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田芳 《大观周刊》2012,(21):168-168
教育过程的实质是受教育者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心智结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情况,合理设置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游戏、玩乐操作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下面就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王宏 《大观周刊》2010,(46):178-178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础理念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新理念下的教学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它不再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标.而是致力于智力发展在内的学生整个个性、整体素质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胆放手,相信学生能通过动脑、动眼、动手、动口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多种教学环节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有效地券与教学活动.在探究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
江雪花 《大观周刊》2012,(4):218-218
个性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作为老师我们只要在教学中执行《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个性化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把教学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过程,把学生看成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而不是知识与文化的被动接受者,学生就能在富于个性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以学分课形式开展信息素养教学的挑战在于如何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里,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课程内容和技能,使课程学习效果转移到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本文主要讨论引导性探究应对这种挑战所发挥的作用和局限性。[方法/过程]引导性探究、教学支架、小组学习是设计引导探究式信息素养教学的关键。以案例分析的方式,介绍引入引导性探究设计实施本科生信息素养学分课的过程。[结果/结论]运用引导性探究设计信息素养学分课,提供更多近距离观察学生的机会,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引导性探究需要教师设计教学支架、观察和诊断学习表现、迭代改进教学设计,但也存在教师学科视角缺位、知识转移效率评估困难等局限。  相似文献   

5.
基于网络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辅助教学平台是对传统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的补充,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自主有效地学习,通过网络测试系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我测试、自我检验,通过论坛等形式方便快捷地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和探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坤朋 《大观周刊》2012,(15):290-290
物理探究式教学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吴德忠 《大观周刊》2012,(18):240-241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也要发生变化,面对新形势,我在教学中作出了一些探究,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会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学会学习方法,并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营造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更多的快乐和满足,让学生在教学中不但获得知识的教育,更能获得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8.
杨旗 《大观周刊》2010,(41):129-129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一定的认识论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所采取的途径、手段和方式,以及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思维方式。它在学生狭取知识、培养的思维方法和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方法必须精心设计、讲究艺术,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郭本良 《大观周刊》2012,(28):200-200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誊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高春颖 《大观周刊》2012,(36):163-164
创设情境在初中初中语文探究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语文课堂探究学习模式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教育技术,创设与教学主题相联系的情景,并且要尽可能的侧重于情景的真实性,使教学的过程能够和现实情况发生联系,学生在这种情境下进行学习,不论是对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易波 《大观周刊》2010,(48):119-119,94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教学过程实质就是教会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同时教给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都要通过问题的解决和试验探究来完成.因此,应充分重视教学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尚仙藕 《大观周刊》2012,(51):475-475
《思想品德》阳光课堂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情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从激发兴趣、自主合作探究课堂、生活化课堂、促进师生的情感交融、关注学生情感体验、重视教学评价、学法指导方面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能力培养,实现思想品德阳光课堂。  相似文献   

13.
毛家林 《大观周刊》2013,(4):252-252
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正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学习获得新知识,验证巩固原有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它还能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实验的这种作用。是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如何选好实验,用好实验,做好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是化学教师教学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余朝阳 《大观周刊》2011,(20):262-262
高中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创设一种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问题环境,通过课前精心设计与课堂中教师的恰当引导,构建一个流畅自然的教学过程。我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强调:“应注意创设情境,从具体的实例出发,展现数学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故此,数学教育应该在学生身上重现这种建构过程.教师要创设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数学情景,以开阔学生的心智空间,充分唤醒其情感体验.培养其探究欲望和具体问题的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徐家海 《大观周刊》2011,(18):160-160
教师应将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指导学生探究的方向等方面的要求细化到自己的教学之中.把培养学生探究发现能力作为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  相似文献   

16.
李英琴 《大观周刊》2012,(29):280-280
探究性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以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掌握实验技能、理解化学知识。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中进行探究性教学呢?  相似文献   

17.
谢在斌 《大观周刊》2013,(5):200-201
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以教师为主角,教师讲解,学生边听边思考,是一贯的教学模式,很少有让学生自己成为探索知识的主体的尝试。高中数学课问题探究式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教学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根据问题层层深入进行探究的学习习惯.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但获取了知识,并且还发展了自己的探究性思维。近几年,在工作中笔者听了不少探究性的教学课堂,也积极进行探究性的教学实践,有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张喜 《大观周刊》2013,(12):214-214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要认识到教学活动的目的是教给学生学习,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建立师生合作的、民主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己成为探索知识的主体。高中数学课问题探究式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教学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根据问题层层深入进行探究的学习习惯。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但获取了知识,并且还发展了自己的探究性思维。近几年,在工作中笔者听了不少探究性的教学课堂,也积极进行探究性的教学实践,有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李玉荣 《大观周刊》2012,(49):300-300
如何培养并提高九年级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增加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已经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高中化学教师的密切关注。要想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的克服他们学习知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最主要的是从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入手,重视他们的学习动力问题。要维持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挖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全长菊 《大观周刊》2013,(6):159-159
所谓有效教学,通俗来说,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在课堂中营造和谐、融洽、轻松的教学气氛,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通过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实现最佳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