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上市公司并购的融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结合实例的基础上 ,分析了非上市公司利用收购上市公司融资和通过杠杆融资收购上市公司的两种策略 ,论证了买壳上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提出了杠杆兼并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上市公司并购的融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结合实例的基础上,分析了非上市公司利用收购上市公司融资和通过杠杆融资收购上市公司的两种策略,论证了买壳上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杠杆兼并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MBO上市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对治理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在目前我国实施MBO的上市公司中,核心管理层作为控制性股东,利用金字塔型的控股结构,使其对上市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之间形成一定程度的分离,为侵害少数股东利益和形成管理层盘踞效应提供了可能性。与此同时,在核心管理层及其他成员之外,缺乏一个以专业收购公司为核心的收购联合体参与收购主体公司的融资过程,从而无法实现对管理层的有效约束与监督。  相似文献   

4.
我国风险投资通过兼并收购退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际上,兼并收购是风险投资成功退出最常用的渠道,它也是目前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可操作的渠道。我们经过案例研究,总结了我国民营高科技企业与上市公司之间兼并收购的五种主要模式。最后我们对兼并收购渠道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专论述了近年来我国管理当局暂停受理和审批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的最新实肇,对这几年我国管理层收购(MBO)的最新和有效融资创新进行了分析,希望从中得出一些启示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上市公司2006年的并购活动为研究对象,从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两个角度入手,采用事件研究法对这一时间段内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中并购双方投资者的短期收益作以分析。得出研究结论认为,并购事件为目标公司的投资者带来了短期的超额回报,却没有增加收购公司投资者的投资获利,信息漏损现象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7.
文章简单介绍了管理者收购的类型,并进行了利弊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管理者收购主体的几点建议,以求能给中国的管理者收购立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反并购决策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标企业在受到要约收购的威胁时,如何应对来自并购公司的并购,是目标企业战略选择和策略创新的一个重大问题。西方成熟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从应否反收购、如何反收购、反收购有何影响、反收购如何规制等四个方面全面地展示了如何进行反收购决策,希望能为我国的反收购理论研究、实务操作以及政策立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在我国日趋活跃,但由于相关问题的立法滞后和资本信用制度的不健全,出现了不少虚假重组、恶意重组的行为,严重的损害了证券市场的公信力。本文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立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同时,就立法中应侧重的几个问题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在我国日趋活跃,但由于相关问题的立法滞后和资本信用制度的不健全,出现了不少虚假重组、恶意重组的行为,严重的损害了证券市场的公信力.本文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立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同时,就立法中应侧重的几个问题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管理层收购在中国急速窜红,伴随着“国退民进”的大潮和眼花缭乱的收购,一场巨大的利益分配格局正在形成。本文试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官本仁 《学会》2002,(11):59-61
关联人的收购行为在我国《证券法》中尚未涉及 ,致使该行为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即不利于收购行为的正常活动 ,也会给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留下法律空隙 ,对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因此 ,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立法例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收购行为 ,为投资者的利益建立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从中外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现状分析入手,对股票回购的动机理论进行了论述。针对我国回购立法的滞后和操作的不规范性,认为完善我国的股票回购立法是当前证券市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并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1997年到2007年所发生的56起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案例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股东的长期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管理层收购后上市公司的长期绩效下降,没有给股东带来长期财富效应的研究结论.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管人员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璐 《内江科技》2006,27(5):32-33
随着股权激励在西方国家的广泛应用,我国的部分上市公司也开始尝试这种激励方式。本文根据我国上市公司近五年的高管人员股权激励情况,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持股与公司各项业绩指标相关性,以及高管人员持股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融资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一个根本问题即融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已实施的MBO案例.就管理层收购融资的特征、存在问题进行了逐一阐述,进而对规范此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案将面临着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审查。但因我国反垄断立法规定过于原则,致使案件审查面临着不确定性。文章结合国内外反垄断立法和实践,反垄断经营者集中的审查标准及审查程序两方面分析反垄断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MBO与企业家激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永强 《软科学》2003,17(6):60-62
企业竞争力首先依赖于企业家的数量和质量。企业家资源的严重短缺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没有良好的企业家激励机制。本文首先指出企业家激励研究的必要性,其次讨论了MBO对企业家的激励机理,最后以我国上市公司为例,就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建国后,我国的卫生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卫生法律体系逐步健全,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法律体系不完善、各法规之间内容相互矛盾、部分领域出现立法空白、对中医立法不够重视等.文章首先简述了我国卫生立法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卫生立法的不足,并对今后我国卫生立法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张帆 《科协论坛》2007,(3):277-277
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给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完善奠定了制度基础。股权激励制度、市场化兼并收购与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实施从外部制约大股东和管理层的财务决策行为。同时,股权融资偏好将向债权融资转变,股利决策趋于正常化,经营投资决策也将更有利于股东利益和公司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