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就业"等短语因其动词的[+一价性]、[-动作性]、[-结果性]以及主语是[+施动者]这样的特点而呈现出了非常规性,目的是强调主语被迫无奈的遭遇,从而引发人们关注非常规用法背后的非常规事件。  相似文献   

2.
三价动词是指在动词基本语义结构中能够携带三个强制性语义成分的动词。在给三价动词定价时,笔者认为应该采用“语义——句法”的方法。三价动词的常规句法框架分为两种。一是“名十动+名十名”的双宾结构,二是“名+介名+动+名”形式的主谓结构。有些二价、一价动词由于语用功能的灵活性,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可以与三个名词性成分搭配,类似于三价动词,我们称之为准三价动词。  相似文献   

3.
"很"和"挺"是现代汉语中表示程度高的副词,在语义和句法等方面有很多共性,但是也有很多的不同。从语体色彩、句法功能、与否定词"不"的组合等三方面比较二者的异同,并解释二者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曾丹 《江汉学术》2011,(5):89-92
从功能分布上看,"资深"可作定语、谓语和宾语。作定语时,既可修饰具体名词,也可修饰抽象名词。其中,具体名词又包括指人名词和指物名词。"资深"之所以能修饰指物名词和抽象名词,是隐喻机制作用下语义泛化的结果。从语义特征上看,"资深"原有的义素[+阅历深、经验多][+时间久]在使用过程中逐渐衍生为两个独立的义项:一是阅历深、...  相似文献   

5.
介词一直以来都是语言研究关注的重点之一,最早产生的单音节介词基本上都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近年来,学界关于单音节介词历时来源的研究文献比较多,却很少涉及双音节介词的产生过程。现代汉语双音节介词"依照"的产生是语法化和词汇化规律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受语义动因、句法动因、双音化和韵律动因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语义与句法相对应,词语组合时要受到语义搭配的选择性限制,语义特征不相容的词语一般不能组合。本文以"片付ける"一词为研究对象,对与其搭配的名词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说明该动词的语义引申情况。  相似文献   

7.
金颖 《江汉学术》2011,(4):73-77
语气副词"不免"由表示"不能避免"的动词词组语法化而来,大致可以分为四种语气类型。"不免1"始见于先秦,表示"免不了",与动词短语"不免"语义最为接近。"不免2"始见于魏晋,表示"只好"、"不得不",其语义比"不免1"更为虚化。"不免3"始见于唐宋,其VP与心理活动有关。"不免4"始见于宋元,重在强调事件发生的自然而然...  相似文献   

8.
“暂时”、“暂且”与“姑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首先解释了各家对"暂时"、"暂且"、"姑且"的词义之后,本文从持续时间、发生时间以及让步程度等方面区别三者的语义特征,从与名词/名词短语、动词/动词短语、形容词/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的搭配以及与助词、副词共现等方面对三者的句法特征进行辨析。最后,从句类、语体、主客观因素等方面来探讨三者的语用选择。  相似文献   

9.
短语动词是英语语言实践中最活跃、最重要的词语组合。它既是一个完整的语义单位,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语法单位。其语义繁多,句法功能和结构复杂,记忆、归纳较困难。为便于理解和掌握,应从结构、句法、语义等方面对短语动词进行深刻地分析和确切地论述。  相似文献   

10.
日语中表移动的动词「さがる」和「おりる」是日语中最为基础和常用的动词。而其多语义的特点及近义词的微妙差异,成为日语学习者难以逾越的障碍。文章运用连语论的观点分析原始例句,对「さがる」和「おりる」的基本语义和抽象化派生方向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两词的基本空间语义、抽象化派生语义及与不同"格"共起时语义产生的变化和分类结果,探索近义动词语义分析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情态动词是情态表达的重要手段。现代汉语普通话和亳州方言中的情态动词均能表达情态系统中认识情态、道义情态和动力情态的情态语义。表达情态语义的情态动词基本上对应,但在句法结构上存在细微差别。表达要求或请求,建议或提议,不满或责难,承诺或意愿等语用功能的方式基本一致,但表达效果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以认知构式语法为理论基础,分析"让X飞"兼语的句法-语义特征。在句法上,X既是"让"的宾语,又是"飞"的主语;在语义上,因为"让"与"飞"的相互压制,"飞"具有了不同于普通义的构式义,通过分析语料可发现,兼语构式的四个成分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压制共存。  相似文献   

13.
论现代汉语的存在语义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的存在语义场由专用词“有”、“在”、“是”和通用词“位于”、“坐落”等组成,他们的分布首先取决于处所词和存在物相对于动词的前后顺序,然后取决于处所词和存在物的语义属性,诸如处所的[ 周遍性]、[ 抽象]、[ 容纳],存在物的[ 有定]、[ 生命性]、[ 移动性]等。现代汉语的存在语义场内各成员构成一个分层互补的体系。  相似文献   

14.
《诗经》中动词“有”的用法灵活多变 ,以“有”为结构中心的句子在句法结构及语义结构方面都呈现出繁复的特点。以配价语法理论为指导 ,研究《诗经》中“有”的配价类型 ,同时参用格语法理论 ,在对配项进行语义角色分析的基础上 ,可归结出《诗经》各类“有”字句的语义表达式有 7种 ,这 7种语义表达式对《诗经》动词“有”的句法和语义功能的理解得以理性化和概念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阳 《阅读》2010,(7):70-70
[病号1]He can plays the guitar. [诊断]情态动词 can(should、must等)+行为动词原形。句中行为动词不因人称、时间状语而变化。  相似文献   

16.
"ひく"作为一个多义动词使用频率很高。随着日语学习的深入,全面掌握多项语义之间的关系十分困难。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多义现象是通过人类的认知手段(如隐喻、换喻),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它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的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来分析"ひく"的多项语义,构建语义网络结构,可以使我们对"ひく"的理解更加简单化、立体化。  相似文献   

17.
李阳 《阅读》2010,(6):46-46
[病号1]What does he has? [诊断]句中有助动词does,仅管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句中的行为动词用原形。助动词does是个"活雷锋",行为动词都"喜欢"它,总是"现出原形"来"欢迎"它。  相似文献   

18.
"看"从"估量"义发展出"推测"义,为"X+看"的语法化提供了语义前提;从"看"到"X看"的语法化过程,也是主观化的过程,其中"X"加强了"X+看"的主观性。"X+看"最终语法化为话语标记形式"X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句法分布和语义两个方面解释汉语中双音节名词、形容词加后缀“化”构成动词这种语法现象。第一,对“N/A 化”进行句法分析,指出“N/A 化”具有动词的句法特征,同时又体现了不同于一般动词的语法特征。第二,对“N/A 化”作进一步的语义解释,并指出后缀“化”可以激活“N/A”的描述性语义特征。最后简单总结“N/A 化”动词数量增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保定方言“揍”的语义以及语法化演变路径进行分析,讨论其进入“X了”结构的动因。研究发现,“揍”具有明显的语法化路径,主要与注意力视窗的开启与变化有关。“揍”的语义经历了“打(人)”义—“做”义—“打碎”义—“把事情办砸了”(结果义凸显)—不如意语义特征。相对应的句法环境也发生了变化:用作动词,后跟指人宾语—用作动词,后跟指人、物宾语—用作动词,语义成分含有结果义—用作补语成分,凸显结果义—脱离述补结构,能产性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