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龙智勇 《大观周刊》2012,(14):219-21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份,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抓好作文教学。然而,语文教师们虽在作文教学上花了不少力气,但学生创作出来的作文不是平淡单调、感受苍白,就是感情平乏;要么装腔作势、无病呻吟;要么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这其中有错综复杂的因素:农村学生先天语言营养不足;从小缺少严格的写作训练;作文指导思想不明确:作文教学没能开拓学生思路和视野等等。  相似文献   

2.
白中本 《大观周刊》2012,(12):199-199
从教六余年,我深感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棘手。每次上作文课,心情就特别沉重,面对一群无精打采的学生,一个个紧锁的眉头,一双双忧怨的眼神,我心如刀割。学生咬破笔头,茫然四顾,不知该如何下笔。每每写出来的文章语句不通、层次混乱、字迹潦草、错别字多,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呢?学习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之后,我才意识到:文章不是写作的附庸,更不是写作技巧的堆砌,光靠传授写作理论是难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于是,我只能在实践中探索,引导学生更好地写作。那么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在哪里呢?出路又在哪里呢?下面我就谈谈我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孟丽娜 《大观周刊》2012,(8):164-164
什么是作文个性化?简单的说,就是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能自由地写作,学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新颖。“自主”“真实”“创新”“健康”是作文个性的基本的教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达到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可见,作文是学生心灵的释放,我们每位教师要用心地培养每颗稚嫩的心,这样的作文教学才是个性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赵梅 《新闻世界》2012,(4):239-240
写作是作者运用书面语言表达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的一种心智活动过程,是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可见,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发现学生们一谈到写作文,他们都很害怕。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这正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所感到最棘手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5.
徐国胜 《大观周刊》2012,(32):275-275
所谓“自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于语言文字。一句话,写作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学生既然是写作的主体,写作教学自应以学生为本位,学生的写作活动自应是自主性写作。  相似文献   

6.
王东 《大观周刊》2011,(18):223-223,222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学生作文在写作、批改之后学生会有许多写作的经验和感受,要想使这种经验和感受成为日后的写作能力和写作动力,就必须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往往注重作文的评改,而忽略了这一重要的“善后工作”,让学生写“写后感”就是弥补作文训练这一不足的好方法,是一种分析总结写作经验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松青 《大观周刊》2012,(49):308-308
在应用现代技术的过程中。我发现多媒体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发挥的有效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我担任的物理教学中多次使用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有了明显的效果。下面将我的感受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映与老师交流一下.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曾庆红 《大观周刊》2011,(26):207-207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一道美味大餐。具有实践性、创新性、自主性特点,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写作源于生活,而综合性学习关注自然、人生、社会话题。是典型生活的缩影。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写作教学一体化研究实践中,我认为综合性学习与写作教学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综合性学习是提升学生创新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重要的纽带环节。  相似文献   

9.
徐琨娥 《大观周刊》2012,(26):185-185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在习作教学指导时让他们贴近生活实际,亲近自然,放手习作,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而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那么,如何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0.
殷爱琴 《大观周刊》2011,(39):125-125
本人2003年参加工作,一直在农村中学教语文。多年来,对于农村作文教学颇有感触。农村的作文课一般为两课时。对作文教学无非足“写前指导——学生构思——学生写作——老师批改”这样的模式。教师根据要求,先做些简单指导后,学生再构思作文,把学生“封闭”在教室中苦思冥想,把作文课教成了纯写作课。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从实际出发,孤立地给学生大讲写作技巧。最终写出的文章枯燥无味,内容雷同,人人都觉得写作文难,使作文成为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11.
孙伟 《大观周刊》2012,(27):226-226
以往的教育认为教学就是不停的想学生输入知识,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而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智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我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对学生德、智、体、美素质的全面激发。而教学的核心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莉 《大观周刊》2012,(21):175-175
在多年的中专语文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虽然花了不少时间,下了很多工夫,写作仍然难以有长足进步。究其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是想象力不足是其中一个很重要而又极易被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郝耀坤 《大观周刊》2013,(12):141-141
如何更好的抓好课外阅读呢?下面是我的一点个人感受,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一、给学生指明阅读的基本途径依照《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从课文的教学实际出发,在课外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扩大阅读的活动。这项活动能大大增加学生的见识,具体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14.
陈恩忠  金健 《大观周刊》2012,(26):171-171
在提倡“自主、合作、创新”的新教学模式下,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显得极为重要。创新写作即打破传统模式,自由自在地书写、表达作者内心感受的写作活动。它不受约束,勇于创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辨力,写出真实的生活道出由衷的心声,充满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5.
冉光玉 《大观周刊》2013,(1):179-179
我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多年.有许多感受。特别是近几年的教改,教材在不断更新.这就对老师的教学观念要做相应的改变。既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在考试中出成绩。下面就谈谈自己的想法。一、培养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大的老师.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老师就像导演,学生就像演员,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16.
王海 《大观周刊》2012,(45):320-320
在农村学校任教十余年中.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发现农村孩子作文水平普遍偏低。究其原因,农村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对作文写作反应不好,缺乏好感、兴趣。一方面,农村孩子没有平时记日记的习惯.很自由散漫.缺乏一种外在的约束,也缺乏一种鼓励。另一方面,作文写作是一种综合性、运用性、创造性的课程,没有良好的习作习惯。没有一定的知识与能力,是不容易把握的,因此作文对于大多数学生.甚至包括优生来说,都显得很难。可以说,一篇文章就可以反映出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这是完全可以的。  相似文献   

17.
魏晓謇 《大观周刊》2013,(6):165-165
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探索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式方法.对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识字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年的识字教学经验使我认识到.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刚剐系统地学习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划组成的生字,这对他们来说比较抽象而且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曾理 《大观周刊》2011,(48):121-122
针对学生怕作文,难于下笔的问题,几十年来,我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获取写作素材,产生说的冲动、写的欲望。在这个基础上,我再进行写作指导,然后把活动中的见闻感受写下来,从而减少学生写作心理压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爱护了他们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  相似文献   

19.
杨天文 《大观周刊》2012,(44):324-324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采用“真实、真情、真知、真悟、真意、真爱”六字方“真”,指导学生学习写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俞智晶 《大观周刊》2011,(15):178-178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两,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作文教学也是这样,只有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才能有写作热情.才能提高写作水平,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做了一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尝试,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