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止谣言     
<正>爱科学,不搞迷信;爱真相,不信谣言;用智慧识别假象,让科学终止谣言!睡眠不足将改变人体700多个基因?谣言:近期,一篇题为《长期睡眠不足将改变基因,持续一周就会导致体内700多个基因发生改变》的文章出现在不少人的朋友圈中,引发了人们对熬夜的担忧。那么,这是真的吗?真相:经查证,这篇文章援引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研究文献是2013年发表的研究,由英国萨里大学健康和医学系的学者完成。该研究得出的结果显  相似文献   

2.
广闻博见     
科学家发现人脑中有一个基因决定着记忆力的好坏,若让该基因形态不同的人回忆过去的事,他们的成绩会差30个百分点,但这些人对语言等的记忆力却没什么差别。这个基因能产生脑神经生长所必需的物质“BDNF”。对此,科学家们推测,这些人之所以继承了该基因的这种对生存不利的形态,是因为他们在别的方面具有有利于生存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8):I0004-I0004
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文章中称,这些结果能帮助解答睡眠不足如何损害健康。心脏病、糖尿病、肥胖和大脑功能不良都与不标准的睡眠有关。因此萨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睡眠充足的26个人的血液,他们保持了每天10小时的睡眠。研究人员将  相似文献   

4.
正很多人相信,基因决定了人的智商,也有人相信"勤能补拙",后天学习能让人更聪明。到底哪种说法对?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日前首次确认人类大脑中两个与智商有关联的特定基因簇——M1和M3,每个基因簇由数百个相互关联的基因组成,它们共同影响人类的认知、记忆、注意力和推  相似文献   

5.
最近,路虎汽车发布了一条新的广告,广告词是这样写的:“有一种基因DRD47R,被称为发现基因,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具备,它使人拥有更多的好奇心去发现新的领域。马可·波罗、哥伦布都具有这种基因,你可能也是。”
  这段煽情的话语,配上看不懂的基因字母,瞬间让晦涩的术语变成了希望的代码,让每一个观众都对发现基因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而对自己是否具备该基因更是深深介怀。马可·波罗最早游历神秘的东方国度,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而我们中有多少人曾梦想过环游世界,曾梦想探索未知的领域,发现基因很可能是我们与这些不朽伟人之间不多的相似之处,很可能是我们前行方向上必不可少的助力,而它却又如此神秘。发现的开始,难道不该从揭下它的神秘面纱开始吗?  相似文献   

6.
你知道吗?     
正如果世界上只剩一男一女,人类数量还会恢复吗?首先,他们每一代都要有很多孩子。这一点是让两个开创人的DNA能尽可能在后代中传递下去,因为每个人都会有可能得到一个致命或导致不孕的隐形基因,如果只生一个,  相似文献   

7.
科技快递     
彭文 《百科知识》2013,(2):15-16
酗酒基因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一些人之所以容易酗酒,可能是因为其含有"酗酒基因",从而能在饮酒时刺激大脑分泌更多"快乐荷尔蒙"多巴胺。这种名为RASGRF-2的基因是多个可能与酗酒问题相关的基因之一。与没有这个基因的动物相比,有这一基因的动物更馋酒。研究人员让少年志愿者执行一项有奖赏的任务,使得他们大脑的腹侧纹状体更活跃,  相似文献   

8.
当我们睡眠不足、或者感到疲劳时,都会忍不住地连打几个哈欠。可就在我们张开嘴巴打哈欠时,却突然感觉听不清别人讲话的声音了,这是为什么呢?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给我们来信吧!答案正确的前10名小读者,都将获得本刊赠送的精美礼品一份。  相似文献   

9.
吴名 《青海科技》2005,12(5):63-64
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失眠症状,这主要是与其睡眠的不科学有关.研究人员告诫说,由于失眠,造成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好,便会严重地影响人的健康.缺觉也会损害人的记忆能力,同时造成忧郁,并使人的抵抗力下降,易于生病,那么,怎样的睡眠方式才算是科学的呢?有关专家认为,这首先应当具备以下四个要素。  相似文献   

