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彩色样票万寿彩色样票应为试色票。在未印正式万寿纪念邮票之前,彩色样票的刷色并不与后来正式票完全一致。2002年秋,北京华辰拍卖公司曾有4套万寿彩色样票拍卖,在拍目  相似文献   

2.
万寿改值票在中国邮票的百年历史长河中,一直扮演着令古典票集邮家激奋不已的角色。我们不妨一同到另一场邮品拍卖会去领略一下万寿改值票的大动态。 去年11月22日,一次重要的华邮拍卖,是伦敦斯宾克父子有限公司在香港举行的邮  相似文献   

3.
费拉尔进入造册处五年后,出事了。1897年7月25日,赫德致金登干的信中说"费拉尔这个会绘图的聪明小伙,因镇江工部票印制涉嫌造假,现在正接受调查,很糟糕,这个事情闹大了。"费拉尔的事情,并不在于1894年设计与印制万寿票,也不在于1897年初加盖万寿与红印花邮票。由于造册处规定多,纪律严,邮票印制、清点、入库都有严格规定。而且上有两位处长,印制部门有经理与五名洋人科员,设计人员尽管可以指导,但不能越过印字房科员、经理随意胡为。万寿票有一个"九分银  相似文献   

4.
1960年2月,李颂平推出了他编著的"中国邮学丛书"第3辑——《小龙、万寿、红印花加盖暂作洋银票》(图1)。此书为32开,60余页,其中红印花部分达30个页码,约占全书之半。书中,"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的内容分"缘起"、"加盖式样及种类"、"加盖之程序"、"加盖之版式"、"样票及变体"、"印刷及发行数量"、"邮戳"、"国家邮政局成立后之邮资"等八部分(图2)。编著者在书中讨论了红印花原票的命名和小1元票的性质。他说,原票"与邮票并无关系,并能称之为漏盖票,只可视作一种参考资料",他根据红印花  相似文献   

5.
陈健 《上海集邮》2012,(11):40-42,45
香港布约翰第317次·2012.5.31普2未发行的4000元新票上品(图1),票幅端正,4.6万元(港币,另加1 5%佣金,本节下同)。梅兰芳无齿四方连带厂铭新票,可能是二次胶,品相极佳,46万元。1895.3.1 5烟台寄英国万寿混贴封(图2),贴万寿票全套销烟台中文椭圆戳,加贴法邮75生丁销上海法国客邮局日戳,另盖大小两种挂号戳,销法国轮船和英国到达戳。信封应是烟台海关的特制封,封舌处有钢印,保存良好,21万元。1902.6.11上海寄绍兴红条封(图3),贴伦敦  相似文献   

6.
进入20世纪以来,集邮家们开始注意到实寄封之可贵,因实寄封上的邮政章、戳、签条、文字等连同所贴的邮票,远较新票或旧票上显示的信息量为大。就中国早期的古典邮票(通常指大龙,小龙、万寿及加盖票,红印花加盖票)而言,因大龙属中国第一套的龙头邮票,在19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就日渐少见实寄封,故一向为  相似文献   

7.
陈健 《上海集邮》2008,(2):39-41
台湾亚太15次通讯·5.27 亚太主持人张建滨在拍目说明中谈到目前华邮市场火爆,尤其是大小龙、万寿、红印花等票价格飞涨,其中很大原因是这些代表性邮品被收入礼品册送给了并不集邮的人,从此几乎离开收藏品市场,致使货源短缺、价格节节高升,  相似文献   

8.
宣统登基纪念邮票(见图),是我国大清邮政继海关试办邮政发行第一套纪念邮票(万寿票)后而发行的一套纪念邮票。笔曾写了一篇《宣统纪念邮票话沧桑》(《中国集邮报》2001年第92期),主要谈了该票的特点和在上海的发售情况。最近见到台湾《今日邮政》第535期发表了一篇“宣统纪念邮票”的署名章,对这套票的发行日期作了探讨。现就笔另外收集到的一些资料,将宣统票发行日期几种说法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台湾亚太集邮中心第19次通讯·2009.6.21小龙光齿1分银带左边纸漏齿剪片(图1),销红色九江海关日戳,未经记录,估价18万元(仅列估价为未拍出,下同)。万寿票部分有不少珍罕变  相似文献   

