词在理论和应用上极为混乱。本文对汉字的笔画,部件,偏 基本字作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具体字表。  相似文献   

5.
《中日韩三国共用常见800汉字表草案》制订发布,表明中日韩等民族已经共用2000年的汉字,不仅是华夏各民族认识世界表达情绪的符号系统,也是日韩等国记录民族语言的书写符号。必须掌握意象思维原理,了解辩证逻辑方法,才有可能正确释读汉字。判读理解汉字包含的丰富文化元素,需要了解知悉华夏先民的认识及思维方法。要采用系统的眼光和联系的方法,对汉字六书理论进行全面的系统解读。这样才会使汉字在民族文化交流中显示出更为真实得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电子出版》2001,(8):25-25
在汉字应用全面信息化过程中,计算机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准确、高效的管理使人们避免了大量繁重的手工劳动。然而,随着信息化管理在国民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普及,现有的计算机汉字字库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 汉字字库以编码的方式存储在计算机中,信息以编码方式传递,汉字编码的缺失,必然导致以信息传递的失真──缺字。《北京晚报》2000年公布的高考录取名单中,出现了大量的人名“黑三角”;《北京青年报》7月5日第八版也刊登了朝阳区东交民巷派出所遇到的棘手问题:计算机字库没有人名生僻字。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银行、…  相似文献   

7.
<正> 日本文字颇为特殊,它是汉字和字母(假名)的混合体;而且,很多日本汉字和中国汉字,在字形上相同,在字义上相通.这种特殊性,给我国图书馆界的日文字顺目录组织,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混乱,以致众说纷纭,各行其是.拙文所谈及的三种日文字顺目录组织法中的前两种组织法,在国内较为流行,而使用后一种组织法的图书馆却寥寥无几.这三种组织法,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都相继采用过或正在使用中,故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和体会,对三者的优劣,分别谈点粗浅的认识,意在就正于馆书馆界同行,以期共同实现日文图书资料编目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当前汉字信息处理系统的汉字编码方案中的名词,在理论和应用上极为混乱。人们在理解和应用中,容易产生误解和不知所从。本文对汉字的笔画、部件、偏旁和基本字作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具体字表。  相似文献   

9.
萨枝新 《图书馆》1994,(6):70-71
图书馆常用几种汉字排检法的优选萨枝新汉字排检法是从事图书馆工作一项不可缺少的应用技能。象工具书的检索、书目的编写、报刊的索引、文献的通检,卡片目录的排列都离不开排检法。因此做到准确快速便捷地排检汉字无疑是对于更好地开展图书馆工作产生积极的意义。众所周...  相似文献   

10.
张琪玉 《中国索引》2004,2(3):40-40
构词词典是一种汉字轮排词典,可从任何一个汉字出发,查出包含该汉字的全部词组、成语、熟语,对文章修辞、语文教学、诗词写作、翻译工作等都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汉字阅读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一是汉字中有宗教、伦理和美学,二是汉字阅读有着古文阅读与白话文阅读的巨大区别,三是汉字阅读与西文阅读也十分不同。因此,从中国汉字承载文化与文明的角度看,中华阅读有着不同于一般阅读史的历史主题和发展规律。通过这种独特性分析,可将中国人的阅读历史分为神谕时代、圣人时代、史官时代、诗人时代、小说家时代、大众时代、分众时代和网络时代。  相似文献   

12.
方正书版 6 0、7 0使用外挂式中文平台BDDOS(字符集方正内码即“748”码 ) ,WIN3 1下的 8 0使用琼林 ,最新的 9 0运行在Windows 95 /98环境下 (字符集GBK) ,字符集GBK未收入的方正内码也利用补字区和其他方法补充进去。书版 9 0与低版本高度兼容 ,可将 6 0、7 0、8 0的小样转换成可接受的小样格式 ,还恢复了 6 0风格的符号体系。目前许多用户仍使用方正低版本 ( 6 0、7 0 )书版软件 ,针对这一现状 ,本文简要介绍汉字编码方式以及方正内码及其两种使用方法。1 汉字内码系统汉字编码有“内码”和“外码”两个概念。内码…  相似文献   

13.
张学涛 《电子出版》1996,(5):17-17,18,28
拟订“汉字频度构词字库”原则和方法张学涛汉字和汉语存在看使用的规律。汉字频度反映了流字的使用规律,也反映了汉字的构词规律。我们建立字库利用计算机处理汉字,也应尊重汉字的使用规律,根据汉字的使用规律建立字库,不能破坏和割裂汉字的使用规律,搞简单的形式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语码的定义、语码转换的不同分类等社会语言学理论入手,结合广告的目标、原则,通过具体例证分析语码转换在广告传播中的社会语言学功用,指出语码转换是实现广告目标,提高广告受众对产品或服务认同感,促成产品或服务销售的有效手段。在广告中适当使用汉英语码转换策略可带来一定社会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5.
单汉字检索,是目前全文检索系统采用较多的一种检索模式。针对单汉字检索模式对文献标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该模式下标引的无效性。最后,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三画识字法     
黄大城 《中国索引》2009,7(3):22-24
三画识字法是用汉字的第一笔、第二笔和最后一笔的笔画编码来认识汉字,其笔画编码为:1横(一)、2竖(丨)、3撇(丿)、4点(丶)、5折( )、6折( )、7提( )、8捺(),并按这8种笔画编码对汉字进行3画编码排序,编制成“3画识字表”,识字时用汉字笔顺的第一笔、第二笔和最后一笔的笔画编码直接搜索汉字。  相似文献   

17.
汉字键盘输入技术仍是计算机普及的关键黄宪东汉字进入计算机是实现电脑中文化的关键,曾被认为是计算机普及应用的瓶颈问题。汉字输入技术包括汉字编码及其键盘输入、汉语语音识别输入和汉字字形识别输入三个方面,其中汉字键盘输入技术不仅现在占有主导地位,即使是将来...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汉字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历代经史论集、诗词歌赋的形成和传播,无一不是汉字文化的功劳。“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发明以来,印刷字体也逐步从手写书法中分支出来,成为一个专门的艺术,从雕版、木活字、泥活字到铅字,印刷字体也衍变成宋体、黑体、仿宋、楷体等。在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DIP技术的发展,印刷体汉字也已进入了电脑时代,短短几年里,使用了几十年的铅字一下子被电脑排版、激光照排所淘汰了,DTP系统可选用的印刷字体也有几十种之多。表面上看…  相似文献   

19.
汉语文献自动处理、标引和检索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我国图书情报部门常用的一些汉字处理设备、输入代码方案和软件,同时还综述了目前研究的自动标引方法,并以实例说明典型的情报检索系统的基本功能。最后对情报检索系统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中文OCR技术最新进展(续)丁晓青,郭繁夏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提高汉字识别率的新技术汉字识别最为重要、最为根本的指标是识别的正确率,人们研究的主要目标也都集中在如何提高汉字的识别率、降低误识率上。汉字文本的识别率主要决定于单个文字图象切分的正确和对单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