10.
《大众科技》2007,(9):9-9
全世界正在挠痒的人们终于盼到了这一天。研究人员日前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鉴别出了第一种让人发痒的基因。尽管之前已经知道了一些“痒基因”,但这是首次发现直接与大脑产生联系的基因,该成果将为研制治疗严重瘙痒症的新药铺平道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生物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生物书中如是说。生物课本为我们打开了生物世界的大门,生物基因的魅力又何止书中所谈及的。从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到摩尔根的果蝇遗传实验,再到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又到现代社会中生物基因技术的应用,有关生物基因的知识让人应接不暇。在本文中,笔者简述了生物基因的历史,展望生物基因的发展前景,并对其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你知道吗?     
"睡眠债"可偿还吗?所谓"睡眠债",就是你需要的睡眠减去你实际的睡眠得到的。美国斯坦福大学睡眠研究中心的创始人精神病学家威廉·迪蒙特在研究中发现,短时间的睡眠不足会导致头晕、思维迟钝、视力模糊、记忆力衰退;长期的睡眠不足则会导致肥胖、胰岛素抵抗和心脏病。  相似文献   

13.
今年59岁的香港立法会民选议员陈鑑林,总是目光澄澈、精神饱满,在开全国两会期间,公务繁忙,每天的睡眠不足5个小时,但他说早就习惯了,因为在香港一直如此。睡眠这么少,工作又这么辛苦,陈先生何以如此精力旺盛?他说他生活很有规律,每天下午几乎雷打不动1小时跑步锻炼,而且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喝灵芝汤。煲汤养生,是香港人的传统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4.
细胞的智慧     
现在的生物学告诉我们,我们是基因的产物,我们只是一部生化机器。对于每种生命现象,科学家都要从基因上寻找原因。例如,科学家认为,快乐的人,体内存在快乐基因,并寻找这种快乐基因,当发现了一种特定的基因在快乐人群中更活跃时,就马上宣布,快乐基因找到了。普通人也经常为自己的缺点寻找客观上的基因理由,例如:“老板,你总说我懒,但我只是遗传了爸爸的基因的结果,是我的基因让我懒的,我也没有办法。”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众》2009,(11):25-25
当我们睡眠不足、或者感到疲劳时,都会忍不住地连打几个哈欠。可就在我们张开嘴巴打哈欠时,却突然感觉昕不清别人讲话的声音了,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正同性恋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无论是普通人还是科学家对此话题都一直争论不休。过去20年来,科学家发现了大量的证据证实,同性恋并不是个人对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而是由人体的一部分遗传基因所决定的。但是,回顾过去的研究,"同性恋基因"仍然让人难以捉摸。"同性恋基因"有争议1993年,遗传学家迪恩·哈默尔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同性恋基因"的研究工作。他们发现,与同性恋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中一段名为"Xq28"的  相似文献   

17.
<正>15年前,基因疗法遭遇了一系列挫折,使得科学家开始对其进行严格的重新评估;时至今日,基因疗法已经做好准备,即将进入临床。据预测,美国将于明年批准首个商业化的基因疗法。在很多人看来,基因疗法的转折点发生在6年前一位名叫科里·哈斯的8岁男孩身上。哈斯患有一种退行性眼病,视力因此受到损害。医生采用基因疗法,使哈斯有缺陷的左眼视网膜产生了一种原本无法合成的蛋白质。接受治疗后不到4天,哈斯去动物园游玩,让他惊喜万分的是,他终于看到了  相似文献   

18.
新知     
正美媒评出2015年十大科学发现,让我们对某些最重要的科学突破、发现和宣布进行回顾。1新的人类祖先:纳莱迪人9月,科学家宣布在南非的一处洞穴中发现了前所未知的人类祖先"纳莱迪人"。出土的化石代表了至少15个具备与小个子人类相似的身体质量和身材特征的个体。2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进步今年,科学家利用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实现了若干突破。中国的研究人员报告说对一个无法存活的人类胚胎的DNA进行了改进,这是一种有争议的做法。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把灭绝已久的一种长毛猛犸象的基因插入了皮氏培养皿中的现代象活细胞中。3数百个新物种被发现10月,世界自然基金会宣布在东喜马拉雅地区发现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I0006-I0006
科学家找到了与人脑发育有关的独特基因~层粘连蛋白γ3(LAMC3),这种基因会决定人大脑皮质的特征。新研究有望让科学家理解大脑内的褶皱如何形成;也有助于科学家早日研制出“人造大脑”。  相似文献   

20.
睡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人们在经过一整天的忙碌工作与学习后,肉体和精神都已深感疲惫,于是便要选择睡眠的方式来进行机体的调节,以使体力和精力都得到恢复。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对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当人的睡眠不足时,机能就会受到影响,免疫力会降低,健康也会受到损害,而且还可能使正在从事的工作受到影响。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等事件的发生,都被认为与人的睡眠不足有关。人类对睡眠的种种态度 睡眠对于人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但是人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