10.
陈健 《上海集邮》2012,(9):43-45
北京诚轩春拍·2012.5.20大龙薄纸1分银全张原胶未贴上品,估价35万元(另加15%佣金,仅列估价为未拍出,下同)。大龙阔边5分银直双连新票原胶未贴上品带右边纸,估价15万元。1884.5.19天津寄北京大龙封(图1),贴大龙厚纸3分银l枚,销天津篆字中文戳和海关日戳,其中收件人姓名被剪去,水原明窗旧藏,9万元。万寿小型黑色无齿子模样票四方连全套印于白洋纸上(图2),未贴上品,存世仅2组。此样票是再版票印制前所制,每种面值已排成全格,但不知何故又与再版票略有不同,50万元。1893.5.19台湾淡水寄法国美术封(图3),由  相似文献   

11.
陈健 《上海集邮》2010,(2):41-44
万寿初版小字3分暂作半分复盖旧票(图1),销有部分蓝色上海海关日戳,记录不到25枚,旧票仅此1枚,票背上部有少许揭薄,此外保存良好,10万元。 红印花原票(图2),票幅居中,带小部分原胶,估价35-40万元。小2分重墨透印新票,带大部分原胶,背有贴痕,估价1.5--2万元,有加盖字样轻微移位的说明,落槌价18万元。  相似文献   

12.
一套邮票有三种铭记,以现代眼光来看,几近荒谬。然而,一切事物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当你走进特定的历史镜头,看到那时的阳光、土壤,才能释然那样的生长。关于万寿票的铭记问题,著名集邮家郭润康老先生自有一番解说,包括史情环境、所遇之问题、思维习惯等细节。读此文,在感受历史的同时,或可了解郭老先生的思想点滴。  相似文献   

13.
卜1大龙薄纸(旧13(X))3全3吕(X)清卜2大龙宽边(旧邓全)38阅7仪以,清l一3大龙厚纸(旧)l《X)(3全)70叹】清2一1小龙毛齿(旧350)3全1200演卜2小龙旧粗齿(旧250)3全750清3清朝小龙改小字旧500 800清4清朝小龙改大字3全新切以力清5万寿改小字(旧)170以10全)38加清7万寿再版大字长距(旧1,以))4200清10万寿改版2全(旧5(X))800清1卜l红印花改大字2分(旧)3 8O9(幻清l卜2红印花改小字2分(旧)以刃1100清l卜3红印花改大字4分(旧)7 00 14侧)演11一红印花当l分(旧)380 650清11一5红印花当l元旧月仪刃7侧X)清”一红印花当5元75《洲】清I一7红印花小4分‘7《XX洲】清1卜8红印花未加益原票26以众】漪12石印姗龙旧85001侧】)清13伦教有水印姗龙12全旧1200 3500清14伦教无水印蟠龙旧1200 3500清15万寿小字半分3字修饰500清16万寿小字半分3字修饰方连800清17万寿3分初版3字修饰新.侧义】清18万寿小字半分方连含长工新吕加清19万寿小字半分4m,n长距新5(X)清纪l万寿纪念(l日15田)9...  相似文献   

14.
“万寿票”是否另有所庆1894年,清代发行的“慈禧太后六十寿辰纪念邮票”,是中国邮票史上第一套纪念邮票。它的枚数多达九枚,设计成熟,图案丰富,面值齐全,而且它又是中国第一套知道设计者姓名的邮票,后又加盖、再版了不止一次,因而留下了较多的资料与话题。它的历史地位特殊,影响深远,在中国邮政邮票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2月23日《文汇报》 “每日行情介绍”专栏开始连 续刊出JT票市价。 ’94化工邮协良宵联谊 会在化工机械三厂举行。 3月6日 龙门艺术 商店举办’94华邮精品拍卖,成交107项,金额8万余元。纪94M10100元,纪106M6900元,文7为2850元,T.41M1900元,万寿九分银对倒3500元。  相似文献   

