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纲》指出:"教材……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具有典范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新的中学语文教材实质上更是一部作文宝典。长期以来,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严重脱节,讲课只是讲课,作  相似文献   

2.
正长期以来,在语文学科中,我们的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严重脱节,讲课只是讲课,作文只是作文,两者之间少有关联。对于课文,教师逐一钻研,潜心体味:从句段到篇章,从大意到中心,从分析到归纳。备课不可谓不细,讲析不可谓不精。但在这其中,过分追求课堂的艺术性理念和应试性功利,每篇文章必然也仅就语言、层次、结构、特色、人物  相似文献   

3.
教材中所选的课文,有的是文质兼美的名篇,有的是专家修改的典范性佳作。作者尝试以课文作为作文材料,探索语文教材资源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其中“写”更重要。从高考方面来说,作文要“写”,占的分数多;从将来方面来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要写工作计划、报告、总结、论文等等,“写”也是基本的工作能力。鉴于这种情况,课文教学不能只是单纯的讲读,要在讲读的同时,还必须紧密结合作文教学,使两者高度统一起来,才能获得更全面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检测语文教学成果最重要的标志。作文教学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作文教学也要提倡“临帖”——模仿课文中的范文。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所以对于课文的理解,不只是理解字、词、句、段和篇章结构以及中心思想,还要从课文中学到写作方法。再就是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儿童文学修养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作文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细细体味起来,这句话本身就含有为达“不教”这目的必须有一个“教”的前提的意思。教师的作用在于“开门”。作文教学的关键问题实际上就是怎样“开门”的问题。下面,我就本人在作文教学中的经验谈谈自己以课文为范例进行作文教学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8.
目前 ,语文教学的倾向是把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割裂开来 ,使得学生普遍认为学课文与做作文毫无关系 ,其实语文课本都是古今中外的典范文章 ,通过分析引导 ,能使学生从中悟出写作的门径来。生活是写作之“源” ,这是常理 ,在这里我也不妨把语文课本比作写作之“流” ,利用课本这个“流”来引导学生写作 ,能使学生思维畅通 ,受益非浅。一 用课文中的名言警句给作文命题课本中的名言警句言简意赅、生动形象 ,包含了深刻的哲理 ,给人以启迪。首先 ,课文中许多名言警句其实也就是一个个明确的课题或论点。如写忧患意识就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须引起重视: 1.教师重视不够,作文教学无计划性。 有许多语文教师,教学中会有意无意地把完成课文教学当作工作重心,却忽略了作文讲评课的安排,只是定期给学生布置一篇习作,以凑够篇数,完成教学任务,应付教学检查。即便有作文讲评课,也无计划性、目的性。认为它随意性强,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想办法利用好教材中的课文,跟着课文学语言、学技法、学生活,坚持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也是历来老师们费力不讨好的教学。近年来无论是在高考还是平时的考试,话题作文已是主流。多年的教学告诉我,有效地利用课文教学来提高学生写话题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学作文教学没有独立的教材 ,作文训练只是依附在阅读教材里 ,安排在课后的思考与练习中或在单元练习里。“寄生”的作文教学难免出现种种困惑 :①作文训练目标的完整性不够 ;②作文训练系统的可操作性不够 ;③教材编排体系的开放性不够 ;④教材选文可供模仿的典型性不够。作文教学要摆脱“困惑”局面 ,必须建构具有科学化、系统性、现代化、示范性特点的 ,属于自己的教材  相似文献   

13.
在当下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诸如写越多越好、作文教学与课文学习割裂等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从宜精不宜多、巧用教材联系课文、作文联系生活、学生自批自改等方面入手,轻松实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轻负高效。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更注重能力训练的完整性、层递性。温儒敏先生在谈"统编本"语文教材的新思路时指出:"关于写作教学,新教材也有改进。主要是强调读写结合。"也有教师认为课标规定的单元作文训练,是在完成单元课文教学的基础上来做的。毫无疑问,单元课文是单元作文的奠基。笔者认为,单元课文与单元作文不可割裂。"统编本"语文教材匕年级上册六个单元的单元作文大多与本单元课文紧密相关联,唯独第一单元的单元作文与本单元课文几乎完全脱节。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学习作文时,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先学会积累素材。大量丰富的优秀素材能够为学生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素材积累,对他们的学习大有裨益。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要忽视教材中的优秀课文,不少优秀课文中的语句、写作手法都值得学生借鉴。同样,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多从课外书籍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16.
杨炜 《现代语文》2013,(8):142-143
近几年来,笔者对教材的作用有了多层次的认识,尤其是目前使用的苏教版教材,每个模块中的板块都有比较明确的教学要点(在突出人文性的同时,突出写作知识),并且针对要点配以典型课文,来系统地阐述要点所规定的知识,这就使课文与作文知识有了天然的联系。把课文当作范文来教学,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作文指导,是一种既科学又省时省力的好方法。近几年来,笔  相似文献   

17.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应当培养的学生最基本的能力,四者不能割裂开来。高中语文新教材的编写说明在谈到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时说:“在阅读训练中兼顾写作与口语交际。”笔者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利用教材,培养写作兴趣:语文课堂教学除了进行听、说、读训练外,写的训练更应重视。教师不应只在每个单元基础训练中才进行,更应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作文教学。讲读课文时,应帮助学生体会写法,加强学生作文能力训练,课下教师可适当布置读后感、片断作文或练笔作文等。  相似文献   

19.
大凡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课文教学如数家珍,津津乐道;作文教学则羞于启齿,泛泛而谈。“作文难,难于青天。”也是流行学生中间的一句口头禅。  相似文献   

20.
“读写例话”标明阅读和作文训练的重点,指导阅读和写作,同时确定重点课文作为“例文”。如何上好”例文”,充分发挥“读写例话”的作用,是完成阅读和写作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来说,一组教材除了“导读”和“基础训练”外,安排了2~3篇讲读课文、1篇阅读课文和“读写例话”。为了充分发挥“例文”的引导作用和“例话”对阅读、写作的指导作用,我在教学时经常重组教材。首先上好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