16.
真假样票     
几年前,北京的一位集邮者通过国外的网站买了一批"样票",由于心存疑虑,特让笔者鉴定。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确实出过一些"样票",如清代海关试办邮政时期,将邮票设计图稿制版、打印成黑色或彩色印样(图1)。另外,在选定以"龙"作为邮票图案时,也印过黑色或彩色样票,面值分别是1分银、3分银、5分银。其中有试模样票、试版样票、试色样票。这些样票有的打了齿孔,有的则无齿孔。但这些样票与这位集邮者购买的"样票"完全不同。后者提供的"样票"虽然也有1分银、3分银、5分银,形似  相似文献   

17.
近日,在整理"红军邮"邮票时,发现有2枚直双连"红军邮"新票与其它票不同,即该票图案印刷向左移位,右面露白较宽。我把一枚"红军邮"正常票与该双连中的一枚票重合放置后,发现双连上的邮票票幅比正常票票幅宽出1mm,而且邮票左边首个上下齿异常大,也宽出1mm。正常"红军邮"票幅为26×31mm,而这两枚直双连变异票票幅则为27×31mm。除去左边大齿外,变异票和正常票的齿孔度数均为12.5度。我把自己所藏的所有"红军邮"拿出来检查后,未再发现上述变异票。  相似文献   

18.
《中国集邮》2001,(4):16-16
钱币部分共200余项。其中包括:大清丙午“中”字五钱银币、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一版人民币精品106枚大全套、壹万元“牧马”及各种珍稀一版币样票等。另有民国二等宝光嘉禾勋章等一批珍贵纪念章、勋章。邮品部分约1300余项。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古典邮品包括:清代大龙邮票试模样票(多一小圈)。蟠龙样票直至中华邮政各时期之多种印样、样票。慈禧寿辰初版大字长距改值邮票lO分/12分银(俗称“金龙邮票”)旧一枚,销杭州八卦戳全戳,品相完好,为万寿加盖改值邮票正票中最为珍贵的邮品之一。慈禧寿辰再版大字长距改值邮票2分/2分银骑缝加盖横双连(此骑缝加盖横双连可与陈兆  相似文献   

19.
"文革"十年,不堪回首。当时集邮作为"资产阶级嗜好"和"封、资、修"活动,属"革命的对象"被批判禁止。"文革"开始后,集邮公司被勒令停业、集邮刊物停刊;一批邮票设计师靠边站。在我国发行的836种邮票中,除少数革命题材外,其他一律停止出售与使用,有729种被销毁。原中华邮政时期的多数邮票也属清除范围;所有外国邮票,包括东欧"修正主义"国家的邮票11.5万枚和伪政权邮票亦销毁。对国家库存的档案、资料及其珍贵邮票,包括清代大龙、小龙、万寿等23种、数以万计的珍邮通通烧毁;最最令人痛心的是1953年邮电部派吴凤岗等赴英国接收原国民党政府遗留伦敦的各种邮票原票和776枚红印花原票,亦未逃脱厄运,均化为灰烬。在"文革"破四旧时期,抄家是家常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7,(11)
正近见民国时期山东"高密和成"钱庄票一组,此种票也称"钱票""庄票""乡票""私票""兑票""银票""铜元票"等。票幅长222毫米,宽88毫米。面额分别为"铜圆壹仟文、贰仟文、伍仟文、拾仟文"4种(图1)。该钱庄票为木版印制,正、背分别用蓝色和赭红色满印花草及人物故事图案,纹饰繁缛,线条雕刻精密细微,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